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恨父母,却成为了和他们一样的人!|心理学:精神虐待有多可怕

01

随着新年假期的结束,学生们离返校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这不仅慌了还没写完作业的孩子,也慌了需要在作业上签字的父母。

这不,姑姑就在家里急的团团转。可不管姑姑如何着急,弟弟小鹏还是在作业上磨磨唧唧的,不是一会儿要上厕所,就是一会儿要削铅笔。这可点着了姑姑的暴脾气。终于在一声河东狮吼之后,噼里啪啦的巴掌落到了小鹏的身上。

小鹏“哇”的一声哭了。在撕心裂肺的哭声中,我却想那个被母亲暴打却不吭不响的深圳女孩。女孩也是在写作业,却被母亲一脚踹到地上,然后拖着头发前行。不知女孩儿到底犯了什么错,就连刚刚送外卖回家的父亲,进门也是几耳光。

我恨父母,却成为了和他们一样的人!|心理学:精神虐待有多可怕

我恨父母,却成为了和他们一样的人!|心理学:精神虐待有多可怕

都说孩子是父母最珍贵的礼物。不知道这个礼物究竟有什么缺陷,要遭到父母如此的嫌弃。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小时候遭受父母虐待的孩子,长大后都怎么样了”。其中有一个最恐怖的回答就是,“我恨他们,但我最终长成了和他们一样的人!”

02

只有身体暴力才算虐待么?

英国“国民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认为,不仅仅如此!精神虐待也属于一种严重的虐待方式。而父母的贬低、否定、嘲弄、冷漠、乱发脾气都属于这种精神虐待的范畴。

我恨父母,却成为了和他们一样的人!|心理学:精神虐待有多可怕

有数据统计,精神虐待会比身体虐待的影响更加深刻长久。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身体伤害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愈合,而心理伤害却会永远的留存在生命里,成为孩子成长的一部分。经常遭受精神虐待的孩子,不仅会形成和父母一样消极、悲观的世界观,长大后也更容易成为和父母一样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从本质说,精神虐待就是父母消极情绪的一种传递。父母通过发泄自己的消极情绪,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暂时解脱。而孩子因为生存环境封闭,认知能力有限,会认为父母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行为,所以会模仿学习,进而成为和父母一样消极的人。

举个例子来说,母亲心情不好,看见孩子正在看电视,于是就会气不打一处来,立刻大吼“作业写完了么?竟然还敢看电视?怪不得天天学习那么差……”然后“啪”的一声,把电视关掉。

孩子看电视本身有错么?可能并没有错。母亲这样做,不过是把消极情绪复制粘贴在孩子身上。随着孩子的情绪波动,“哇”的一声哭,母亲的紧张情绪好像得到了暂时的解脱。这就像是击鼓传花,把花传出去的那一刻,自己得到了暂时的情绪放松。

如果单是一两次发生这样的事情,不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后果。如果父母经常如此,孩子产成一种错觉,生活本就如此!孩子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去对待他人,处理事情,最终形成和父母一样悲观、消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严重的,还会形成创伤后遗症,即只要提起某句话或者做出某个动作,就会引起应激反应。

比如,孩子长大后,一遇见不顺心的事就会拿自己的子女开刀。尤其在看见孩子看电视后,就会更加的怒不可揭,像母亲当年那样大喊大叫“作业写完了吗?竟然还敢看电视?怪不得学习那么差…”然后“嘭”的一声关掉电视。曾经的受虐者变成了施虐者,也许连他自己都会惊讶,我怎么会和父母一模一样?

03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但是父母也不是圣人,也不能时刻都展现出最美好的一面。所以在家庭中,精神虐待不可避免。

不可避免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自流。如果父母能够主动作为,也许就能把精神虐待的影响降到最小。那么,

父母应该如何如何做呢?

我恨父母,却成为了和他们一样的人!|心理学:精神虐待有多可怕

这里有两点建议;

一是父母从自身出发,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发泄。父母可以相互监督,尽量把消极情绪消灭在彼此之间,减少对孩子的带入。

二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尝试用“爱的炸弹”来消除精神虐待的影响。

什么是“爱的炸弹”呢?简单来说,就是创造一段独有的亲子时光,让这段甜蜜时光来治愈孩子所遭受的心理创伤。具体分以下几个步骤:

  • 和孩子共同商定一段时间作为亲子时光,比如每周六晚上。为了加强仪式感,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给这段特殊时光起一个温馨的名字,让这段时光更有意义。
  • 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孩子有权决定做什么事、什么时间做、以及怎样做。父母不能干涉,不能唠叨。在这段时光里,要让孩子产生一种感觉,“不论我想要什么,都能得到”,“父母是无条件爱我的,支持我的”。这种独特的掌控感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满足,能修补精神虐待带来的心理伤害。另外,这种特殊的体验也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全新的期待。
  • 亲子时光之后,父母最好能给孩子一件小礼物作为纪念,以至于孩子看见这个礼物,就能想起共度的欢乐时光。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具有治愈作用的。

孩子的诞生本来就是爱的结合。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都不要吝啬对孩子说“爱你”。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健康、有爱的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