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环保实况:“天人合德”信仰与刑名制度的较量

环保


古代环保实况:“天人合德”信仰与刑名制度的较量

正文前,咱们先来感受一下环境的魅力:

告别寒冬,又是春暖花开时候,青山翠茵下,绿水娟娟东流。

花开物语,莺歌燕语守候,自然之美,只道是风光依旧……

优美的环境,配合着诗情画意的享受,是不是很惬意呢?

带着惬意,随我步入正题。舒适惬意的自然美景,对不同的人起不同作用,有人会感悟天地顿生豪迈,也有人葬花泣涕无限哀怨。可这一切情感流露,都有一个基础前提,那就是环境要优美,最起码要让人感到舒适,否则在垃圾山下、污水河畔,就不惬意了。所以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环保。别不以为然,我国环保史可比封建专制史悠久,而且发展过程更是颇具特色。

概括来讲,古代环保最初靠的是信仰,依靠教导下百姓所树立的环保意识。在历史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信仰与刑名制度又经历了长时间的较量,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代环保实况。

古代环保实况:“天人合德”信仰与刑名制度的较量

Δ我绘制的参考简图

“天人合德”│蒙昧认知后的信仰危机

古代先民,都有一种自然崇拜,容易将自然现象理解成神灵所为,如风雨雷电都被神化。

将自然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渐渐形成了早期的“神明信仰”,天有天神,水有水神,山亦有山神的认知极为普遍。这种意识旷日持久,如后世长喊的“苍天有眼”、“举头三尺有神明”等,都是真实写照。认为自然界内神明遍地,因而蒙昧中的先民对自然推崇备至,在这种推崇下,形成了最初的环保意识,可以说最初的环保意识源于自然崇拜下的“神明信仰”。

本文所说天人合德,源于《易传·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的确,天人合德是先秦两汉时期形成的哲学思想之一,同之后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一样,注重一种人与自然的统一。而古代先民的环保意识和最初的信仰,用“天人合德”来概述也最为贴切。

古代环保实况:“天人合德”信仰与刑名制度的较量

Δ先秦典籍:《易传》

古代先民的环保意识,主要考量在于和谐自然以取用资源,同时担心取用过度而遭到“神明”惩罚,进而敬畏自然不敢肆意妄为,目的就是能够长久获取且不受惩罚。这是敬畏自然和求取资源的统一,“天人合德”成为了一种信仰。

在这种信仰体系下,黎民百姓也好,王公贵胄也罢,无不尊崇自然,追求天人合德。当然,当时以信仰为基,以敬畏自然为根,成就了其时的环保,有两个阶段,是在天人合德信仰下的真实写照:

古代环保实况:“天人合德”信仰与刑名制度的较量

第一阶段,上古教诲,信仰成形。

在当时,统治者们就已经注重环保,一是黄帝教导百姓“节用水火材物”,是节约资源的表现。二是帝喾教诲百姓“取地之材而节用之”。这两点,都是顺应自然规律,天人合德的重要体现。而百姓遵从于此,关键是靠信仰,并不会刻意去违背这些教诲和开罪“自然神明”。

第二阶段,时过境迁,信仰危机。最初的环保信仰,是敬畏自然和领导者教诲的结果。而蒙昧阶段的先民们,由于生产力技术和社会认知等条件限制,顺从潮流不失环保。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认识的进步,资源需求势必扩大,一股信仰冲击波逐渐形成。至周代,信仰危机逐步爆发,天人合德遭受冲击,统治者开始接住于刑名律法来规范百姓,文王“崇伐令”颁布。

古代环保实况:“天人合德”信仰与刑名制度的较量


注:《崇伐令》严苛以及,将填井、伐树木、动六畜这三种行为,定罪“死无赦”。

生产力的发展,配合着认知水平的进步,推动着资源需求的扩大,终给予了“天人合德”信仰猛烈一击。危机的产生,致使信仰不在有约束力,转而依靠刑名律法来规范。然而,春秋战国的大混战时代,又对刚要建立的环保律法造成了冲击。更为奇妙的是,在这环保律法未能构建,信仰危机无法消弥之时,一股全新的信仰浪潮席卷而来。

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思想极大的丰富了信仰体系,将其整合构建。如《论语》中有“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老子》中言“万物作焉而不辞”;《荀子》中格外强调“斩伐养长而不失其时”……但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趋势,资源需求扩大是基本问题,信仰体系重构已然无法解决问题。

古代环保实况:“天人合德”信仰与刑名制度的较量

商鞅变法,这场政治上的大变动,给古代环保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一系列先进的改革措施,加上法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一套既顺应资源需趋势,又能够保护环境的刑名制度,真正意义上开始用律法条令来保障环保。

从蒙昧认知,到信仰危机的产生,先秦环保就此落下帷幕。但其影响却极为深远,因为一脉相承的封建王朝环保史,已悄然拉开帷幕。

峻法严刑│危机后的信仰规范化处理

在“天人合德”的信仰主导古代环保时,就已经有相应的律法(如禹之禁)和专门机构(虞官)进行管制。然而律法不成体系且易变,机构一脉相承却作用并不明显,这种现状一直持续到了秦王朝建立。

大秦帝国的崛起,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变革,也做出了一系列革新,如文学方面,经济方面,制度方面,全部体系重新构建。“变法环保”自是情理之中。

古代环保实况:“天人合德”信仰与刑名制度的较量

Δ秦王朝至尊――始皇帝

秦王朝以法治天下,而古代环保,也由此步入受律法规范的时代。秦国变法时的法令,成为了秦王朝建立环保律法制度的依据,如“春二月毋敢伐材木”、“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在这些既有法律的基础上,修订入刑罚措施,秦王朝的环保律法体系,就此逐步形成。

