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韩愈诗歌以什么著称,为什么?

ljfyom1


韩愈诗的显著特点: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后人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其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便彰显了他诗的特点:

读此诗会另人情如潮涌,激动不已。这首七言律诗共四联:首联直抒自己被贬获罪之因;颔联表明自己的心迹;劲联流露出诗人对身前之路感到渺茫的无限伤感;尾联诗人对侄孙相送发出的感慨。前两联大气盘旋“以文为诗”,而诗情浓郁开宋诗法门,影响深远;后两联表达了诗人的沉郁,对未来的失望淋漓尽致。

之所以有这样的显著特点,这与诗人的境遇息息相关。(略)

在韩愈诗作中,这是一首最动感情的诗。全诗沉郁顿挫,苍凉悲壮,境界宏大、开阔,风格上和杜甫诗相类似,而重在创新。


刘老师96283


熟读古代文学的小阿蛮来回答。欢迎大家交流指正。


一、韩愈诗歌最显著的特征:奇、特、险、怪


请注意,第一点这里,说的是最显著的特征,不意味着韩愈诗歌只有这个特点。下面看时间情况,小阿蛮再来和大家分享韩愈诗歌的其他特征。


所谓的“奇特险怪”,主要是从艺术创作方面来看,韩愈诗歌创新求异,大胆地采用了前人较少使用的语言、内容、句式、意象。


具体来说:



(1)奇词怪字。


大家来看看韩愈的这首诗,看了之后,就觉得它怪不怪。题目叫:《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这首诗非常长,并且所用字词又极为奇葩,说实话,真的到了无法阅读的地步。篇幅太长,不便全部引用。我只选两段,大家有兴致可以读看看:


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鹍。燖炰煨爊孰飞奔,祝融告休酌卑尊。错陈齐玫辟华园,芙蓉披猖塞鲜繁。千钟万鼓咽耳喧,攒杂啾嚄沸篪埙。


彤幢绛旃紫纛幡,炎官热属朱冠裈。髹其肉皮通䏶臀,颓胸垤腹车掀辕。缇颜靺股豹两鞬,霞车虹靷日毂轓。丹蕤縓盖绯翻㠾,红帷赤幕罗脤膰。


我真的很难相信,如果不是专业的韩愈研究专家,或者是骨灰级的韩愈粉丝,其他普通读者能顺利并且愉快地读完这首诗~~~这一类的韩愈诗,多是从古代经传中去摘取字词来使用,所以极为奇怪、生僻。


(2)奇崛险怪的意象


尤其是韩愈被贬到南方那段时期的诗歌,这个特点就更为明显了。在唐代的时候,南方(现在的广东广西越南)那边还是蛮荒之地,中原读书人见了,惊讶呀,纳闷呀,感到刺激呀等等,都是和以往他们的认知所不同的景象,这样反映到诗歌作品里面,就出现了大量和以往传统不一样的意象的出现。


比如《龙移》这首诗,大家可以来读一下: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像这首诗里面的“蛟龙”、“鱼鳖”这类意象就是此类。


再如《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这首诗里的“蛟龙”、“猩鼯”、“蛇”等等,也都是属于奇崛险怪的意象。



(3)险韵、怪韵


这一点说的是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什么意思呢?就是诗歌要押韵,韩愈呢,就经常用那种不常见的,大家很少用的字来作韵脚,那些生僻字或者难押的韵,韩愈就越喜欢。比如ie,ue这种韵,险韵字就很多。怕怕~~~~~


大家可以来看这首他和孟郊的联句,《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其中韩愈部分:

念初相遭逢,幸免因媒介。祛烦类决痈,惬兴剧爬疥。……小生何足道,积慎如触虿。愔愔抱所诺,翼翼自申戒。圣书空勘读,盗食敢求嘬。惟当骑款段,岂望觌圭玠。……


(4)章法、句式的创新(奇特)


韩愈主张以文为诗,意思是“主张诗歌创作中引进或借用散文的字法、句法、章法和表现手法”。


举例来说,《忽忽》这首诗:

忽忽乎余未知生之为乐也,愿脱去而无因。安得长翮大翼如云生我身,乘风振奋出六合,绝浮尘。死生哀乐两相弃,是非得失付闲人。

大家可以看它的句式,和我们对唐诗整齐、节奏和谐的印象完全不一样,韩愈用了十一、六、十一、七……这样的不工整的句式;另外,开头两句,也是明显的散文写法,是吧?


再如《南山诗》:

……或连若相从,或蹙若相斗。或妥若弭伏,或竦若惊雊。或散若瓦解,或赴若辐凑。或翩若船游,或决若马骤。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或乱若抽笋,或嵲若注(一作炷)灸。或错若绘画,或缭若篆籀。或罗若星离,或蓊若云逗。或浮若波涛,或碎若锄耨。或如贲育伦(秦勇士),赌胜勇前购。……

大家可以数一下,这段诗里面,韩愈用了多少个“或”字、“若”字?这种写法,就相当于散文写作里的排比。


韩愈其他的奇特险怪,还比如虚词入诗,议论入诗等等,都是他在艺术创作方面的追求和创新。尤其议论入诗,对宋代诗歌的影响极为深远。这是题外话,按下不说。



二、韩愈诗歌的其他特征


篇幅关系,这一点只作简单介绍,不展开论述了。


上面说到的韩愈诗歌中“奇特险怪”特征的作品,主要集中在韩愈中期创作的诗歌中。原因有多方面,比如大的社会风气,比如自身的生活遭遇等等;


在韩愈的早期和晚期作品里,则是另外的特点。


早期作品,如《条山苍》、《落叶》等诗,风格就是清远豪迈,接近汉魏诗的风格。晚期作品,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样的诗,风格就是平淡、清新。


总结起来说的话,韩愈的诗歌就是以上三类,其中以奇特险怪这一类被世人讨论的最多;其他两类,气势豪迈的和清新平淡的,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所谓的大家风范说的大概也是如此,他是无所不包,兼容并蓄的,而不是单一、排它的情况。


