西安老街名字最有争议的一条古巷:粉巷

西安老街名字最有争议的一条古巷:粉巷

粉巷仅有329米长,却是西安最为人所熟知的一条古巷。粉巷东头与南大街交会,西头连着南院门街,曾是西安城内颇为繁华的地方,现在依然号称西安时尚第一街。每当夜幕降临,众多年轻人便蜂拥而至,赋予这条古巷更多现代气息与青春活力。

而关于粉巷名字的来源,一直以来也是众说纷纭。

有说,听名字就是卖胭脂水粉的,所以叫粉巷。

西安老街名字最有争议的一条古巷:粉巷

有说,古代皇上在这选妃子,所以叫粉巷。听起来似乎也挺合理。

西安老街名字最有争议的一条古巷:粉巷

还有人说,这以前应该是卖粉的地方,不是擦的那个粉,而是麻辣粉、米粉之类的。

西安老街名字最有争议的一条古巷:粉巷

西安老街名字最有争议的一条古巷:粉巷

其实,以上说法都不对,但也满足了人们对粉巷的传奇想象。

西安老街名字最有争议的一条古巷:粉巷

《西安市地名志》记载:明末清初,因此街面粉作坊较多而得名,1966年改为五星街,1972年恢复原名。西安市地名研究者葛惠先生也考证,粉巷位于隋唐长安城皇城第六横街中段。唐末皇城改筑为新城后,这里逐渐成为居民坊。大概在明末清初时,这里就因加工、销售面粉而为人所知。

因为当时粉巷遍布磨面的作坊和粮店,据说连街道上都撒满了厚厚的粉面,由此得名粉巷,后逐渐成为西安城的粮食一条街。不仅有粮店,还有卖食用油、酱油的油坊。

清康熙年间的《咸宁县志》也记载,粉巷后来还成了西安府城里的猪市所在。可见,古时的粉巷其实一点也不浪漫,与什么风花雪月丝毫不沾边,而是实实在在的与老百姓的饮食有关。

民国《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到了1930年,西安有9万人口,这些人口主要居住在南院门、五味什字、粉巷一带,以及东关地区。民以食为天,故人口集中地区的米面市也兴盛起来,当时,粉巷、东关、西关、桥梓口是西安最主要的米面市。

西安老街名字最有争议的一条古巷:粉巷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粉巷的米面市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辛亥革命后,军政府为了调控粮价、安定民心,从1911年10月25日开始在粉巷设立粮食平粜处,将接收的清朝库存粮食十几万石,平价供应给市民。也有一些老住户回忆,新中国成立前,粉巷还是西安三大粮食市场之一,里面有多家粮店。此外,上世纪40年代,西安面粉业公会机关报《新国民日报》就在粉巷创办,当时粉巷粮食行业的兴盛可见一斑。

西安老街名字最有争议的一条古巷:粉巷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要知道,在明清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之前,能开得起粮行的都是豪商巨贾。况且还与之前的商业中心南院门相邻,可想而知,当时出入粉巷的也都是达官贵人、名媛闺秀。

基于粉巷的商业价值,许多钱庄、商会和信托公司也纷纷在此安营扎寨。

清光绪年间,粉巷与竹笆市街十字的交会口,便是福建会馆的所在地,

《西安老街巷》中记载,新中国成立前,粉巷西口路南还是商务印书馆的所在地。

《西京要览》记载,民国时期,不论是传统的银号,还是新型的银行,都能在粉巷找到。创于清末、延续至民国的「长安商会」也曾驻于此处。1931年,设立于粉巷的「通济信托公司」成立,是西安首家私人集资经营的信托公司。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市分行成立时,也将行址选在了粉巷。所以说,粉巷还算是西安较早的金融中心的一部分。不仅如此,大家熟悉的西安市第一医院,它的前身就是陕西商会的总舵。

西安老街名字最有争议的一条古巷:粉巷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这些也足以说明,那时候,在粉巷工作的也都不是普通人,堪称白领中的白领。

曾经民间还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当时有个店小二,生怕老板辞退他,磨面的时候他就使了个窍门,当驴走不动的时候就给驴抽烟,驴长期抽烟有了烟瘾了,每次走不动就给抽烟,最后果然有一次老板因为其他原因把这个店小二给辞退了,后来老板发现驴再也不工作了,最后只好把店小二聘请回来,这个驴果然又开始工作了。店小二为了能够留在粉巷工作,竟然设计了这样一个圈套。这也从侧面证明,能留在粉巷工作,是当时很多人的一种梦想。

西安老街名字最有争议的一条古巷:粉巷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虽已时过境迁,但粉巷的商业韵味却并没有消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安经济的发展,粉巷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顺势发展成为西安著名的时尚街区、娱乐圣地。大大小小的咖啡厅、茶馆、餐厅鳞次栉比。既有春发生这样的老字号,也有颇具都市情调的特色小吃,顶顶香、串串香、棒棒鸡、蔻蔻鱼……既有众所周知的酒吧街德福巷,也有多个重量级Club在此扎根。每当夕阳西下,黄昏褪去,属于粉巷的活力才开始充分迸发。吃喝玩乐,潮男辣妹,这里不仅满足了许多本地人和外地游客的味蕾,也见证了一场又一场把酒言欢、青春肆意的场景。

西安老街名字最有争议的一条古巷:粉巷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西安老街名字最有争议的一条古巷:粉巷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西安老街名字最有争议的一条古巷:粉巷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日复一日,粉巷似乎变了。老店拆的拆,改的改,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但再一想,粉巷似乎又没有变,它仍然被大家所喜爱着,青睐着,用自己不变的繁华与活力,连接着相隔千年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