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重啟經濟”讓州長做主,拜登:“白宮指南”很空泛,沒任何“硬核”建議

2020-04-18 02:07

張夢旭

陳欣

王會聰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激增之際,白宮出臺重啟經濟指南。”美國《紐約時報》報道說,美國政府16日公佈了18頁的“再次開放美國”文件,指導各州分3個階段重啟經濟,但將最終決策權交給各州州長。與本週一說在放寬限制措施等方面自己擁有“絕對權力”時不同,特朗普16日在電話會議上對州長們表示,“你們都很有能力……可以自行做決定”。他認為,一些州“情況很好”,最早可在17日就進入第一階段。眼下,美國輿論關注的焦點是其檢測範圍遠未達到能讓民眾安全復工的程度——在3.3億人口中,接受核酸檢測的人數僅300多萬。而美國新冠肺炎病例數據看上去也並非特朗普認為的疫情“高峰已過”那麼樂觀: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6日晚8時,該國在24小時內新增死亡病例為4591例,該數據比前一天上漲2000多例,累計死亡病例逾3.3萬例,確診病例達到67.1萬例。

分三階段“謹慎”重啟

“我們不會全國同步開展行動,而是謹慎地逐步重啟經濟。”特朗普16日對記者說,“美國想要重啟……我們的經濟必須運轉,我們希望經濟非常迅速地恢復。”白宮這份沒有約束力的指南沒有提出重啟經濟的具體時間表,而是表示,各州滿足新增確診病例數連續14天下降等條件後,可進入重啟的第一階段,即電影院、餐廳、健身房、宗教場所等在實施嚴格的社交距離規定下可以開放。第二階段包括有條件地開放非必要旅行,學校也可以復課。第三階段則允許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等人群有條件地恢復社交。

《紐約時報》稱,特朗普提出這份指南主要是為了給美國南部和西部疫情不太嚴重的州快速重啟打掩護,這些州的州長主要是共和黨人。特朗普16日說,如果符合標準,一些病例較少的州最早可在17日就進入第一階段,“你們看看蒙大拿州、懷俄明州、北達科他州,它們的情況與紐約州、新澤西州大不一樣”。他此前稱,有多達29個州或很快能重啟。

華盛頓州州長英斯利16日表示,他很高興看到總統在重啟經濟方面“放手不管了”,沒有侵犯各州的權力。在特朗普與州長舉行電話會議前,英斯利對媒體說,總統讓公眾認為危機會早早結束的言論是危險的。“如果他重蹈覆轍,犯了疫情剛開始時的錯誤,那麼後果是毀滅性的。”英斯利說,“由於他不承認事態的嚴重性,我們曾浪費了一個月的時間”。

英國路透社17日說,特朗普發佈指導文件而並非下達命令,避開了與州長爭奪重啟經濟權力的衝突。不過美國《華盛頓郵報》援引匿名官員的話分析說,特朗普“一切責任都由各州承擔”的姿態主要是為了讓自己免於指責——如果有的州重啟經濟後出現疫情新一輪暴發等問題。

白宮公佈指南之際,各州已經為下一步防疫或者放鬆限制等制訂了計劃。紐約州等7個州在16日這天決定將居家令延長至5月15日。據美國“政治”網站報道,有十幾個州都將居家令的實施期限延後至白宮此前設定的4月30日以後。在此次疫情期間,實施居家令的地區覆蓋美國90%以上的人口。在50個州里,有7個州拒絕採取這一措施。連日來,一些美國州長表示,他們將協調開展區域性重啟計劃,重點放在檢測和追蹤接觸者的措施上。美國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威斯康星州等7個州長16日宣佈組建聯盟,合作重啟中西部地區經濟。

民調:限制措施可能放鬆得太快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16日發表聲明,批評白宮的指導文件“含糊不清、前後不一致”,“無助於彌補總統此前不聽科學家的錯誤,對美國快速擴大檢測能力也沒有幫助”。美國前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表示,他不會將“特朗普重啟經濟的強烈慾望”稱作“一項計劃”,且這份指導很空泛,沒有提供任何“硬核”建議。

《紐約時報》認為,白宮的指導文件並未回答一些關鍵難題,包括如何提供擴大檢測範圍的數十億美元資金;各州之間是否該實施旅行限制;如果出現第二輪病毒傳播,各州該如何應對醫療防護設備短缺等問題。文章抱怨道,特朗普總是在一些政策上反反覆覆。在大約三週以前,他說希望在4月12日重啟經濟,後來又改成5月1日,現在又對日期不設限。在疫情初期,特朗普政府一直淡化新冠病毒威脅,並稱其將在天氣轉暖後“奇蹟般”消失。隨著病患擠滿一些醫院,特朗普又指責州長們抗疫不力。即便聯邦援助遲遲不到位,他還是稱讚中央政府的行動。

無論是在15日與參加政府重啟經濟委員會的商界代表舉行的電話會議上,還是在16日與參議員的通話中,特朗普都被要求在重啟經濟前擴大核酸檢測範圍,就連他的政治盟友、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都這麼認為。

美國皮尤中心16日的民調顯示,2/3美國受訪者擔心,各州延緩病毒傳播的限制措施可能放鬆得太快。“我不認為疫情已經達到頂峰,無論在美國哪個地方……若真是如此,那麼應該通過強化檢測能力來證實這點。”哈佛大學傳染病專家利普西奇這樣表示。

據《華盛頓郵報》17日報道,目前有330萬美國人接受了檢測,上週的檢測能力達到每天14萬人,雖然比初期情況好很多,但這樣的檢測數量對於一個擁有3.3億人口的國家來說,遠遠沒有到可以復工的地步。在疫情暴發早期,人口只有美國1/4的德國每週的檢測數就達到35萬。《日本經濟新聞》說,即便是德國,在考慮放寬限制措施時危機感也很強烈。

美國仍處於新冠肺炎危機的“劇痛期”

本週,美國公佈的一系列數據反映了新冠肺炎疫情對其各經濟領域造成嚴重衝擊。據英國《金融時報》17日報道,美國工業產值和零售銷售均出現歷史性下跌。自3月中旬以來,美國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達到2202萬,幾乎抹掉了自2009年11月以來新增的就業崗位(2244.2萬)。據荷蘭國際集團經濟學家奈特利估算,美國失業率將達到14%。

不少美媒認為,尋求在11月大選中連任的特朗普想趕緊扭轉經濟低迷的局勢。不過在疫苗未研發成功或者沒有有效檢測及治療系統的情況下,即便經濟重啟,效果也是有限的。《華爾街日報》援引美國商界高管日前對特朗普的話說,在無法為員工和顧客篩查新冠病毒的情況下,美國人將無法“足夠自信地復工、在餐館用餐或在零售場所購物”。美國《名利場》雜誌網站16日說,在病毒被有效控制前不可能迴歸正常,美國現在仍處於新冠肺炎危機的“劇痛期”。“除非人們感到安全、有保障且有信心,否則經濟衝擊仍將以某種形式繼續存在。”高盛集團首席執行官大衛·所羅門如是說。

路透社稱,經濟重啟的核心障礙在於這是一場公共衛生危機。當特朗普和州長們爭吵時,他們可能還記得:“9·11”恐襲發生後,美國航空旅行只關閉了3天,但該行業用了3年時間才恢復;2006年房屋建築活動出現下滑,那時還未發生金融危機,後來建築商和買家之間的平衡用了5年時間才達到足夠健康的程度。遭到衝擊的公眾行為恢復的速度很慢,美國經濟迴歸“正常”路漫漫。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夢旭 陳欣 王會聰】

閱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