我是小阿蛮,专注于古代文史的研读和写作,希望能和更多人交朋友。感谢大家的阅读支持。



小阿蛮


韩愈诗歌主要以雄奇险怪、以文为诗著称。

韩愈与孟郊在诗坛上合称为“韩孟诗派”。他们在诗歌创作方面有明确的理论主张,一是“不平则鸣”,既强调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又重视诗歌的抒情功能;二是“笔补造化”,既要有创造性的诗思,又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故而,形成了韩孟诗派奇崛冷怪的总体风格。

一、雄奇险怪的诗风

韩愈最具独创性和代表性的作品,是他那些以雄大气势见长和怪奇意象著称的诗作。

雄大气势:韩愈天生雄强豪放,又倡导“养气说”,增添了敢作敢为、睥睨万物的气概,发而为诗,便气势豪猛,声宏调急。如《石鼓歌》。

又如《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昔寻李愿向盘谷,正见高崖巨壁争开张。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冲风吹破落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这首诗以浩荡凌云的气势开篇,把天上下雨的情景描绘得气势磅礴,充满张力,而且富有想象力。

二、怪奇的意象

韩愈仕途坎坷,其审美情趣呈现出一种怨愤郁躁、情急调变的怪奇特征。他的许多诗喜欢用佶屈聱牙的僻字晦句,奇特险怪的意象,用平常人不用的险韵,有意把诗写得奇崛拗折。如《永贞行》。

《永贞行》:“……湖波连天日相腾,蛮俗生梗瘴疠烝(zhēng),江氛岭祲昏若凝,一蛇两头见未曾?怪鸟鸣唤令人憎,蛊虫群飞夜扑灯,雄虺(huǐ)毒螫(shì)堕股肱(gōng),食中置药肝心崩,左右使令诈难凭,慎勿浪信常兢兢……”

这首诗中写到了一系列的奇蛇、怪鸟、毒虫的意象,读来让人起鸡皮疙瘩,可以看出他的这种诗歌倾向。韩愈有的诗以俗为美,以丑为美。

三、散文化手法

诗歌表现手法上,韩愈也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一是用写赋的方法作诗,铺张罗列,浓彩涂抹,穷形尽相,力尽而后止;二是以文为诗,以议论入诗,即以散文化的章法、句法入诗,融叙述、写景、议论为一体。

《山石》: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诗题为“山石”,但并非咏山石,而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此诗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游览惠林寺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从黄昏至入夜再到黎明的清幽景色,抒发了作者不愿为世俗羁绊的心情。记叙时由黄昏而深夜至天明,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前后照应,耐人寻味。前四句写黄昏到寺之所见,点出初夏景物;“僧言”四句,是写僧人的热情接待;“夜深”二句,写山寺之夜的清幽,留宿的惬意;“天明”六句,写凌晨辞去,一路所见所闻的晨景;“人生”四句,写对山中自然美,人情美的向往。“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靰”是全诗主旨。全诗颇显韩愈“以文为诗”的特色,其突出特点是运用了赋体的“铺采摛文”手法,气势遒劲,风格壮美,素为后人所称道。

《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蹉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此诗写作者听颖师弹琴的感受。这首诗从演奏的开始起笔,到琴声的终止完篇。诗人首先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了音乐形象,然后,诗人又写了音乐效果,以自己当时的坐立不安、泪雨滂沱和冰炭塞肠的深刻感受,说明音乐的感人力量。形象的刻画为效果的描写提供了根据,而效果的描写又反证了形象的刻画的真实可信,二者各尽其妙,交互为用,相得益彰。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因上《谏迎佛骨表》获罪,被贬为潮州刺史,贬官赴任到蓝田,其侄孙韩湘赶来送行。诗人无辜远谪,此时胸中正充满郁愤,又值严冬时节,天雪冰寒,路途艰难,更增添了他内心的感伤和对前途的担忧,所以借韩湘送行,写诗抒发这种复杂的情感。“朝奏”与“夕贬”、“一封”与“八千”,形成强烈的对比,怨愤之情溢于言表。紧接着两句又坦荡地表明心迹,见其无悔且不屈之意。五六两句写景境界雄浑阔大。尾联表示即使暮年远谪,亦不能使他回心转意,在耿介刚直之中,也透露出一丝悲伤哀怨之情。全诗意境深厚,感情强烈,气势纵横顿挫。

四、小结

其实,韩愈笔下也有写得比较自然平时的诗歌,如: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由于韩诗大多数都在刻意求新,致使语意晦涩,对诗材的不加选择导致意象过于丑陋怪诞,大量使用散文化句式和哲理性议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诗歌的节奏美、形象美,历朝历代对韩愈的诗歌创作褒贬不一。


赞之者说他高出老杜,如唐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后序》:“韩吏部诗歌累百首,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揭电,奔腾于天地之间,物状奇怪不得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宋张戒《岁寒堂诗话》:“退之诗,大抵才气有余,故能擒能纵,颠倒崛奇,无施不可。放之则如长江大河,澜翻汹涌,滚滚不穷;收入则藏形匿影,乍出乍没。姿态横生,变怪百出,可喜可愕,可畏可服也。”

清·叶燮《原诗》内篇:“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贬之者说:“韩退之于诗本无所解”(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

从诗歌发展的角度来看,尽管韩愈的诗有缺陷、弊病,但韩愈及其韩孟诗派开一代诗风,标志着唐诗之一大变,不仅在当时影响巨大,对后世尤其是宋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夏阳晢煜


韩愈诗歌以什么著称,为什么?答:韩愈诗歌以深险怪僻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豪放激越,酣畅淋漓。

虽然韩孟诗派是与新乐府运动同时崛起的一个诗派,其代表除韩愈、孟郊外,还有贾岛、卢仝、刘叉等人。他们和白居易等人都不满意大历以来华贵平庸的诗风,而从不同方面来加以突破。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反映人民疾苦、暴露政治弊端,语言浅显平易;韩孟等人则主要通过抒写个人的不幸遭遇来揭示社会的弊病,语言深险怪僻。这两大诗派的共同点是总的目标一致,差别在于诗歌内容与语言风格不同。

韩愈的政治抒情诗反映社会政治的黑暗和自己伤时忧国之情,如《归彭城》、《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也有少数近似白氏讽谕诗的作品,如《华山女》。他还写有不少优秀的山水诗,如《山石》、巜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写春雨、春草,非常精彩。还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还有《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巜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等等。都是千古名句,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韩愈的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他提倡古文运动,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可见其才华和地位在当时之高。行在路上。