其实,这种用律法体系去规范社会行为,保证百姓顺应时序,做好环境保护的策略,可以说是以往信仰体系的规范化处理。

春秋战国时的信仰体系重构,未能顺应时代潮流,但其深远影响挥之不去。秦王朝要做的,是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所以不屑于以信仰体系去约束人。而且,信仰体系的局限性当时已经有所显露,自然崇拜比之上古时期早已转变,加之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土地制的变革,当时的环保规范已经无法依靠信仰,而是要依靠制度和律法。

古代环保实况:“天人合德”信仰与刑名制度的较量

Δ秦律竹简

短命的秦王朝,做完全方位的制度大洗牌后匆匆离去,制度矫枉与修缮的工作,留给了汉王朝。汉承秦制,但不限于秦制,就拿环保律法而言,汉王朝是绝对的峻法严刑。用峻法严刑去规范社会行为,将社会环保信仰做规范化处理,是汉王朝环保的最大特点。汉朝有一部《贼律》,其律法典章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其中规定“伐树木禾稼准盗论”,要知道汉代对盗窃罪的处罚是很重的。

此外,汉代的环保领域也越发宽泛,且这些领域都有律法保障效力。如汉宣帝时规定“毋得摘巢探卵,弹射飞鸟”,意思就是禁止掏鸟窝、打飞鸟;光武帝曾下令不得砍伐山林等。

同样是在汉代,环保方面的律法不断完善,且将秦朝苛法因素融入了各方面律法当中。律法不断完善时,汉代的“天人合德”信仰体系构建也引来了高峰期。这与文化发展的潮流,和朝堂政局难舍难分。汉初,统治者遵循“无为而治”理念,格外崇尚道家思想,而道家在诸子百家当中可谓是最具有“和谐自然”之精神的学派,如“天地与我为一”。主流学说对社会思潮的影响极大,于此同时,儒家思潮的兴起,将“天人合德”信仰体系点构建,推向了高峰。

古代环保实况:“天人合德”信仰与刑名制度的较量

Δ“天”“人”名家――董仲舒

汉武帝时期,“君受命于天”的“天人感应”思想格外活跃,一副君权神授的样子,彻底将自然于人君粘在了一起。信仰体系再一次重构,只不过相对于先秦时期,更多的则是统治者权力的约束,即朝廷律法条令点规范化处理。

“有司专务”│专职机构管理下的环保制度化与信仰重构

“有司”,即相关衙门。

古代对于环保的相关衙门设立较早,是为数不多的上古衙门之一,称之为“虞官”。当然,虽冠之衙门称号,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官职,没有后世开衙建府、三班衙役的阵势。但有一点值得欣慰,那就是4000年前,我国关于环保的有司衙门就已经设立了。

先秦时期的专职机构管理,成效并不显著,制度也不够成熟,所以当时的信仰体系主导社会环保这一现状,未能得以改变。

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在信仰体系崩溃之际,“有司专务”的制度也逐步趋于成熟。只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种专职管理,更多的是与重构的信仰体系、用以规范的峻法严刑相辅相成,以“三足鼎立”之势,共同作用于环境保护。

古代环保实况:“天人合德”信仰与刑名制度的较量

现如今,大众所熟知古代各类机构,莫过于三省六部,推到一下便不难发现六部中的工部有环保职权。

隋时工部下辖虞部,主官为虞部侍郎,专门负责全国上下的环保工作。到唐朝时期,改虞部侍郎为司虞大夫,其职责也进一步扩展。这种环保的专职机构制度,被称之为虞横制度,至到清朝末年,虞横清吏司仍然置于工部之下统辖全国环保工作。在虞横制度的作用下,古代环保步入制度化道路。

其实,这种环保制度化,不仅仅是对律法规范的进一步完善,更是一种信仰重构。我们都有一个常识,没有制度保证的文件,无法发挥正真的效力。把这个常识放在古代环保上,再合适的不过,不同于现代体制,在古代设置专制机构,远比一条条律法条令要管用的多,因为当时的机构是一种制度保障的标志。

古代环保实况:“天人合德”信仰与刑名制度的较量

Δ三省六部是体制制度化产物:工部下辖的虞部,总管环保。

只用峻法严刑去规范以往的信仰,根本不是长久之计。信仰体系的重构对于古代环保工作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以信仰体系使百姓尊崇天神与自然,有利于“君受命于天”理念下的统治。制度保证,在此刻就显得尤为重要,加上历史的潮流便是社会体制的制度化,所以古代环保的制度保证,随之诞生。

设置专职机构,用制度化去保障峻法严刑下的信仰规范化处理,以使得信仰体系在规范化、制度化下合理重构 ,成为了古代环保的一大亮点。

结语

源远流长的古代环保史,宛如一幅生动的绘画卷轴,为我们描绘出了数千年来的环保工程。从最初自然崇拜下的信仰,到时代变迁下的信仰危机,是一种是否坚持环保的考验。峻法严刑的规范化处理,有司专管的制度保障,完美无瑕的通过了考验。而将自然环境、上天神明与社会统治和信仰联系起来,成为了古代环保的一大特点。也正是因为古代延续千年的环保举措,造就了美不胜收的大好河山。它给后世不仅留下了自然美景,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概括来说,古代环保实况,就是“天人合德”信仰与刑名制度之间的一次较量。这种较量持续了数千年,信仰、律法、机构三者之间有过博弈,也有过依存,最终逐渐融合为一,共同构造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古代环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