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堅持運動,為什麼體質卻不會變好?

“每天跑步5公里,半年的時間減重20斤!”


“堅持鍛鍊身體一年了,高血脂、高血糖全部練好了!”


每當聽到這些勵志的言論,就感覺自己全身的運動細胞都被調動起來了,恨不得立刻下樓跑兩圈。


同樣是每天堅持運動,為什麼有些人能得到健美的身材、健康的體魄;有的人卻好像並沒有取得什麼成效?甚至還因為運動而傷了身?


每天堅持運動,為什麼體質卻不會變好?

(圖源:攝圖網)


下面是很多人運動中會犯的一些錯誤,看看你中招了嗎?


運動時間長,強度大


運動時,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撐不住的時候,咬咬牙,還能再多堅持一會兒。


但每個人的身體,終究會有一個承受的極限,


每天鍛鍊的時間要根據個人體質決定,運動時間過長,會使關節和骨骼受到磨損,發生退行性病變。


一些負荷強度高、瞬間性強的無氧運動,如果鍛鍊時間過長,很可能會導致大腦缺氧,心臟負擔加重,出現呼吸、心跳加快和心律失常等現象,引發胸悶、胸痛,嚴重的會引發猝死。


跑步、游泳、太極等有氧運動,運動時間也最好控制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


如果運動量持續超負荷,有可能會出現體重持續下跌、體質變差的現象。


在運動10-20分鐘以後,自測一下心率,就可以判斷運動量是否超負荷。


220-年齡=心率最高極限X60%=A


220-年齡=心率最高極限X80%=B


A-B之間的數字即為運動時每分鐘的心跳速,B為最高限。超過了B這個數字,代表運動超過了負荷量,運動會有風險。


清晨空腹鍛鍊


清晨空腹時血糖濃度低,再加上運動,人會覺得頭暈乏力,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等情況。若繼續運動,可能會造成神志不清,甚至昏迷。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要避免空腹運動。


空腹運動還會刺激心肌,引起心律失常,嚴重時可導致猝死。


相比清晨鍛鍊,其實晚上鍛鍊效果更好。


人體吸收氧氣量的最低點在18:00;心臟跳動和血壓的調節在17:00~18:00之間最平衡;身體嗅覺、觸覺、視覺等在17:00~19:00之間最敏感;16:00~19:00之間體內激素的活性也處於良好狀態。因此,這個時間段是最適宜鍛鍊的。


錯誤的運動姿勢


之前曾有報道,某人在家做了70多個仰臥起坐後,突然雙腿發麻,便馬上到醫院檢查,結果被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發作。


這是因為做仰臥起坐時的姿勢不對,給脊椎帶來了重壓。


日常的跑步、游泳等,採取錯誤的姿勢,很可能不僅鍛鍊效果沒有達到,反而傷了身。


例如,正確的跑步姿勢,頭部和肩部應保持穩定,身體微微前傾,前後擺臂,步伐短小,腳要往正前方邁出。同時,跑步前要做好熱身,避免肌肉拉傷。


而錯誤的跑步姿勢包括後腳跟落地、步幅太大、重力靠膝蓋緩衝等,這些都會給身體造成損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