行在路上8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中唐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在创作上,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

韩愈的文章,气势宏伟,言简意骇,层理清晰,开辟了古代散文发展的方向,因而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不论散文和诗歌,“鲠言无所忌”,皆以真挚率直,新颖雄奇而见长。这里分两点略言一二:

一,承袭古文,多方兼容。

韩愈的诗歌,以“雄奇怪险”而著称。他把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巧妙地运用于诗歌创作之中,不但增强了诗歌的表达功能,同时也纠正了诗歌创作中出现的平庸之风,赋予诗歌以清奇的灵气,雄健的灵魂。因而,又一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盛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秋灰初吹季月管,日出卯南晖景短。

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

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然云烧树火实骈,金乌下啄赪虬卵。

魂飞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

……

这是一首颇具抒情色彩的游记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新奇古怪,别具特色。在描绘寺院里的柿树时,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难免使人生误,“以为此言乃谕画壁之状”,也就是以为是描绘寺院里常见的神鬼之类的壁画。“此盖言柿熟之状;火伞,赪虬卵,赤气冲融”,原来却是在描写叶果皆红,如火伞般赤火炎炎的柿子树。

这就是韩愈在吸收了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后,巧妙地把它运用于诗歌创作之中的具体表现。

二,养浩然正气,抒万丈情怀。

在诗歌创作上,韩愈一再地强调“养气”,即养浩然之正气,攫自然之灵气,育君子之雄风霸气。抒来才能气势威猛,恰似大河排浪,滔滔不绝;吟出方可声调宏越,宛若江水破堤,一泻千里。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文如其人”,韩愈生性耿直,语不盖义,言不藏拙,因一篇《谏迎佛骨表》而得罪唐宪宗,朝奏夕贬,险被处死,因而一去路途八千。

韩愈一生,仕途多舛,但他依然固守君子节操,身处巅峰而不骄,陷于低谷而不馁,觅得百川之秀,采得千山之灵,酿就一股自然之灵气,终使其文其诗灵气自灿,神韵自生。


黄土情愫


个人认为该问题实际上就是问韩愈诗文的最大特色。

因此,韩愈诗文首先是力求新奇,“以文为诗”,形成诗歌的散文化。这首先表现为韩愈的不少诗从内容到形式,都和散文大致相同。在这些诗中,韩愈不仅大发议论,而且在形式上也脱离了诗歌的轨道。如《南山》一诗,用汉赋的铺张排比手法,极力描写终南山的四时景色变化和各种形状的山势,就是这种表现之一。

其次,题材选择上的不平凡。韩愈的诗,善于捕捉和表现变态百出的形象,气势雄伟,想象丰富。

第三,风格表现为构思和想象的奇特新颖。善于捕捉和表现变态百出的形象,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如《孟东野失子》一诗,本为劝慰孟郊丧子而作,却以寓言形式入诗,说明“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的道理。

第四,以散文句法入诗,便于诗人驰骋笔力,提高诗歌的表现能力。但片面强调,就会模糊诗文的界限,损害诗歌特有的审美特征。韩愈在这方面有过失败,也有不少成功之作。韩诗的散文化还表现为章法、句法的不平常。在遣词造句上喜用奇字、造拗句、押险韵,避熟求生。

总之,韩愈的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因而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开辟了唐朝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的诗力求新奇,极重气势,富有独创能力,以文为诗也成为了韩诗又一亮点,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能力,扩大了诗的情感领域,纠正了大历年以来的平庸诗风。





梅花宝剑2


韩愈,唐朝著名散文家、哲学家、政治家、诗人。

韩愈有众多诗词作品,以揭露现实矛盾、表现个人失意见长。但是,在韩愈创作的所有诗词作品中,最具独创性和代表性的作品,以雄大气势和怪奇意象著称。

下面,我们对韩愈诗词作品的这两大主要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1、以揭露现实矛盾、表现个人得失的诗词作品,与他正直的性格,和在官场屡受打击的经历息息相关

具有这种诗词特点的作品,主要有《归彭城》、《龊龊》、《县斋有怀》等。

以五言古诗《龊龊》为例,我们来分析一下。

龊龊当世士,所忧在饥寒。

但见贱者悲,不闻贵者叹。

大贤事业异,远抱非俗观。

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汍澜。

妖姬坐左右,柔指发哀弹。

酒肴虽日陈,感激宁为欢。

秋阴欺白日,泥潦不少干。

河堤决东郡,老弱随惊湍。

天意固有属,谁能诘其端。

愿辱太守荐,得充谏诤官。

排云叫阊阖,披腹呈琅玕。

致君岂无术,自进诚独难。

这首诗创作于十五年秋,此时韩愈寄身在张建封幕下,渴望受到举荐,得到朝廷重用。但是遭到打压,满腔才学无从施用。

诗中,怜百姓之苦、抒报国之志、陈求荐之意,三者以“河堤决东郡”为主要线索,先言俗士之志,次言“大贤”之事,末言自进之艰难,将韩愈的忧时报国之志与怀才不遇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清代文学家在《读韩记疑》这样评价此诗:读此诗首章八句,襟期宏远,气厚辞严,见公悯恻当世之诚,发于中所不能自已。

2、韩愈最具独创性和代表性的作品,则是那些以雄大气势和怪奇意象著称的诗作

韩愈天生具有一种雄强豪放的资质,性格中充溢着对新鲜奇异、雄奇壮美之事之景之情的追求冲动。

另外,由于在仕途上一再遭受打击,导致韩愈的审美情趣,渐渐呈现出一种怨愤郁躁、情激调变的怪奇特征,诗词风格也向着怪奇一路发展。

这种风格的诗词作品有《宿龙宫滩》、《郴口又赠二首》、《南山》、《龙移》、《岳阳楼别窦司直》、《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等。

