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国家长:孩子内心最大的敌人,是父母骨子里的匮乏感

中国有很多这样的家庭,明明看起来经济条件不错,给孩子的生活环境也很不错,但对孩子来说依旧是难以满足。生活中的乐趣似乎就是在攀比虚荣中获取,而且愈发的不可收拾。于是大家就给这个孩子贴上一个中国式的万金油标签,溺爱的结果。

致中国家长:孩子内心最大的敌人,是父母骨子里的匮乏感

可真正的原因并不在于此。

我见过一年只吃几顿肉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即使是这样,他们的孩子很乐意给朋友们分享自己的东西,分享有趣的事情,而不是自私攀比,他们的孩子从小就有着一种气质,如果非要形容的话,贵族气质,有着类似于贵族的气质;后来长大之后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能很快的拿出解决办法。

致中国家长:孩子内心最大的敌人,是父母骨子里的匮乏感

三代出贵族,指的是骨子里的气质、家庭文化的沉淀没那么容易形成的,需要最少三代的积累,而不是三代的财富积累。

财富并不能决定孩子的精神气质,真正决定孩子精神气质的是父母对金钱的看法与态度,在美国,金钱教育被称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

致中国家长:孩子内心最大的敌人,是父母骨子里的匮乏感

《富爸爸穷爸爸》一书的作者罗伯特总结了从小缺乏金钱观念的孩子长大之后会遇到的四个问题:

1. 没有节制的消费意识,很难留住钱;

2. 没有需求排序意识,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3. 没有投资意识,没办法做到“钱生钱”;

4. 没有危机意识。

在生活中总是会遇到这样的家长,给孩子买东西的时候总是磨磨唧唧,反反复复的强调赚钱多么不容易,多么难,钱多么来之不易,可是孩子终究不是成年人,不懂的大人这样说的真正含义,最后哪怕是家长给孩子买了这件物品,孩子拿到这个东西的时候感受到的是愧疚和匮乏!之后就会改变对金钱的态度。

致中国家长:孩子内心最大的敌人,是父母骨子里的匮乏感

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告诉孩子自己没钱,买东西不容易,要珍惜,要节省,给孩子的感觉是沉重和匮乏,这就导致孩子长大之后注定会焦虑与不自信,当孩子有孩子之后也会借鉴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结果就是将这种错误的金钱观念传递下去。

这样的孩子总是不相信自己,甚至有的时常感到自卑,“不知卑从何处起,只知百般不如人”,不相信自己能够接任好的工作,不相信自己配得上爱情,没办法轻松的花钱,每每花钱的时候总有一种莫名的罪恶感。

致中国家长:孩子内心最大的敌人,是父母骨子里的匮乏感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说,难道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吗?当然不是!当你真的认为不值得购买的时候,请大大方方的告诉孩子,我不能给你购买,而不是找各种理由推脱,这样孩子可能会失望,但是不会造成心理创伤,他会明白是父母没办法满足自己,而不是自己的问题,父母不给自己买。

致中国家长:孩子内心最大的敌人,是父母骨子里的匮乏感

所以,请不要再告诉孩子赚钱多不容易了,而是要和孩子分享工作得到金钱的快乐,孩子未来的精神物质是否充裕的根本就在这里, 祝愿各位读者的孩子,人人如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