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過用力的親子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我真的好想回學校啊!”

原來放假這些日子,他的爸媽每天都會雷打不動,定時定點地對他說,

“幾點了還不起床?”

“幾點了還不睡覺?”

“不要總玩手機!多看看書!”

“少玩遊戲,對眼睛不好!”

這種事無鉅細的關心和綿延不斷的叨叨,他不想被父母這樣控制,又不想違背父母,這種擰巴和糾結讓他感覺壓抑和沉重。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前不久上映的電影《囧媽》,主人公徐伊萬和母親一起在火車上度過了六天六夜,被“禁足”的徐伊萬同樣受到了來自母親的干涉,最後徐伊萬不得不質問母親:

“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


太過用力的親子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曾經看到這樣一句臺詞:母親,您對我的愛就像溼棉襖,穿著沉,脫下來冷。

母親的寵愛不停地壓在兒子身上,讓兒子不堪重負,又無法割捨,最後導致親子關係的失控。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寶,父母總是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在各種方面給予孩子過度的控制,但是“物極必反”,父母的愛,一旦太過用力,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01

你用力控制孩子,

也偷走了孩子的快樂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新聞,一位13歲的小女孩離家出走。原因是寒假期間,小女孩的父母給她報了太多補習班,小女孩覺得壓力太大,在被父母送到舞蹈班之後,帶著護照和揹包離家出走。


太過用力的親子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家長給孩子報上不同的補習班已是教育常態,但是很多時候,正是這種超前的希望,讓孩子不堪重負,最後選擇離開。

類似的報道網上一搜還有不少,一位小學生暑假被安排11個輔導班,有些輔導班甚至連老師都說不清楚是幹嘛的,這種“趕時髦”的補課方式,讓網友都直呼“聽著都累”,更別提是個8歲的孩子了。

而視頻中,我們還看到,孩子學習的身後有個小黑板,上面不是數學題,不是英文單詞,不是畫的花花草草,而是“距離高考還有5486天!”


太過用力的親子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在父母眼裡,孩子的快樂不重要,重要的是成績,是高考,是名校。8歲的孩子,在最需要輕鬆玩耍,暢想未來的年紀,卻被父母無情地用學業填滿。

傅首爾曾經在《奇葩說》中說,她給自己的兒子取名多樂,希望兒子能夠按照自己的“譜”過一生,成為自己真正想成為的人,不必完美,甚至不必優秀。


太過用力的親子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很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為孩子“譜”好了“曲”,孩子只能按照歌譜唱著父母寫好的歌曲,根本沒有機會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也失去了學習和生活的快樂。

作為父母,我們的任務不是塑造“泥娃娃”,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傀儡”,而是給予孩子溫暖與力量,讓孩子成為自己,按照自己的“譜”過一生。

02

過度“關注”孩子的社交,

反而“關住”了孩子

很多時候,我們要求父母關注孩子,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但是如果這種關注沒有界限,變得密不透風,就容易關住孩子,令孩子感到窒息。

《少年說》中,有一位女孩站在天台上“控訴”自己的母親,自從自己有了手機之後,媽媽每天查看她的手機聊天記錄,還總是指導女兒,什麼話能說沒什麼話不能說,什麼朋友能交什麼朋友不能交,孩子最後懇求媽媽,給自己一點空間。


太過用力的親子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但是這位媽媽的回答令我唏噓不已,

初中和高中你想有自己的空間是不可能的,對學習有幫助的可以看,沒有幫助的媽媽就幫你刪掉了。”最後這位媽媽還補充了一句,“媽媽是最愛你的。”


太過用力的親子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一句“媽媽是最愛你的”堵住了所有反駁的出口,像一座大山壓在胸口,讓孩子動彈不得。作為父母,我們控制了孩子的學習,又控制了孩子的社交,孩子的人生似乎也沒有什麼是可以自己決定的了。

心理學家李雪在《當我遇見一個人》中寫道:

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孩子的世界是一個獨立的空間,需要不停地更新裡面的空氣,而父母過度的限制就像在不停地抽乾裡面的氧氣,父母覺得自己是富有責任感的,可是孩子感受到的是窒息和禁錮。

過度關注與控制孩子的社交,不知不覺中,變成了籠子,關住了孩子的自由,更關住了孩子的心。

03

過度的人身保護

是另外一種傷害

曾經看過一個動畫短片,視頻中,父母坐在直升機裡,盤旋在孩子上空,時刻監視著孩子的一舉一動,給予孩子安全和保護,當孩子被批評時,父母會第一時間擋在孩子前面,替孩子反駁,為孩子的行為負責。


太過用力的親子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沙拉也曾在《特別狠心,特別愛》中說過:

“包辦代替孩子的大小事情、強迫關懷、過分熱心,始終像一架發出“嗡嗡嗡”的噪音、盤旋在孩子頭上不肯撤退,並且隨時越轉越快,越管越多的直升機似的父母。”

這樣的“直升機父母”總是時刻出現在孩子周圍,盤旋在孩子的上下左右前前後後,隨時等待降落對子女加以援助。事無鉅細的關心,面面俱到的操辦,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

在綜藝《媽媽是超人》中,馬雅舒就是這樣一位“直升機式媽媽”,無時無刻地照看自己的孩子,孩子去碰門把手,不行,


太過用力的親子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孩子去碰電源,不行,


太過用力的親子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好奇去摸菜市場的海鮮,也不行,因為會有細菌,


太過用力的親子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為了讓孩子在家裡玩得安全,馬雅舒把家裡的客廳傢俱全部搬走,就怕孩子磕了碰了。


太過用力的親子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馬雅舒說,她希望孩子的一切都能在她的掌控中,希望孩子可以生活在一個特別健康的社會,生活在溫暖中。然而,這樣的保護並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


太過用力的親子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大女兒米雅快四歲,第一天去幼兒園,其他小朋友都是自己吃飯,但是米雅不會自己吃飯,需要老師喂,


太過用力的親子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不會自己上廁所,


回到家,馬雅舒教米雅上廁所,米雅甚至不想自己提褲子。


太過用力的親子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馬雅舒的“直升機式育兒”初衷是保護米雅,不讓米雅受到傷害,但是這種“360度無死角”的指導和保護,讓米雅失去了學習的機會,阻礙孩子的獨立性,無形中延長了米雅的成長道路。


孩子本應自己頂破殼出來,父母卻擔心這樣會傷害孩子,好心地幫忙剝開蛋殼。這樣的“好心”剝奪了孩子認識危險與未知的權利,只會讓他們從小“體質虛弱”,終究難以健康長大。


真正的保護,不是在生活中時時刻刻地照看和關懷,替孩子抵擋風雨,而是學會放手,讓孩子有機會體驗生活的各種“不測”,最後學會自己保護自己。


04

放手是最好的愛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我欽佩一種母親,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母愛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


親子關係不是一種恆久的佔有,而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我們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貧瘠,又不能讓孩子覺得成年窒息。”


太過用力的親子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簡單的一段話道出了為人父母的睿智,照看與放手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


報名輔導班時,不要替孩子做決定,多回頭問一問孩子的想法,關注孩子的興趣愛好;


結交新朋友時,不要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多給孩子一些空間,接納和尊重孩子的隱私;


蹣跚學步的時候,不要因為孩子撒嬌就趕緊抱起,多給孩子一些苦頭吃,給予孩子和這個世界“碰撞”的機會,教會孩子聽懂規則,理解規則。


我們終將明白:在人生這輛定製跑車上,孩子才是自己的駕駛員,父母只能是副駕駛,我們既要懂得和孩子“相濡以沫”,又要懂得和孩子“相忘於江湖”,“劃清界限”之後你會發現,孩子比你想象中更勇敢,更強大,也更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