以五言律诗《宿龙宫滩》为例,进行分析。

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

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

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

贞元二十一年,唐顺宗李诵即位,大赦天下。韩愈遇赦北上,离开阳山途经龙宫滩时,见其景险奇,触景生情。于是便作了此诗。

在这首诗中,韩愈通过运用“浩浩”、“汤汤”、“激电”、“惊浪”等宏大、险怪的词语,构成了一个雄浑激昂、光怪陆离的意象世界。

这个意象世界,象征的是韩愈曾经含冤被贬,如今遇赦,情绪跌宕的内心世界。

该诗情景相融,浑然一体,主题明朗,语序流畅,是韩愈文学成就最高的诗词之一。

3、总结

韩愈是唐代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虽然韩愈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文章方面,但其诗亦有特色,对后世诗词有较大的影响。叶燮在《原诗》中,评价说“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文华轩


提起韩愈,人们直接想到的肯定是他的文章,《师说》振聋发聩,《马说》深刻生动。而韩愈的诗歌也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他的诗以质朴、宏大、怪和奇著称。


01.先说质朴的韩诗。

最著名的就是这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决胜烟柳满皇都。

准确的描述了早春小雨的特点,用锐利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语言,一首早春的诗跃然纸上,简单质朴、洗尽铅华。还有《南溪始泛》《独钓四首》等诗歌,也是平平淡淡,但是却在平淡和质朴中显露出高远的境界,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02.再说气势宏大的韩诗。

韩愈最具独创性和代表性的作品,则是那些以雄大气势见长的诗作。韩愈天生一种雄强豪放的资质,性格中充溢着对新鲜奇异、雄奇壮美之事之景之情的追求冲动。

他的许多诗,读起来既倔坳不平,又气势奔腾,泥沙俱下,澜翻不穷。同时,他似乎急于想一口气说完所有的话,经常用散文笔法,将心中所想全部写出。后世的诗论家把他这种极富个性和创造性的风格,称为“以文为诗”。代表作品《苦寒》等。

四时各平分,一气不可兼。隆寒夺春序,颛顼固不廉。

太昊弛维纲,畏避但守谦。遂令黄泉下,萌牙夭句尖。

草木不复抽,百味失苦甜。凶飙搅宇宙,铓刃甚割砭。

日月虽云尊,不能活乌蟾。羲和送日出,恇怯频窥觇。

炎帝持祝融,呵嘘不相炎。而我当此时,恩光何由沾。

肌肤生鳞甲,衣被如刀镰。气寒鼻莫嗅,血冻指不拈。

浊醪沸入喉,口角如衔箝。将持匕箸食,触指如排签。

侵炉不觉暖,炽炭屡已添。探汤无所益,何况纩与缣。

虎豹僵穴中,蛟螭死幽潜。荧惑丧缠次,六龙冰脱髯。

03.最后说怪和奇的韩诗。

郑振铎评价韩诗“艰深险瘦”,顾随语评价韩诗“以奇伟胜”。韩愈确实有这种爱好,这源自他的构思巧妙和观察入微,往往一首诗中既有活泼个个性和盎然的生机,又有森森的鬼气和逼人的寒气。但是却不离质朴简单,用最平常的文字,成新奇的诗句。代表作品《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结语:韩诗的风格应该与韩愈的性格相辅相成,他一生用世心甚切,是非观念极强。在诗歌表现手法上,铺张罗列,浓彩涂抹,穷形尽相,力尽而后止。怪怪奇奇,戛戛独造,也是韩愈在诗歌艺术上的主要追求目标。


阅尽千山观沧海


人们常以“奇崛险怪“来评价韩愈及其周围诗人的诗风。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自称昌黎韩愈,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贞元八年(792)中进士后,过了四年才被宣武节度使任命为观察推官,贞元十八年(802)授四门博士,历迁监察御史,因上书言关中灾情被贬为阳山(今属广东)县令,元和初任江陵府法曹参军,国子监博士,后随宰相裴度平淮西之乱,迁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谏宪宗迎佛骨被贬潮州刺史,穆宗时,任国子监祭酒,兵部、吏部侍郎等。有《昌黎先生集》。

在中唐,韩愈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文学家。一方面他有大量杰出的诗文作品,另一方面,他作为文坛诗坛的领袖,广交文友,提携奖掖,不遗余力,在他周围聚集了不少志趣相投,风格相近的文人。他不仅大力称赞比他年长的孟郊,还奖拔比他年轻的贾岛,又鼓励李贺这位天才诗人,并为他因避父讳而不得参加科举而大声疾呼;此外,他还与皇甫湜、卢仝、樊宗师、刘叉、李翱等有密切交往。这样,他与他周围的这些文人便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并以他本人为主将,掀起了一个很有影响的新诗潮。

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一,用晚唐诗论家司空图的话说,就是“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题柳柳州集后》),简单地说,就是以气势见长。大历、贞元以来,诗人局限于抒写个人狭小的伤感与惆怅,他们笔下的自然景物也多染上了这种情感色彩;他们观察细致、体验入微,但想象力不足,气势单薄。而韩愈的诗则以宏大的气魄、丰富的想象,改变了诗坛上的这种纤巧卑弱现象。他的诗大都气势磅礴,如《南山诗》扫描终南山的全貌,春夏秋冬、外势内景,连用五十一个“或”字,把终南山写得奇伟雄壮,气象万千。《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中有四句写瀑布:

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冲风吹破落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

把一处瀑布想象得如横空出世,颇有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意味,而力度则有以过之。又如《忽忽》写对于人生幻变的感受,“安得长翮大翼如云生我身,乘风振奋出六合”,竟然也把这种平常流于哀愁的情绪写得雄壮悲怆。《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描绘一场山火:

……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三光驰隳不复暾,虎熊麋猪逮猴猿,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鹍,燖炰煨爊孰飞奔,祝融告休酌卑尊。……

