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是哪里人?为何《新唐书》说是邓州南阳人?

楚地汉风


唐宋文坛,有八位独具特色的文学家,他们用笔墨名传千古,他们的人生跌宕传奇,他们所取得的古文成就对中国文坛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是为后世人文高山仰止的“唐宋八大家”以往我们说起学习唐宋诗词,一般都会想到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唐宋散文一般都会想到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为唐代有韩愈 柳宗元 宋代有欧阳修 王安石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最早把这八个人结合在一起的是明代一位文人茅坤,他编了一本书叫《唐宋八大家文钞》从这里开始唐宋八大家就作为了一个固定词组,茅坤当时编唐宋八大家的时候他主要的目的是当时给学习写作古文的人提供样板素材,也就是在他看来这八个人他的古文散文写的非常好,可以当做教材。在当代社会我使用文言文和古文的几率非常低,所以我们现在谈论的八大家已经不是茅坤那个时代的所追求的,我们主要透过文章学习的是他们的品质 人格 思想 道德 境界。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辙前后担任过宰相,欧阳修 苏轼 苏辙担任过翰林学士,在宋代翰林学士是三品大员,苏轼 苏辙 韩愈 曾巩担任过中书舍人,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古代官员行政的一个缩影,对唐宋八大家大整体上大致梳理了一下。

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思想家 政治家 韩愈,韩愈生于唐代中期,公元768年,韩愈字退之河南孟州人,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另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并称“韩柳”。韩愈在唐代的影响力要比柳宗元大,主要是他长期活动于唐朝的政治中心长安和洛阳,而柳宗元因为年轻的时候就被贬到偏远的湖南和广西,所以它在整体的影响力上比不了韩愈,最关键是宋代的大文人苏轼对韩愈有一个非常精准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做是一个盖棺的定论。“文起八代之衰 而道济天下之溺 忠犯人主之怒 而勇夺三军之帅”第一说他的文,“八代”就是从东汉一直到隋代一共八个朝代六百四十多年的时间所有的文章都赶不上韩愈的,他的文章超越了之前八个朝代的 ,独树一帜 蔚为新风。韩愈在唐代举起了复兴儒学大旗,复学儒学里面的仁义之道,用孔孟之道来治国来重振大唐的雄威, 所以说“道济天下之溺”,这里的溺指沉沦。韩愈为了表明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为了劝诫皇帝直言犯上,在所不惜,可见他的忠诚。当时有的节度使想要谋反朝廷,韩愈以一介书生单刀赴会面陈利害,最后让想要谋反的潘镇的节度使的首长幡然悔悟,臣服朝廷。文:一代文宗,道:一代哲学家 思想家,忠:一代忠臣忠贞之士,在军事上战事上他也有奇谋。苏轼对于韩愈的评价无疑是非常全面的。






付凯91458867


若说韩愈,那可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

他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产生重要影响。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一个气场和存在感均极强的人物。刘禹锡在《祭韩吏部文》中说,作为文坛领袖,他“手持文柄,高视寰海”“三十余年,声名塞天。”韩愈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历史人才,他的影响使无数帝王将相相形见绌。在中唐的政治舞台上,他扮演过监察御史、考功郎中知制诰、刑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角色,所至皆有政绩。但他的主要贡献是在文学上。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为文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独到的建树,坚决反佛排道,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故宋人苏轼对他推崇备至,称他立下“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弱”的丰功伟绩。


A怡居


韩愈(768-824),字退之 ,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祖籍河北昌黎 ,世人称之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贡献都较大。

一 散文成就

  1. “杂著”或“杂文”,发挥了散文的战斗性的功能,不少作品达到了思想艺术完整的统一。如《原毁》揭露了当时一般士大夫诋毁后进之士的根本原因;《师说》则指出师的作用及相师的重要;《杂说四》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比喻贤才难遇知己。
  2. 许多应用文往往借题发挥,感慨议论 或庄或谐,随事而异。如《送李愿归盘谷序》借隐士李愿之嘴,对得意的“士大夫”和官场丑恶,作了尽情的刻画和揭露。
  3. 叙事文有许多文学性较高的名篇。如《张中丞传后叙》记述了许远、张巡、南霁云等死守睢阳抗贼的事迹,绘声绘色,可歌可泣。
  4. 碑文向来出名。如《柳子厚墓志铭》不仅叙述了柳宗元一生不幸的政治遭遇,还指责了官僚士大夫社会的冷酷无情。
  5. 抒情散文也很成功。如《祭十二郎文》被誉为“祭文中千古绝调”。

二诗歌成就

  1. 诗歌关怀现实。如《汴州乱》、《归彭城》等。
  2. 描写自然景物,别具风格。如《山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