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注会、税务师如何一起搭配学习?

中华会计网校


税务师科目搭配方法

【一年报考两科】:

科目组合一:税法一和税法二

税法一和税法二这两门课程是税务师考试的核心课程,也是学好涉税服务实务的基础。

科目组合二: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计算能力稍弱,但文字记忆能力较好的考生,建议把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放在第一年考,先通过自己比较有把握的科目,给自己增加信心。这种搭配方法非常适合考过注会或者打算注会和税务师同一年考的考生,比如通过注会会计的考试,拿下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科目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年报考三科】:

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

三税是比较常见的报考方案,因为涉税服务实务考察的基本上也是税法一、税法二的内容,如果第一年只考税一、税二,你会发现,需要把税法一、税法二重新复习一遍,这样搭配可以避免第二年重新学习税一、税二,可以节省备考时间。

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和涉税服务实务

这种组合方式适合有注会基础的考生,有了注会的基础,利用科目的关联性去选择报考科目,这样子比较合理。

【一年报考四科】:

(1)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难度:★★★★

(2)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和财务与会计 难度:★★★★★

(3)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和财务与会计 难度:★★★★★

注:这些报考建议仅供参考,考生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科目选择。

注会&税务师的科目搭配

注会的《税法》搭配报考税务师的《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

注会的《会计》、《财务成本管理》与《经济法》搭配报考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注会的《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这四门,搭配报考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和《涉税服务实务》

中级会计&税务师的科目搭配

税一税二和涉税实务可以搭配报考中级的经济法

税务师的“三税”等税法类科目,跟中级重合的主要是经济法,但中级的经济法有税务师中税法的内容,也有法律的内容;税务师《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等科目涉及法条的内容,与中级会计师考试的《经济法》科目内容很相似。

中级&注会&税务师仨证一起考

税务师和会计中级、注会科目关联性很强,虽然税务师某些考点考的更细致,但是这三门考试知识点相似的很多,如果全职备考,又有一定基础的话,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年考多个科目,仨证一起考,四年考三个证书,也不是不可以。

温馨提醒

上班族的话,不建议一年报考五门,这样学习时间不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少报几科,保证通过几率,首次考试顺利,也能增加信心。

2020年税务师考试4月20日就开始报名了,如果你还没有开始学习的话,要抓紧时间备考啦,毕竟备考时间准备得越充分,一次考过多科的几率更大,而且,若想尽快拿到梦寐以求的税务师合格证书,不仅需要合理搭配科目,还要注意提高学习效率,跟着网校课程学习,助你一举拿下税务师!


中华会计网校


大家好,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如果你想要要三个一起考,可以先看一下考试科目,做个规划,我们先来看一下这边有什么想通的地方。



(一)哪些科目是考试之间相通的?

注会《会计》包括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的几乎所有内容,注会的《财务成本管理》包括《中级财务管理》的几乎所有内容,注会的《税法》和《经济法》与中级会计职称的《中级经济法》相对应。

税务师的《税法一》、《税法二》和注会的《税法》内容相仿,只是税务师内容更细致,《税法》为基础,《税法一》、《税法二》作为补充学习,复习效果更佳。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和注会《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包括《中级财务管理》内容相仿。

中级会计职称的《中级会计实务》和《中级财务管理》与税务师考试中的《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实务》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中级会计职称的《中级经济法》和税务师考试的《税法(一)》、《税法(二)》以及《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考查的都是法条相关。



(二)第一年报考应该报考那些科目?

没有基础的考生:第一年不建议报注会的《会计》,《战略》;《税法》和《经济法》是可以报考的。

0基础的考生:可以先报一个初级会计职称的《初级会计实务》科目,也可以报上中级会计职称。

有基础的考生:如果想去事务所工作的考生:建议报考注会的《会计》,和中级会计职称的《中级会计实务》和注会的《审计》。

企业工作的考生:建议报考注会的《税法》,中级会计职称的《中级经济法》,注会的《会计》,中级会计职称的《中级会计实务》,和中级会计职称的《中级经济法》。

另外注会的《战略》(战略有助于晋升) 选择注会《税法》、《会计》和中级会计职称的《中级经济法》的考生可以试着选择同时备考税务师。

四、税务师与其他两大考种应该如何搭配?