写得奇奇怪怪,气势逼人。韩愈在写诗时,有意采用了汉赋的铺陈手法,博喻的排比句式和游仙诗的超越现实的想象,在诗中烘托出一种浓烈的气氛和强大的力度。

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二,是有意避开前代的烂熟套数,语言和意象力求奇特、新颖,甚至不避生涩拗口、突兀怪诞。如《永贞行》中“狐鸣枭噪”、“晹睒跳踉”、“火齐磊落”、“盅虫群飞”、“雄虺毒螫”《送无本师归范阳》中“众鬼囚大幽”、“鲸鹏相摩窣”、“奸穷怪变得”这一类描写,以及“夬夬”、“訚訚”、“兀兀”、“喁喁”等叠字,都有些匪夷所思,光怪陆离;过去人们认为可怖的(如“鬼”、“妖”、“阴风”、“毒螫”)、丑陋的(如腹疼肚泄、打呼噜、牙齿脱落)、惨淡的(如荒蛮、死亡、黑暗)事物和景象,在韩愈手里都成了诗的素材,甚至主要以这一类素材构造诗的意境,这无疑引起了诗歌的变革。

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三,是把过去逐渐变得规范整齐、追求节奏和谐、句式工稳的诗歌外在形式加以破坏,使之松动变形。他常常把散文、骈赋的句法引进诗歌,使诗句可长可短、跌宕跳跃、变化多端。像《忽忽》采用十一、六、十一、七、三、七、七的句式,开头就是一句“忽忽乎余未知生之为乐也,愿脱去而无因”完全是散文的句法,却又给人以一声发自肺腑的叹息似的震撼。又如《南山诗》连用五十多个“或”和“若”,如“或连若相从,或蹙若相斗,或妥若弭伏,或竦若惊雊”,在五言古诗中开创了赋体式的长篇排比句法,构成满目琳琅、多姿多彩的风景图。再如《寄卢仝》、《谁氏子》等,则大量在诗句中羼用散文的虚词,如“破屋数间而已矣”、“忽此来告良有以”、“放纵是谁之过欤”、“不从而诛未晚耳”等等,使诗的平稳和谐节奏与意脉发生了曲折变化,令人感到惊讶、陌生,也令人感到新奇而注目。

对韩诗历来也有不同评价,贬斥者说它“虽健美富赡,然终不是诗”(《冷斋夜话》引沈括语),赞扬者说它“曲尽其妙”(欧阳修《六一诗话》),都有各自的道理。公正地说,韩愈无疑是唐代、也是中国古代一个有独特风格的大诗人。他以宏大的气势、丰富的想象、新颖的语言所写的诗歌,表现了一种过去从未曾有过的风格,虽然他着意求变,翻新出奇,但绝不是一味地在语言形式上下功夫,而是既有新的意象、新的形式,又有独特的个性与深入的体验熔铸在其中,所以他的诗常常很有韵味,也很传神,像《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写寺院壁画:

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然云烧树火实骈,金乌下啄赪虬卵。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

虽然写来奇奇怪怪,但也确实传达了壁画惊天地动鬼神的气势,呈露了诗人在壁画前心灵所受到的强烈震撼。又如著名的《山石》一诗,采用一般山水游记散文的叙述顺序,从行至山寺、山寺所见、夜看壁画、铺床吃饭、夜卧所闻、夜卧所见、清晨离寺一直写到下山所见,娓娓道来,让人如历其境。在这一夜到晨的所见所闻中,又选用了色彩浓淡明暗变化的若干图景,错落交叠,如“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写出暮色苍茫中的“暗”;下两句写芭蕉与栀子花,又是暗色中的一“亮”;下写以火把观壁画,是明中有暗;而夜卧无声时“清月出岭光入扉”,又是暗中来明;“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霖”,则是天色蒙蒙亮时的山岚弥漫;

而下接“山红涧碧纷烂漫”,则又豁然一明。这样,就在读者脑际留下了视感极强的连续图景。全诗流畅中见奇崛,有精心的雕琢但又显得很自然。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韩愈诗歌也给后世开启了弊端。一是他逞奇矜博,喜用生僻字和冷涩词,虽有其出奇制胜的效果,但过分使用则会破坏诗歌阅读的连贯性,造成整体意境的割裂支离。像《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的“呀豁疚掊掘”《征蜀联句》的“爇堞熇歊熺,抉门呀拗阎”之类,不仅“徒聱牙馎舌,而实无意义”(赵翼《瓯北诗话》),而且也影响了后世诗人把诗当炫耀奥博的工具而忽视表达情感的功能,形成以学问为诗的陋习。二是由于他太过分地刻意求新,用一些丑恶怪诞的意象,这毕竟与人们长期养成的审美习惯相去太远,有时会引起人的厌恶感。像写拉肚子、写牙齿豁落等,又如写寒冷以“气寒鼻莫齅,血冻指不拈”(《苦寒》),写月亮以“兔入臼藏蛙缩肚,桂树枯枝女闭户”(《昼月》),想象是很奇特,但并不美,这对宋代一些诗人(如梅尧臣)也曾带来不好的影响。三是由于他有意变化句式,好发议论,以文为诗,有时便忽略了诗歌本身的韵味、格律。死守格律固然是作茧自缚,但完全不顾语言的节奏却会使诗失去音乐性的美;诗里不是不能融入哲理议论,但哲理太多,缺乏形象,则会使诗没有诗味。宋代有的诗人“以文为诗”,写得干瘪枯燥,这不能说没有韩愈的影响。

当然,韩愈的诗中也有自然流畅、平易明白的,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但这不是韩诗的主要特色,韩愈诗歌的主要特色就是气势宏大,尚险好奇,瑰丽奇崛,在这一方面,他使唐诗乃至宋以后的诗歌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如叶燮《原诗》所说:

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舜钦)、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皆愈为之发其端。

