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凤岐教授的“荣辱盛衰淡如水、洒向人间一片情”的人生价值观

薪火相传照亮学生们前方的路

——曹凤岐教授《坦荡人生无悔路》回忆录读后感

朱乾宇

我于2007年10月成为曹老师的博士后进入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学习至2010年3月正式到中国人民大学工作,期间整整两年半的时间,我一直在曹老师身边学习,也直接参与了老师的一些教学和科研工作,期间还担任了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的秘书。之后虽然到人大工作,但因为离得近,光华和曹老师弟子的一些活动我也经常参与,所以,读老师《坦荡人生无悔路》的回忆录,感到既熟悉又亲切,有些事情是在老师身边学习和工作时经历的,也有些事情是听老师和师母讲过的。作为老师的学生,我深感骄傲和自豪!

曹凤岐教授的“荣辱盛衰淡如水、洒向人间一片情”的人生价值观

2008年5月于香山饭店

曹凤岐教授的“荣辱盛衰淡如水、洒向人间一片情”的人生价值观

2018年9月于蓝旗营

老师的《货币金融管理学》课堂

如果要问光华的硕士、博士同学在光华学习期间对哪些课程印象深刻,估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会说到曹老师的《货币金融管理学》了。这门课程每年秋季开设,由于选课的同学太多,还有不少外院的同学甚至外校的金融爱好者选修和旁听,所以每次开课时一般都要放在光华老楼的102或103阶梯大教室。我在博士后期间曾于2007、2008连续两年系统地听了老师讲授的这门课程,记得当时的助教分别是高培道师弟和鹿波师弟,后来马健师妹和陈煦、戎晓畅、陈文师弟等也担任过老师的助教。老师上课非常认真,每次上课前都会搜集补充大量资料,然后对教案和PPT进行补充和更新。如果遇到一些复杂的图形或图表需要补充,老师会提前告诉助教师弟,由他们协助完成,但每次补充后,老师都会仔细检查。老师的授课内容,既包括传统的金融理论,又有对最新的金融事件的深刻剖析,所以每次听都有新的内容和新的感受;老师的授课风格,既饱含深情又生动幽默,当老师讲到他参与制订的《证券法》、《基金法》的历程时,大家都感到中国的金融改革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当老师讲到他如何提出股份制如何因此受牵连但仍然保持初心勇往直前时,大家都被老师的远见、睿智、豁达、坚韧所感动;当老师谈到他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希望时,大家又被老师的乐观、幽默逗得开怀大笑。

曹老师的《货币金融管理学》之所以有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门课每年都会组织一次课堂辩论赛,老师每次都会选最热门的金融话题,提前布置给同学们积极地去准备,每年大约十月份布置下去,十二月上旬进行辩论。我曾于2008年和2010年两次协助老师组织并作为主持人主持过课堂辩论赛。我记得2008年的辩论题目是“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010年的辩论题目是“人民币是否应该快速大幅升值”。辩论会的流程严格按照国际大专辩论会来,同学们在参加正式辩论之前,一般都要组织两次模拟辩论,模拟辩论中每方正式辩论队员都会找陪练队员演练一下,模拟对方可能会问到的问题,然后分析存在哪些不足并去进行深入地准备。正式开战的那天,说实话,那阵势,真不亚于国际大专辩论会!台上同学们唇枪舌战,你来我往,台下同学们欢声雷动,座无虚席!

除了曹老师,咱们光华管院的很多老师都担任过课堂辩论赛的评委,比如刘力老师、龚六堂老师、贾春新老师、王东老师、王志诚老师、张圣平老师、王亚平老师等等。每年的辩论赛会由老师们点评和投票,最后选出优胜方,并选出一位最佳辩手。优胜方的每位队员和最佳辩手会由曹老师亲自颁发奖状和奖品。有很多同学在毕业求职时将获奖写在简历上,都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说到奖品,优胜者通常会获得十本曹老师的专著和编写的教材,另一方的每位队员也将获得优秀奖,并获得五本曹老师的专著和编写的教材。其中老师早些年编写的教材,如1989年编写的《货币金融学》、1994年版的《证券投资学》是许多同学金融入门的指导书,目前市面上已经很难再找到了,可能只有老师家里还留有孤本,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

老师主持的教育部的重大攻关课题

曹老师主持过很多课题,我很幸运在读博后期间参与了老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金融市场全球化下的中国监管体系研究》。作为课题的联络人之一,使我有机会感受到了老师是如何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研究,老师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为我们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为我今后独立展开科学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曹凤岐教授的“荣辱盛衰淡如水、洒向人间一片情”的人生价值观

