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36家銀行 去年盈利聯袂增長

4月29日晚間,隨著杭州銀行、南京銀行年報的出爐,滬深兩市36家A股銀行2019年年報披露工作全部完成。36家A股上市銀行盈利水平持續增長,其中,23家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長幅度達到兩位數,有八成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較去年年初出現下降。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市銀行去年呈現出資產規模增長、盈利增速普遍加快、資產質量保持穩定向好的局面,在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銀行能夠取得這樣的業績來之不易。

年報顯示,A股上市銀行去年淨利潤全部實現正增長。iFinD統計數據顯示,36家銀行去年全年合計實現淨利潤1.70萬億元,較2018年增長7.32%。淨利潤增幅達到兩位數的銀行數量高達23家,其中,江陰銀行、寧波銀行以及杭州銀行的淨利潤同比增幅超過了20%。

近年來,中間業務成為各家銀行轉型的新戰場,上市銀行2019年在中間業務方面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有逾七成以上的銀行去年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較2018年出現增長。“總體上看,去年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佔比在提升,這也是上市銀行收入結構持續改善的體現。”董希淼指出。

在新環境下,A股上市銀行今年上半年的資產規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18家上市銀行的資產規模增幅超過10%。這其中,雖然農商行、城商行等地方銀行佔據大部分比例,但也有國有大行及股份制銀行的身影。

在盈利集體增長的同時,絕大部分上市銀行的資產質量得到了提升。截至去年年末,寧波銀行、郵儲銀行、常熟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均低於1%。八成上市銀行截至2019年末的不良貸款率較去年年初出現下降。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19年,上市銀行遞交了一個令人滿意的業績答卷,資產和業績都實現了普遍的擴張和增長,特別是不良率的大面積下降更為難能可貴。

董希淼認為,上市銀行去年業績整體表現良好,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資產規模穩步增長,無論是資產和負債,增長都比較平穩;其次,在盈利方面,上市銀行營業收入、淨利潤等主要指標表現搶眼,多數銀行的增幅較2018年有所提高,且快於規模的增速。大部分銀行不良貸款率下降,保持了穩定向好的趨勢。

在郵儲銀行2019年順利回A後,這也是6家國有大行A股年報的首次集體露面。國有大行去年淨利潤均有不同程度增長,資產質量普遍改善。

2019年全年,六大國有銀行合計實現淨利潤(集團口徑,下同)逾1.1萬億元,相當於日賺31億元。其中,工行淨利潤依舊排名首位,該行去年實現淨利潤3133.61億元,同比增長4.9%。此外,建行、農行、中行、交行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2692.22億元、2129.24億元、2018.91億元和780.62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5.32%、5.08%、4.91%和5.25%。去年剛實現A股上市的郵儲銀行淨利潤增速最高,達16.52%。

6家國有大行去年的資產規模再上一層樓。工行仍穩居第一位,其截至去年年末的資產規模突破30萬億元大關,達30.11萬億元,比2018年末增長8.7%。建行緊隨其後,資產規模為25.44萬億元,增長9.53%。農行資產規模增速最高,達10.0%,也是國有大行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銀行。

不過,2020年對於商業銀行仍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付立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經濟下行的壓力或將對銀行自身發展造成影響。國有大行抗風險能力較強,中小銀行不確定性更強。董希淼認為,商業銀行的經營特別是在資產質量上,或受到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影響。受疫情衝擊,一些企業經營不善,也會傳導到銀行資產質量方面。“這個影響可能是滯後的,有可能在三季度乃至2021年顯現。”記者 呂 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