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學會幸福

在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中,規定了給予學生各種知識,但卻沒有給予學生最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裡培養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這就是教育應該追求的恆久性、終極性價值。

—— 蘇霍姆林斯基

中國的教育工作者一直在追求《理想國》《愛彌兒》《窗邊的小豆豆》等書中描寫的教育理想。為什麼我國所有的學者、教育工作者對國外的這三部書如此著迷和嚮往呢?大概是因為我們對教育懷有一種期盼和夢想——追求理想的教育,培養真正的人。這也是所有教育者的出發點或者初心。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學會幸福

從1806年德國哲學家、教育家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發表以後,中國從清朝末年引進西式現代學校以來,都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三中心”成為一把“枷鎖”,把老師、家長以及孩子們牢牢地“鎖”住了。我們並沒有追求讓孩子將來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的教育,而是過於注重教育的功利性。這種對教育的片面追求讓教育本身發生了“異化”,兒童成為了教育者和家長手中的“工具”,而不是一個個有夢想的、活生生的生命體。於是,出現了孩子們睡不夠覺、近視率不斷增長、因完不成作業而捱打等現象。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代學校教育肇始以來,與中國的“科舉”傳統相結合,一開始就讓孩子們痛苦不堪、“亞歷山大”。如果不及時做出改變,教育的“異化”可能會一直存在下去。

那麼,理想的教育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是讓孩子考出好成績、考上重點大學,畢業後找到一份高薪工作,還是教會孩子如何幸福地度過一生?這就是教育的“實然”與“應然”之間的矛盾。

教育的“應然”是創造一種自由、幸福的教育生活,讓孩子們全面、和諧、健康地成長,讓每一個孩子擁有幸福人生;但教育的“實然”卻是老師和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每次考試都得100分,將來能夠考上理想的學校——重點中小學、211和985大學,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教育的“應然”和“實然”出現了不一致。其實,教育的“應然”和“實然”並非對立,而是如何在教育過程中實現一種辯證的統一。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學會幸福

研究中國近40年來的教育史就會發現,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總是在教育的“應然”和教育的“實然”之間進行選擇、博弈、徘徊、掙扎。學校如何將教育的“應然”和“實然”辯證地統一在教育過程中?如何既要尊重兒童好動、好玩的天性,也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參加考試、找到一份好工作?在這樣一個辦學的探索過程中,我們找到一個“幸福教育育人模型”。這是一個辦學框架和機制,它不是心理學的概念,也不是倫理學的概念,而是教育學的概念,是以幸福教育學的方式,辦一所既有讓孩子們喜歡的教育生活、又能讓孩子們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理想中的好學校。

我從最初在山東的黃河口辦學,一直到來首都北京辦學,這一路走來,始終在探索一個問題:怎樣讓孩子一生都能夠幸福?我們除了通過更加有效的方法提升課堂的幸福度和教學質量外,還會設計出豐富多彩的、無窮無盡的活動課程,覆蓋了學校、家庭和社會,讓孩子們的生活與課程的外延保持一致,讓所有的孩子在幸福的課程裡成長。我會在每一個課程節日裡與孩子們互動,譬如在新年歡樂節上,我會打扮成“大白熊”的樣子,給所有的孩子一個一個地派送新年禮物。只有幸福教育課程讓教育生活更加適應兒童的世界,孩子們才能獲得幸福的童年併為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礎,這也是在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學會幸福

學校的外形都差不多,但是每一所學校都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不過,無論多麼光彩照人的學校,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都充滿了坎坷和曲折,會受到社會環境和各種要素的制約,讓我們追求的辦學夢想難以實現。

但是,無論辦學條件多麼艱苦,學校一定是一個讓孩子們來做夢的地方,一定賦予了教育者追求教育理想的使命和擔當。如果沒有了教育理想和追求,真不知道學校還能做什麼!

學校是一個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地方,學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追求的地方。但是,現實距離理想還是有差距的,學校還沒有成為一個讓孩子們自由幸福成長的地方,所以我寫出了《小螞蟻學校》這部小說。魯迅先生曾經說:小說家首先是思想家。我寫這部兒童教育小說就是想表達一種對中國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在小螞蟻學校裡,我們追求的理想教育實現了!《小螞蟻學校》不是《理想國》,不是《愛彌兒》,也不是《窗邊的小豆豆》,而是根植於中國土地的一種辦學夢想和追求。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學會幸福

小螞蟻學校的教學大樓是禮帽形的,它的課程設置是自選型的;它的校長是大白熊,和藹可親;它的大廳像夢一樣豐富,還有大大的滑梯;它居然有菜園!有農場!還有好多性格各異的小夥伴……

在這個夢幻般的校園裡,在這個每天都充滿新鮮知識、新奇挑戰的大舞臺上,友誼和衝突、成功和挫折正在等待書中的兩位小主人公玉玉和泉泉。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學會幸福

《小螞蟻學校》展示了順應自然、尊重規矩、耐心引導,鼓勵上進的教育方式,傳遞出團結合作、永不放棄、未雨綢繆、滿懷期待、全力以赴的小螞蟻精神。

希望孩子們、家長、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都來讀一下《小螞蟻學校》,以它為“標本”對照和考察一下學校本來的模樣、師生本來的模樣、家長本來的模樣……只要人人懷揣夢想和追求,教育的“應然”和“實然”之間的距離就會越來越小!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學會幸福

還記得你向高峰校長提出的問題嗎?

有獎徵集|全國十佳校長百問百答 問題徵集函

提問全國十佳校長:“如何輔導家庭作業,備戰小升初?”

他把答案都寫進了《小螞蟻學校》裡。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學會幸福

適讀群體:6—14歲學生及其家長、老師

高峰校長關注學生學習成長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還在書中分享了眾多家長可操作的家庭教育妙法以及老師可參考的新式課程設計,對家長、學生和教育工作者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幫助讀者領悟教育的真諦。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學會幸福

隨書贈送的問答手冊,集中解答了家長關心的50個問題。

  • 如何為孩子選對他們有幫助的興趣班?
  • 幼小銜接需要做哪些準備?
  • 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上學焦慮?
  • 孩子抗拒競爭怎麼辦?
  •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 怎樣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 怎樣準備小升初才能夠容易進入理想的中學?……

文章來源:接力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