当时,在韩愈周围有一批诗人,除了张籍与他们诗风不同外,其他如卢仝、樊宗师、皇甫湜,刘叉、贾岛、李贺等,都在诗歌语言、形式、风格上与韩愈、孟郊有一定的相同或相近之处,他们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在当时颇有影响。其中除贾岛开晚唐之风、李贺独树一帜外,卢仝、樊宗师、皇甫湜、刘叉等人的诗都是以怪异艰涩著称的。卢仝的诗,句式参差,好像古文,而想象比喻又怪怪奇奇。如《观放鱼歌》中有“故仁人用心,刺史尽合符,昔鲁公观棠距箴,遂被孔子贬而书”等等,完全不像诗歌;《月蚀诗》想象尧帝决水沃九日,使“万国赤子鱡鱡生鱼头”,《与马异结交诗》想象女娲补天,说是“补了三日不肯归婿家,走向日中放老鸦,月里栽桂养虾蟆”,都是很怪特的。虽然卢仝有的想象颇有味,如《月蚀诗》写夜色“天色绀滑凝不流,冰光交贯寒朣胧”;有的诗句也很生动,如《白鹭鸶》写鹭鸶捕食“翘足沙头不得时,傍人不知谓闲立”,但是他更主要的是把韩愈那种以文为诗、艰深晦涩、怪异诡谲的弊病推向了极端。另一位樊宗师,则更是艰深晦涩的代表。据说他原有七百六十九篇诗作,但最后只存世一篇《蜀绵州越王楼诗》。诗还勉强可以读通,那序文古往今来几乎无人读通,更谈不上欣赏了。皇甫湜所擅长的是古文而不是诗。从他仅存的几首诗来看,《题浯溪石》、《出世篇》的文字都如散文,缺乏节奏感。刘叉的诗很像韩愈,传说他曾把《冰柱》、《雪车》呈给韩愈看,这两首诗句式就长短不一,想象也很奇特。如《冰柱》一开始就是五、七、八、五、五、四、六字句,在想象冰雪景观时,写道:

始疑玉龙下界来人世,齐向茅檐布爪牙,又疑汉高帝西方来斩蛇,人不识,谁为当风杖莫邪。

比上述几个诗人都稍好些。他在《答孟东野》中写道:“酸寒孟夫子,苦爱老叉诗,生涩有百篇,谓是琼瑶辞。”自称“生涩”,这倒是符合他的诗风的。在这些诗人中,他算是较有成就的,像下面这首《偶书》,就写得豪迈雄健而不晦涩: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在韩愈周围诗人中,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诗人之一是贾岛。

贾岛(779—843)字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早年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应进士试,但一直未中。做过长江主簿、普州司仓参军等低级官职。有《长江集》。

贾岛有两个故事。一是他曾在京城骑驴苦吟,为琢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不觉冲撞了韩愈的节仗队伍。这当然是传说,却说明了贾岛爱好苦吟的习惯。在《送无可上人》诗中“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下,他特意作注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若不赏,归卧故山秋。”更说明他作诗是极用心刻苦的。二是据说他屡试不中,因而写了几首愤激的讽刺诗,如《病蝉》说病蝉“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但“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对怀才不遇大发感慨并讥斥当权者不公,结果在考试时被主司指为“挠扰贡院”而逐出,并落了个举场“十恶”的坏名声(何光远《鉴戒录》)。这也是传说之事,但他一辈子很不得志却是事实,所以张籍《赠贾岛》以“拄杖傍田寻野菜,封书乞米趁朝炊”这样的诗句来描绘他的潦倒。

因此,苦吟与苦境,是形成他诗歌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两大原因。

贫困不得志,使他的诗时时透出一种萧瑟之气来,悲愁苦闷之辞比比皆是。像《朝饥》叹无烟无米,《斋中》怨“所餐类病马,动影似移狱”,《下第》叹“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都显得很衰飒。又如《上谷旅夜》:

世难那堪恨族游,龙钟更是对穷秋。故园千里数行泪,邻杵一声终夜愁。月到寒窗空皓晶,风翻落叶更飕飀。此心不向常人说,倚识平津万户侯。

一首诗,连用了“恨”、“穷”、“泪”、“愁”和“龙钟”、“寒窗”、“落叶”、“飕飀”,给人的感觉只是一派衰飒愁闷。

另一方面,他毕竟当过和尚,当和尚就得在清寒的生活中保持空寂宁静的心灵境界,并以此为高雅,不宜过分怨怼讥讽。所以,贾岛的诗在叹息愁穷困顿之余,又不免要寻找精神的寄托与安慰,于是要借山水来顾影自怜;而这山水林泉在他悲愁的主观心境的投射观照中,也变得寂寞、衰飒与清冷。诸如“几蜩嘿凉叶,数蛩思阴壁”(《感秋》),“柴门掩寒雨,虫响出秋蔬”(《酬姚少府》),“空巢霜叶落,疏牖水萤穿”(《旅游》)。残叶枯木、孤蝉寒蛩、落日黄昏,这些意象表现了贾岛凄清的内心世界,也构成了他的诗歌的衰飒境界。当然,贾岛也有像《剑客》那样显示豪气的诗,但那是极少数。

苦吟决定了他诗歌的第二个特点,即对语言、形式的讲究。贾岛是受韩愈赏识的诗人,在这一点上他们有共通之处;

但贾岛努力的方向和韩愈不同,他有些像大历、贞元诗人,主要是在定型的格律形式内精雕细琢,尤其喜欢写五言律诗。他总是极细心地在有限的格律形式内安排最能表现内在情感与外在景色合一的意象,并精心选择具有音声、色彩、情感效果的动词或形容词,来构成对仗工巧、韵律和谐的诗句。韩愈曾称赞贾岛的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相对韩愈一派的怪异诗风而言,可以说是如此。但严格地说,贾岛的诗还是有尖新奇巧的特点,只是锤炼得妥帖,不显得那末生硬。在他的笔下,五言律诗有了新的发展,在意象的选用、节奏的安排等方面,都不再有粗糙的成份;尤其中间对仗的两联,更成为精心锤炼的重点,总是力图写得精巧而优美。这一点,比大历、贞元诗人更高明了些。如贾岛自己感叹“两句三年得”的诗句: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前一句五字中写了茕茕孑立的孤独者、清澈的潭水及潭水中映出的身影,在形影相吊的意境中给人以一种寂寞感;后一句五字中则写了人的疲惫,而疲惫的孤独者倚树小憩,又在寂寞之中增添了无家可依的气氛。两句对偶工巧,经过苦思冥想而又显得比较自然。又如以“推敲“闻名的《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全诗写来幽冷清寂。中四句的动词用得尤其精巧,颔联的“宿”与“敲”在第二字,颈联的“分”与“动”在第三字,错落开来,使节奏有了变化;而一联中一动一静、一虚一实的搭配,也使感觉有一种起伏。尤其是“敲”字的使用,不在意时会觉得平淡,但与鸟宿树上的静态相配,一静一响、一暗一明,这“敲”字就很有味道,比起“推”字来,不仅突出了夜深人静时清脆的叩门声,还暗示了对前句出现的宿鸟的惊动,更增添夜的静谧感。