2011年1月课题组在光华新楼召开审稿会和研讨会。

在这项研究中,课题组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老师作为课题组的首席专家,提出了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目标、步骤、框架和建议。老师认为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目标应当是,建立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目前,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虽然没有实行“三会”(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合一,但银监会和保监会已经合为银保监会,且成立了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统一协调金融监管。与老师提出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是相同的。本项目的阶段成果被国务院研究中心《经济要参》转载,核心成果送达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受到非常高的重视。之后项目的最终成果《金融市场全球化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这本著作获得了北京大学第十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

师母的饺子

第一次见到孙老师,就被师母的慈祥率真深深地打动。师母是农科院种子所研究大麦的专家,长期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使师母养成了对待任何事情都是客观严谨的态度。师母和老师都是东北人,也是和曹老师一样,幼时家中比较贫寒,兄弟姊妹比较多,吃了很多苦,也养成了节俭律己的习惯,到现在也一直保持!老师和师母对自己节俭,对学生们却是十分慷慨。师母为了帮助学生们改善伙食,会经常叫上在读的学生去家里吃饭,除了做几个菜,主食少不了饺子。我是到曹老师家吃过师母包的饺子的众多学生之一。说起师母的饺子,那真是一绝,馅儿大皮薄,是我这个南方人吃过最好吃的饺子!每次师母都会用心的准备,饺子也要准备好几种馅,用什么肉,什么虾,什么青菜,什么油,什么面粉,如何和面,如何醒面,如何擀皮,如何包出来的饺子好看又好吃,这些师母都边包饺子边教过我,但很惭愧,我至今也没有掌握这些技巧。但是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去曹老师家吃饭见到师母写的一张小纸条时,心里暖暖的好感动,小纸条上面师母写着准备要做的几个菜,列出了需要准备的食材,师母说年纪大了,不写下来怕记不住会忘这忘那,所以是买到一样食材打一个勾,做完一个菜再打一个勾。我总在想,我吃的哪里是饺子呢,是师母的心意啊!那时候刚到北京不久,父母也不在身边,每次到老师家吃饭,和老师和师母谈谈对今后学习和生活的打算,觉得老师和师母就是自己的亲人,所以虽然也知道每次去老师家吃饭都会给老两口增添许多麻烦,但打心底里还是经常盼望着能有机会去老师家品尝师母亲手包的饺子,和老师和师母说说话!

老师时常带学生去游玩、爬山。

曹凤岐教授的“荣辱盛衰淡如水、洒向人间一片情”的人生价值观

2008年5月师门爬香山

曹凤岐教授的“荣辱盛衰淡如水、洒向人间一片情”的人生价值观

2009年4月师门游颐和园

饭蹭多了,有时就会听到老两口讲讲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曹老师的回忆录中写了不少和师母的故事,例如有讲到老师得知一位女同学要将师母介绍给他时,老师“眼前一亮”,随即回忆了对师母印象较深的三次接触。其中第二次接触介绍了老师和师母在北大武斗期间的一次见面,本来还想和师母说几句话的,没想到和女同学政见不同竟然吵了起来也没顾得上和师母说话,看着这一段我被逗得笑得不行。曹老师太幽默了!我记得有一次我曾半开玩笑的问过师母“您当初怎么看上曹老师的啊?”师母说,老师和她高中时同校但不同班,那时他们高中就只有几个同学考取了北京的大学,其中就包括曹老师和她,但是曹老师在北大,她在农大。一次高中在京的同学游览后回北大,曹老师把当时手上的餐票都拿出来给六七个同学买了北大食堂的大肉包子盛情款待了大家。师母说到:“那时候他家里也困难啊,每顿饭也得算着吃,他一次用完了好几天的餐票那他接下来几天吃什么啊?这样想着我就觉得特别不好意思!但是通过这件事我觉得老曹这个人吧,特别实在,待人很真诚,于是心中平添了许多好感!”所以我觉得,按照师母的说法,老师和师母是因为北大的包子而结缘的啊,而老师和师母的那几位同学,都不经意间当了老师和师母的红娘呢!那个年代的爱情是多么简单多么质朴啊!老师在2005年写了一首诗,名曰《红沙滩》:“风风雨雨几十年,今日相拥红沙滩。同感共苦度岁月,厮守相伴一生缘。”用曹老师自己的话来说,“我这辈子是非常幸运的,其中最幸运的一件事,就是我娶了一位贤妻!”祝愿老师和师母永远健康快乐!