【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科目搭配】

(一)《财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与会计》搭配理由:

《财务与会计》由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两部分组成,可以对应注会《财务成本管理》和《会计》。

(二)《经济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搭配理由:

《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相当于小司法考试,讲的税种、法律类型相对来说比较庞杂,涉及面较广,但深度不深,与注会《经济法》相对应。

(三)《税法》+《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搭配理由:

《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相关内容与注会《税法》相对应,能够搭配学习。

【税务师+中级会计师科目搭配】

(一)《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中级会计》、《中级财务管理》搭配理由:

财务与会计内容与中级财务管理内容有重合,并且涉及会计方面的知识点,与中级会计科目搭配备考能够节省时间。

(二)《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中级会计实务》、《中级经济法》搭配理由:

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主讲法律,与中级经济法内容会有部分内容重合,搭配备考可帮助考生记忆。

(三)《财务与会计》、《税法一》、《税法二》+《中级财务管理》+《中级经济法》搭配理由:

相对于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科目来说,中级财务管理与中级经济法比较简单,备考过程中花费时间较短。且科目之间相互联系,便于考生打好基础。

以上就是建议,希望可以帮到你噢!


信达会计教育


作为会计类考试,很多内容都是相通的,通过合理搭配,取得协同效应,省时省力,达到一年多科甚至一年多证效果。免去了年年在学习、年年重复学习、年年在考证的烦恼


方案一

第一年

中会:《会计实务》《经济法》

注会:《会计》《税法》

税务师:《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

第二年

中会:《财务管理》

注会:《财管》《经济法》

税务师:《财务与会计》

第三年

注会:《审计》《战略》

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方案二

第一年

中会:《会计实务》《经济法》

注会:《会计》《税法》《审计》

税务师:《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

第二年

中会:《财务管理》

注会:《财管》《经济法》《战略》

税务师:《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方案三

第一年

中会:《会计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

注会:《会计》《财管》《经济法》

税务师:《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第二年

注会:《战略》《税法》《审计》

税务师:《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


Tips 1:中级新考生不建议首年报一科,过于不过意义不大,若不过,挫伤了积极性,若过了,第二年必须拿下剩余两科,压力较大。

Tips 2:中级会计的《中级会计实务》与注会的《会计》,中级会计的《财务管理》与注会的《财务成本管理》重叠章节很多,建议同一年备考。

Tips 3:注会的《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与中级、税务师考试科目无联系,需要单独备考。

Tips 4:税务师的《涉税服务实务》与中级、注会考试科目无联系,但是与税务师的《税法一》《税法二》关联甚密,建议一起备考。俗称《三税》

Tips 5:如果你自认为有一定注会学习的基础,备考时间充足,那么可以尝试听注会的课。如果你还不是非常自信,完全有把握通过的话,那还是单独报课、学习为好。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学习效果,还有可能给中级职称拖后腿。学习不扎实的一定不要裸考中级,侧重点不一样,但是可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习时间建议看下一条)

Tips 6:注会考试难度大于中级,注会内容也涵盖了中级的,所以备考的时候最好做到先学习注会内容。等到7月末8月初左右再开始学习中级,这个时候先复习中级查缺补漏,大量做中级的题(以综合卷为主)。等中级考完之后,就趁热打铁进入注会的冲刺阶段,之前中级的刻苦复习会让考生在注会复习的时候有更好的备考状态。

Tips 7:基本上按照上面的科目是可以3年完成的,毕竟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需要同时兼顾学习、工作、家庭,精力确实有限。如果打算三个证书一起考,确实需要好好做一下搭配,因为有关联性的科目一起考会轻松很多,花同样的时间,拿两个证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