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大兵压境,国产新能源车再次败北?

特斯拉大兵压境,国产新能源车再次败北?

今年以来,国内车市整体销量仍是跌跌不休,一直以来被各方面器重的新能源汽车板块,更是出现了雪崩式下滑的迹象。

在刚刚过去的11月,全国汽车整体销量为245.7万辆,下降3.6%,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仅有9.5万辆,下降了43.7%,连续5个月同比下滑。虽然新能源汽车前11个月的总销量仍有1.3%的微增,但预计12月数据出来之后,全年销量将呈现负增长。

新能源汽车为啥卖不动了?很多人肯定会以为,这主要是因为国家补贴退坡政策造成的。其实,虽然国家下调补贴对新能源汽车销量有一定的影响,但绝对不是唯一影响因素。

回顾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史,我们确实可以说这是一个被国家的政策和补贴直接孵化出来的市场。

由于中国一直在现代汽车工业领域扮演着一个追赶者的角色,所以为了实现弯道超车的目标,类似的产业补贴和政策导向其实是无可厚非的。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新能源汽车补贴期间,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总额超过3000亿元。

可以说,没有当年真金白银的投入,就不可能有现在初具规模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鱼龙混杂、坑人骗补的情况,但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也确实孵化出了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优秀企业。

而从欧美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政策方向来看,它们同样也准备靠补贴和政策引导的方式,来追赶和超越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累积的成果。

但如今之所以出现政策稍有退出,销量就断崖式下滑的局面,主要还是因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胜劣汰还远未完成,仍有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按照此前靠补贴和政策吃饭的“歪门邪道”过日子,根本没有考虑过潜下心来,完成自身内功的修炼。

新能源汽车相较传统燃油汽车的几大痛点其实是非常明显的:价格昂贵、充电不方便、长途里程焦虑、冬天续航能力大幅下滑、电池寿命短&成本高、二手车残值低等等。

此前之所以能在销量上快速崛起,一方面是靠补贴来拉低售价,另一方面就是在税费、牌照和交通政策上的多方倾斜。

换言之,此前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很难说是源于消费者的主动选择,而更多是半推半就的“第二方案”。

市场上虽然出现了像特斯拉这样的外资巨头和比亚迪这样的内资行家,但总体来看,值得消费者主动购买的优秀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还是太少了。

好在,国家战略层面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视程度没有任何改变。接下来虽然不会再有简单粗暴的直接补贴,但现在的政策环境和竞争条件,反而更有利于那些扎实做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涌现。

请记住,按照国家的战略规划,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将在2025年达到20%,2030年达到40%。

这意味着数以千万计的市场空间需要填补,像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引领者和大众、丰田这传统汽车巨头,都已经盯上了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

国内的新能源自主品牌们,如果再不加把劲,就不得不把燃油汽车领域的已经上演过的望“洋”兴叹剧情再来一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