曹凤岐教授的“荣辱盛衰淡如水、洒向人间一片情”的人生价值观

2008年5月老师和师母在香山


曹老师的生日会

老师在北京大学从教45年培养了大批的学生,即使不包括本科生在内,曹老师直接培养的硕士、博士生、博士后、MBA、EMBA和访问学者加起来也超过了300多人,如果再算上本科生以及老师当过班主任的班级的一些同学,那就更多了。弟子们老是张罗着给老师过生日。老师和师母一开始不同意,但是同学们都认为大家工作后天各一方,有些即使是在同一个城市由于平时工作繁忙也很少有机会能够聚到一起,大家希望能够在老师过生日的时候聚一聚,一方面可以看望敬爱的老师和师母,另一方面弟子们欢聚一堂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学习、交流与合作。老师和师母架不住同学们的多次恳求,最后勉强同意每五年可以在小范围内办一次生日会,但同时也强调了三条纪律:一是不要大范围通知,希望大家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自愿参与,不鼓励外地的同学专程来北京参加;二是所有参加生日会的同学一律不能送礼,否则不仅要拒收礼物,而且要被点名进行严厉批评;三是所有参加生日会的人员(包括老师和师母)执行严格的AA制,费用均摊,形式从简。在这三条纪律的约束下,我很荣幸地在2010年和2015年参加并组织了老师65岁和70岁的生日会。每次聚会也是曹门弟子们共同的节日!虽然我们再三压缩人员,但每次来参加生日会的同学还是有200多人,不少同学从上海、深圳等地赶过来,有些同学没能参加在群里说道:“老师每5年才举办一次生日会,我们都盼了好几年了,但临时有事没能过来看望老师并和大家一聚,太遗憾了!”

老师65岁生日会上,老师深情地给大家做了《无悔人生》的报告,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大多数同学都是第一次听到老师讲他小时候和青年时的故事。为了让参会弟子能够更有收获,生日会上我们还安排了金融论坛环节,邀请了曹老师弟子中的李礼辉师兄、刘晓勇师兄、王贵亚师兄、张后奇师兄和光华管理学院的于鸿君教授、姚长辉教授、何志毅教授和贾春新教授等做了专题演讲,以闭门会的形式分享了他们对中国经济、金融形势的一些看法和体会。最后,在生日会上,同学们还一起发起了成立“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倡议书。之后,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于2011年4月24日隆重成立了,基金每年举行颁奖大会,针对经济与金融领域的不同群体设立了经济与金融理论突出贡献奖、金融实践创新奖、金融青年科研优秀奖、金融教学优秀奖、凤岐奖学金等五项奖金,分别奖励在经济与金融理论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学者,在金融实践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家、北京大学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北京大学的优秀金融教学人员和北京大学经济金融专业的优秀学生。此外,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还设有凤凰助学金,对贫困学子进行资助。发展到今天,基金已经举办了七届颁奖仪式,为北京大学乃至全社会范围内传播金融知识,宣传金融理念、促进金融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曹凤岐教授的“荣辱盛衰淡如水、洒向人间一片情”的人生价值观

2018年经济与金融理论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刘俏教授、凤岐奖学金获奖同学。


老师70岁的生日会时,大家踊跃参与,通过平时的排练,为生日会准备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有大合唱、小合唱、独唱、诗朗诵、流行舞、民族舞、乐器演奏等节目。这次生日会,老师70岁高龄,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大合唱、《小苹果》流行舞和诗朗诵等3个节目。同学们和老师欢聚一堂,十分开心!盼望着下次相聚!


曹凤岐教授的“荣辱盛衰淡如水、洒向人间一片情”的人生价值观

2015年7月老师在70岁生日会与同学们跳《小苹果》舞蹈。


曹凤岐教授的“荣辱盛衰淡如水、洒向人间一片情”的人生价值观

曹凤岐教授在讲座中

曹老师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撰写人生感悟,薪火相传给我们的是至真至善的传统美德,是“荣辱盛衰淡如水、洒向人间一片情”的价值观,是“雄鸡啼鸣为报晓、笑看百花开满园”的世界观,是“坦荡人生无悔路、热血丹心写春秋”的人生观,是“股份改革点星火,证券立法铸章程”的创新精神,是“创建学院基石奠,培育英才心血凝”的奉献精神,是“未敢停歇重启步,竭力前行不回头”的拼搏精神,相信这些精神财富会像一盏明灯激励着我们,照亮我们未来的路!

(作者:朱乾宇,北京大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