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日報|比亞迪半導體擬獨立上市;泰坦科技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

科創日報|比亞迪半導體擬獨立上市;泰坦科技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

政策走向

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通過政策引導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在形勢政策網發文指出,將引導企業擴大智能產品、綠色食品、醫療保健、文化娛樂等產品和服務供給,滿足消費升級需要。通過政策引導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培育拓展線上消費,鼓勵支持便民利民的新消費。著眼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優化資金投向結構,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 網絡、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加強項目用工、用地、用能、資金等要素保障。

安徽省政府出臺《安徽省5G發展規劃綱要(2019-2022年)》

近日,安徽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安徽省5G發展規劃綱要(2019-2022年)》,《綱要》提出,安徽到2022年5G網絡基礎設施佈局等高滬蘇浙,建成5G基站超4.5萬個,密度處於全國第一方陣。5G產業發展形成規模效應,實現5G營業收入超1000億元。5G應用深入推進,打造100個典型應用場景,建成100個5G行業支撐平臺,實現省級(含)以上產業園區的5G信號高質量覆蓋,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5G應用生態。

央行副行長:加快金融科技監管的數據加持

央行副行長範一飛在《中國金融》上撰文稱,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會同相關監管部門做好統籌與協同,強化監管頂層設計和整體佈局,共同構建多層次、系統化的金融科技監管框架;將充分發揮數據、技術等生產要素的重要作用,建設數字監管報告平臺(DRR),採用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手段實現監管規則形式化、數字化和程序化,強化監管滲透的深度和廣度,加快金融科技監管的數據加持、科技武裝。

銀保監會就《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公開徵求意見

36氪獲悉,銀保監會就《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公開徵求意見,落實進一步對外開放政策,取消外資金融機構入股信託公司10億美元總資產要求。

項目動態

截至發稿前,科創板申報企業238家;進入“已問詢”階段企業51家;進入“提交註冊”階段企業19家;“註冊結果”企業106家。

明星公司

比亞迪半導體擬未來尋求獨立上市

比亞迪公告,公司近期通過下屬子公司間的股權轉讓、業務劃轉完成對全資子公司比亞迪微電子(已更名為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的內部重組。通過內部重組,比亞迪微電子受讓寧波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100%股權和廣東比亞迪節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並收購惠州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智能光電、LED光源和LED應用相關業務。比亞迪半導體擬以增資擴股等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未來,比亞迪半導體將積極尋求於適當時機獨立上市。

津膜科技:控股股東擬引進“華潤系”戰略投資者,可能涉及控制權變更

津膜科技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天津膜天膜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及實際控制人天津工業大學正在籌劃重大事項,擬引進戰略投資者對公司控股股東進行增資並取得其不低於51%的股權,該事項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權變更。戰略投資者為華潤集團下屬企業華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或華潤環保指定的旗下投資平臺。

中信建投回應與中信證券合併傳聞:未得到有關的書面或口頭信息

中信建投證券發佈澄清公告稱,截至目前,本公司未得到來自於任何政府部門有關合並傳聞的書面或口頭的信息,本公司無任何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此前有消息稱中信證券正與中信建投證券研究合併。

美股大型科技股普遍上漲,特斯拉漲9.05%

美股收盤大幅走高,科技股普遍上漲,其中蘋果漲5.05%,微軟漲4.95%,亞馬遜漲5.28%,谷歌漲4.53%,Facebook漲1.93%,特斯拉漲9.05%。

中興通訊:中標中國移動5G SA核心網商用網絡

近日,中國移動2020年5G SA核心網新建設備集中採購結果公示,面向大眾的To C網絡,中興通訊中標6個大區12個省份;面向行業應用的To B網絡,中興通訊中標全國31個省份共35%份額。該項目建成後將成全球最大的5G SA核心網商用網絡。

泰坦科技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擬募集資金5.35億元

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申請已獲上交所受理。泰坦科技擬通過科創板首發上市募集資金5.35億元,用於銷售網絡及物流網絡建設項目、工藝開發中心新建項目、網絡平臺升級改造建設項目及研發分析技術中心擴建項目。

康方生物-B擬發行1.59億股,預期4月24日上市

方生物-B公佈,該公司將於2020年4月14日至2020年4月17日招股,擬發行約1.59億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佔10%,國際發售佔90%,另有15%超額配股權,每股發售股份14.88港元-16.18港元,股份將以每手1000股股份進行買賣,預期股份將於2020年4月24日於聯交所開始買賣。

科大訊飛:一季度預虧1.25–1.35億元

科大訊飛4月13日晚間發佈公告,預計2020年一季度淨利潤虧損1.25–1.35億元。公司上年同期盈利1.02億元。公司表示,本次新冠疫情較大程度上延緩了公司一季度項目的實施、交付、驗收等相關工作的進度,因此也影響了收入的實現進度。

科技前瞻

中核集團交付首批“人造太陽”安全部件

中核集團近日交付了首批用於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的安全部件。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即“人造太陽”,本次交付的為“人造太陽”的核安全部件之一——氣體注入系統複合管道。

據悉,氣體注入系統複合管道對等離子體的點燃、維持和控制,以及真空容器壁清潔有著重要作用。氣體注入系統複合管道擁有極高的要求與製造難度,目前已經啟運前往法國。

資料顯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建造約需10年,耗資50億美元(1998年值)。ITER裝置是一個能產生大規模核聚變反應的超導托克馬克,俗稱“人造太陽”。

科技部:已獲得多株靶向新冠病毒的候選治療性抗體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新冠肺炎藥物研發、疫苗研製等科研攻關進展情況舉行發佈會。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表示,科研攻關組還在積極推動新一輪項目的部署和研究進程。單克隆抗體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在早期科研攻關已經部署了國內多支團隊瞄準單克隆抗體來開展相應的研發工作。截至目前,已經獲得了多株靶向新冠病毒的候選治療性抗體,後續還將加大力度推進這方面的研究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