苏轼曾用一个“瘦”字评价贾岛(《祭柳子玉文》)。所谓“瘦”,在形式上来说,是拘谨而不开阖;在气势上来讲,是收敛而不恣肆;在美感上来讲,是清寒而不瑰丽;在内容上来讲,是狭窄而不宽广。

说到贾岛,就应该提到姚合,他们都是中唐诗风向晚唐诗风转化中的枢纽人物,后人常以“姚贾”并称。

姚合(约775—约846),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曾任武功主簿,所以人称“姚武功”,其实他后来还当过金州、杭州的刺史和秘书少监等高职。有《姚少监诗集》。

姚合编过一本《极玄集》,选了王维、祖咏及大历、贞元诗人、诗僧的一些诗,并称他们都是“诗家射雕手”。他自己的诗作也正是继承了王维、大历十才子及一些诗僧的家数,以清幽淡远的内容和精巧工细的语言及格式化的五律为特色的。如他的《闲居遣怀》十首,写的是一种闲恬的生活情趣,“优游随本性,甘被弃慵疏”(其四),“世间多少事,无事可关心”(其五),“野性多疏惰,幽栖更称情”(其八),看来仰慕的是随分安乐的情怀;《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写的是对当官入仕的满不在乎,“微官如马足,只是在泥涂”(其三),“养生宜县僻,说品喜官微”(其二十二),看来厌恶的是世间的俗务。所以他诗中的景,多是恬淡清静的小景;笔下的人,多是闲适萧散的人,诸如“漏声林下静,萤色月中微”(《寄友人》),“秋灯照树色,寒雨落池声”(《武功县中作》其十六),“晓来山鸟散,雨过杏花稀。天远云空积,溪深水自微”(《山中述怀》)。

但是,他心里依然想着利禄爵位,满肚子牢骚,如《送王求》中说:“我身与子同,日被饥寒迫。侧望卿相门,难入坚如石。”可见他还是不能真正淡泊的。在他与贾岛的寄赠酬唱中,也你应我和,大叹苦经,如“家贫唯我并,诗好复谁知”(《寄贾岛》),“衣巾半僧施,蔬药常自拾。凛凛寝席单,翳翳灶烟湿。颓篱里人度,败壁邻灯入”(《寄贾岛浪仙》),于是,诗中常常带着一重伤感、悲愁。这种真实的伤感悲愁和极力追求的闲恬平和,映射到山水意象中,构成了姚合诗歌的两个主调。

贾岛、姚合的诗歌,已经偏离了元和时代韩愈等人力图以新气格、新意象、新形式改造诗风的主流诗潮,在内容上走向了抒发个人的孤寂凄清心境、表现闲适淡泊情趣的狭窄道路,在艺术上走向了以五言律体为主,迁就格律并且偏重中两联字句的工巧、精警、清丽的狭窄道路。这种诗风影响了晚唐甚至宋代的不少诗人。

在韩愈周围的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是个早熟的天才,也是个不幸的诗人。《新唐书》说他“系出郑王后”,算是皇家宗室,但谱系已远,沾不上皇恩了。他父亲当过县令,而他却由于父名“晋肃”,与“进士”谐音,便不能参加进士考试,只当上个从九品的奉礼郎,二十七岁就怏怏而死。有《李长吉歌诗》。

李贺仕途不顺,但很早便在诗坛扬名。传说宪宗元和二年(807),十八岁的李贺以一首《雁门太守行》使大诗人韩愈刮目相看(见张固《幽闲鼓吹》),诗如下: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中色彩瑰丽而不凝滞,气势悲壮而不衰凉,节奏沉郁而不纷乱,无怪乎韩愈一见而惊起,大为赞赏。

早熟的天赋曾使李贺心中充满浪漫的理想,《南园》诗中说: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可是,冷酷的现实却给他一次次打击,使李贺的理想被击得粉碎,心头充满悲凉。《赠陈商》中说:“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因此,浪漫的理想和困顿的现实之间的冲突,使李贺心中充满忧郁,这种忧郁又转化为一种深沉的生命意识。人生短促,光阴易逝,乃是诗歌的一大主题,李贺羸弱多病,对这一主题便尤其敏感。怀才不遇,是诗歌的又一主题,谁的理想与现实条件之间的差距越大,谁的痛苦就越深。而人在现实中屡遭挫折之后,又会更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短促、时光易逝的悲哀。因而这生命与理想的两重主题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李贺诗的主旋律,他常把对生命与理想的忧郁和痛苦放在心中反复咀嚼,写在诗中,如《秋来》: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这种忧郁与激愤的情绪,渗透了李贺的大部分诗歌。

李贺有时把解脱痛苦的希望寄托在虚无飘渺的神鬼世界,著名的《天上谣》、《梦天》及《瑶华乐》、《上云乐》中,都曾描绘了他心中虚构的欢乐、神奇、美丽的世界。但当他面对现实,睁开眼睛时,他更多地看到了丑恶、黑暗。这现实世界中有贪官污吏的横行暴敛、横行霸道,如《感讽五首》之一写到县官逼迫越妇纳绢;有统治者奢侈淫佚而劳动者饥寒苦辛的不平,如《老夫采玉歌》写到为统治者采玉的老人的心境与遭遇,等等。而他更多的是从自己坎坷的命运中感到世界的冷漠、残酷,他心中这个世界天昏地暗:“天迷迷,地密密。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兰客。……毒虬相视振金环,狻猊猰猘吐馋涎。”

(《公无出门》)就连山水自然也是阴森森的,他所看到的,是枯死的兰花芙蓉,是衰老的鱼马兔鸦,是残败的虹霓露珠,是朽腐的桐桂竹柏。“老景沉重无惊飞,堕红残萼暗参差”,“离宫散萤天似水,竹黄池冷芙蓉死”(《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所以在他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青年诗人在命运面前的痛苦心灵。从个人命运出发,感受、体验和对抗自然与社会对人的压抑,是李贺诗的主要内容。

