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一首灯谜诗,让一位美貌才气的女子和清明节结下不解之缘

清明节不仅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还是传统重大春祭的日子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朝。相传周朝的天文学家曾用“土圭”测日影法,确定了二十四节气,清明也就是其中之一。后来,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将清明前的第三天定为寒食节。由于清明与寒食节相隔很近,所以清明逐渐融入了寒食祭祖的习俗。到了唐朝,唐玄宗直接将清明和寒食节打包定为国家法定假日。后来清明节逐渐吸取上巳节踏青的习俗,逐渐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节日。作为一个集节气和节日于一身的传统佳节,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曹雪芹一首灯谜诗,让一位美貌才气的女子和清明节结下不解之缘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给清明平添一份迷乱凄凉。更让人心头唤起清明孤零愁苦的滋味。然而,曹雪芹《红楼梦》里的一首《风筝》:“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装点最相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从此让一位精明能干并才艺出众的女子与清明结下不解之缘,成为清明不得不提及的一位女子。这位女子是谁?曹雪芹又是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位女子呢?

这位女子就是贾探春。贾探春是金陵十二钗正册的第四位。贾探春是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贾府通称三姑娘。探春在贾母身边抚养长大,所受教育极好,探春的才学与容貌,比钗黛云要稍逊一筹,但仍属于美女。书上说她“削肩细腰、长挑身材”足以说明她是个高个儿美女,具有模特般的身材。同时“鸭蛋脸面,俊眼修眉”,一个标准的东方美女脸型。“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顾盼之间神采飞扬,体现出她独有的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光从外表就能看出其文采精华,探春就是一位熟读诗书的女子,文化气质绝非寻常之辈的大美女。

曹雪芹一首灯谜诗,让一位美貌才气的女子和清明节结下不解之缘

《红楼梦》二十二回里,元宵佳节,贾元春很有兴致,出了个灯谜送回贾家,让众人猜了,后来贾政也兴趣满满,让贾府各姐妹宝玉等作灯谜,探春这时的灯谜就是这首《风筝》,探春的灯谜点到了清明,谜底是风筝。又是清明,又是东风,还有谜底“风筝”,印证着探春最终远嫁他乡,骨肉分离,饱受思乡、思家、思父母姊妹亲人的痛苦的命运,预示着这样一位才华与美貌兼具的少女必定是个被末世耽误而无命补天的悲凉。

曹雪芹一首灯谜诗,让一位美貌才气的女子和清明节结下不解之缘

曹雪芹《红楼梦》这首《风筝》,从此将节气清明和貌美如花的贾探春结下不解之缘。曹雪芹为什么强调清明节气?清明是一个出嫁的季节吗?是一个出嫁的节气吗?清明是一个适合出嫁的节气吗?过去把清明叫什么节?叫鬼节,是一个祭奠亡魂的一个日子。可是呢? 书中玄幻之境的暗示和这首诗的谜底,表明贾探春出嫁的日子很不得当,很不得体,显然不是一个正常的出嫁。我想这一切应是皇妃贾元春安排的“和亲”出嫁之策。贾探春被当成是挽救衰败王朝和家族的牺牲品。探春远嫁他乡,骨肉分离,在路上必定如深深体会到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的悲凉滋味。难道这就是曹雪芹心中的滋味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