与韩愈一样,李贺是最富于想象力的,但两者之间又有明显不同。韩愈的想象光怪陆离,富丽华瞻,但以人力追求的痕迹很明显,而李贺的想象,更近于一种病态的天才的幻想,是常人的思维很难进入的。正如杜牧所说,“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李长吉歌诗叙》),这种奇异乃至荒诞的想象就构成了李贺诗的第一个艺术特点。在他的诗中,曾想象时间是一种太阳的飞光,而太阳是衔烛龙拉着奔跑的,把龙杀死,时间就会凝固(《苦昼短》);而太阳是一个透明的玻璃体,敲起来会发出玻璃声(《秦王饮酒》);月亮像个车轮,轧过露珠遍布的草地会发出雾蒙蒙的柔光(《梦天》);他还能想象铜铸的人与驼会流泪,泪水像铅汁般沉重(《金铜仙人辞汉歌》及《铜驼悲》);瘦马的骨是铜的,敲一敲会发出金属声(《马诗》);鬼魂能点灯,而这灯则是漆般的光亮(《南山田中行》);而从箜篌声他能联想到昆山玉碎、凤凰鸣叫、芙蓉泣露、石破天惊,感觉这乐声能使空山凝云、江娥悲泣、老鱼跳波、瘦蛟飞舞(《李凭箜篌引》)。

也与韩愈一样,李贺极注意语言、意象的新颖,这是他的诗歌艺术的第二个特点。据说他作诗呕心沥血,他母亲因此而叹息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李商隐《李长吉小传》)但同样是辞必己出,决不蹈袭前人,韩愈多用古字、生僻字,李贺则用不寻常的组合来取得特殊效果;韩愈诗的意象给人以力量的震撼,李贺则给人以心理的刺激。抑郁、痛苦的心境,使李贺搜寻新颖意象时,多偏重于枯寂幽僻的一类,“老”、“死”、“瘦”、“枯”、“硬”这种语汇是他常用的。

然而李贺又是一个生命欲望极其强烈的诗人,他并不喜欢纯粹的空寂落寞,而是在荒凉中追寻斑斓的色彩,在死寂中表现生命的活动。于是,浓暗与艳丽、衰残与惊耸、幽冷与华美,共同构成了李贺诗歌意象的特殊美感。如“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神弦曲》),“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溪晚凉》),这样的句子在李贺诗中比比皆是。再录一首完整的《南山田中行》为例: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这种丰富奇特的想象与意象构成了李贺诗的主要素材,而李贺又以飘忽不定,跳跃跌宕的思路把它们串在一起。构思的跳跃性极大,是李贺诗歌艺术的第三个特点。常人的思路是连续而有脉络可寻的,而李贺诗却呈现出奇特的艺术思维特征。他的诗中意绪变化无端,时而低沉,时而亢奋,忽而上天,忽而入地,反差格外大。如《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二月》,前七句写仲春二月,花开草长,燕语喃呢,津头舞女长裙飘飞,末两句却转为凄厉之调:“津头送别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天上谣》前十句写天上之乐,末两句突然一声长叹,又回到地上:“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虚幻的乐被现实的悲一下子打得烟消云散。再如《浩歌》,第一、二句写山谷平、海水移,第三、四句转写在王母桃花千度开落间,即使神仙也足够死上几回,五、六句又转来写人间游乐、风光明媚,第七到十句写筝人劝酒,说人未生时哪里知道此身为何物,不必借酒浇愁,人生本来就没有定数,第十一、十二句写慧眼识英雄的平原君令人怀想不已,十三、十四句再感叹时光流驶,人生易老,最后两句又转而高昂,勉励自己不要烦恼、不要蹉跎岁月,一事无成。两句两句之间似断似连,跳跃跌宕,但整首诗又呈现出一种心境,即感叹岁华变迁、哀怨人生不得意和希冀能实现理想这双重主题在心中矛盾地扭结着。这种跳跃拼合的方式与贯穿流畅的方式比起来,更有一番风味。

以上三个特点又可以归结为一个总的特点,即李贺的诗较前人更注重表现内心的情绪、感觉乃至幻觉,而忽视客观事物的固有特征和理性逻辑,打乱了人们所习惯的思维程式。

由此,他给中国诗歌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当然,李贺的诗也有其缺陷,一是有些诗写得晦涩零乱,令人捉摸不清它的内涵;二是由于诗人往往沉湎在个人狭窄、扭曲的心境中,诗歌情绪因此显得低沉阴暗,缺乏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从贞元后期孟郊、韩愈在诗坛上掀起新诗潮起,到大和年间,韩愈及其周围的诗人从诗的语言、内容、风格、体式等各方面进行创新,使中唐诗坛呈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但唐帝国的繁盛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一群诗人又大多遭遇坎坷,在社会中感受到沉重的压抑,他们的心态、情感往往显得扭曲甚至是变态。他们的诗在表现个人内心世界方面是丰富而敏感的,却不可能再具有盛唐诗歌那种自然、开朗、宏放、刚健的气象。在语言与形式的创新上,他们走的是矫激的偏锋,有意立异,从险怪、瑰奇、生涩等方向上变旧求新,这既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传统,也留下了一系列弊病,这尤其表现在以文为诗、以学问为诗的倾向上。但不管怎样说,这些诗人(特别是韩愈和李贺)所显示出的对于艺术独创性的热烈追求和他们的创造才能,是首先值得肯定的。





刘三辰


韩愈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辈都曾在朝或地方为官,三岁丧父,由其兄韩会抚养成人,他从小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七岁言出成文,参加过4次进士考试,终于登进士第,然后又4次参加吏部考试,终于通过铨选,成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后晋升为监察御史,虽一度被贬为县令,后又任袁州刺史(今江西宜春)通过政绩显著,最后官至人事部副部长和国防部副部长,死后还获赠礼部尚书(教育部长),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韩文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文,而不是诗。但其诗亦有特色,为一代大家,对后代有较大影响。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他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能力,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平庸诗风。在诗歌表现手法上,他也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用写赋的方法作诗,铺张罗列,浓彩涂抹,穷形尽相,气豪势猛,宛如江河破堤,一泻千里,痛快淋漓!

尤其在降职贬官的时候,他的诗更显忠心耿耿,催人泪下。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此诗使人一咏难忘,脍炙人口,肃然起敬: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