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中感染控制

據CDC估計,美國每年約有170萬例院內感染,造成每年99000人死亡。除併發症和死亡外,每年還因此耗費數十億美元。

麻醉手術室內的感染控制

(一)感染傳播方式

1. 接觸:與被寄居者、活躍感染者、宿主或汙染物接觸是手術室內最常見的傳播途徑。

2. 體液(血液、尿液、腦脊液):是一種經黏膜表面或完整性破壞的皮膚屏障侵入的傳播方式。

3. 飛沫傳播:是通過懸浮於較大液態飛沫中的感染顆粒傳播,可在咳嗽或噴嚏時產生並短距離播散。

4. 空氣傳播:與飛沫傳播類似,區別在於這些顆粒足夠小,可一直懸浮於空氣中並隨著氣流播散。

(二)標準或常規預防措施

1. 手衛生:一直是預防院內感染唯一最重要的方法。基本手衛生要求在與任何病人及病人相鄰設備接觸的前後都應使用醇類手消毒劑。

2. 個人防護裝備:包括手套、長衣、口罩、護目鏡和護面罩,這些物品應易於獲取。在可能與體液接觸的任何時候均應戴手套,並在特定的預防要求時進行額外防護。

3. 合適的手術室著裝:包括不穿出手術室的乾淨小衣、蓋住所有毛髮的帽子、口罩和手術室專用的不露趾鞋,以避免感染傳播。

(三)特殊預防措施

這裡是針對特定病原體及其傳播方式的必要措施。

1. 接觸預防:適用於攜帶可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的病原體的患者。最常見的微生物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 和耐萬古黴素腸球菌(VRE)。VRE 直腸拭子與MRSA 鼻拭子的常規篩查可增加被寄居病人的確診,從而篩查出更多需接觸預防的病人。

(1)手套和長衣:應在進入病人病房前穿戴,離開時脫掉。

(2)醇類洗手液:應在穿長衣與戴手套前及脫掉長衣與手套後的即刻使用。

(3)運送:應在必須與病人直接接觸時穿長衣和戴手套。

(4)醫療記錄:應放於病房外並放在塑料袋內運送。

(5)接觸預防措施的終止:因醫院與微生物的種類而異。經典標準包括停用抗生素至少48h、如果可行則感染部位的培養陰性及常見寄居部位(MRSA-鼻,VRE-直腸)不同日期的三次培養陰性。

2. 附加接觸預防:是針對已知或懷疑感染芽孢形成或乙醇抵抗的微生物的病人,可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最常見的是艱難梭菌。除標準接觸預防外,在脫掉手套和長衣後必須用水和肥皂洗手。這些預防措施可以在適當的抗生素療程結束及症狀緩解後終止。

3. 嚴格接觸預防:是針對感染或寄居萬古黴素敏感性降低(萬古黴素中度敏感)的金黃色葡萄球菌(VISA)或萬古黴素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VRSA)的病人。除附加接觸預防外,病人應由專職人員護理,僅在必要時運送。病人出院、轉運至另一個機構或終止嚴格接觸預防時必須聯繫當地衛生部門。

4. 飛沫預防:是針對已知或懷疑感染經呼吸道較大飛沫傳播的微生物的患者。最常見的微生物/疾病包括腦膜炎球菌性腦膜炎、支原體肺炎和流感。

(1)一次性外科口罩:在距離病人3ft(1ft=0.3048m)內應佩戴,離開病房後應立即丟棄。丟棄口罩後應完成手衛生。

(2)運送:要求病人佩戴外科口罩。

5. 空氣播散預防:是針對已知或懷疑感染可一直懸浮於空氣中並隨氣流播散的微生物的病人。最常見的疾病包括肺結核和水痘。

(1)N95 呼吸防護口罩:無論何時在病人病房均應佩戴。是需要密閉性測試並在使用前培訓的特殊口罩。

(2)要求負壓隔離病房,並應保持房門關閉。

(3)運送:要求病人佩戴外科口罩,直接護理人員佩戴N95 呼吸防護口罩。

麻醉中感染控制

避免麻醉相關感染併發症

1. 外周靜脈導管:應在批准使用的消毒液(麻省總醫院為70%異丙醇、聚維酮碘或2%氯己定/70%異丙醇)消毒穿刺部位後置入,並覆以透明密閉敷料。

2. 嚴格無菌技術:包括部位消毒、無菌單、口罩和無菌手套,在硬膜外、鞘內、動脈置管及外周神經阻滯的有創操作中應執行。

3. 中心靜脈導管(CVC):是可避免的潛在院內感染的主要來源。最常見的靜脈置管部位是股靜脈、頸內靜脈和鎖骨下靜脈。傳統觀點認為股靜脈置管最易汙染,而鎖骨下靜脈置管最潔淨,但是近期研究指出相比於部位選擇,置管的無菌技術與每日評估更為重要。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行感染(CLABSI)是併發症與醫療護理費用的主要源頭。原因包括穿刺部位的皮膚菌落感染、輸液或導管接頭汙染及遠處部位種植。急診置入、留置時間延長、用於全腸外營養及管腔數量增多可使CLABSI 風險增加。最常見的病原體是細菌,包括葡萄球菌、鏈球菌菌屬和念珠菌菌屬。

(1)放置與每日護理指導方案可降低CLABSI 風險。在放置過程中使用核查表並設專門監管人員以確保嚴格無菌技術,包括病人完全無菌單覆蓋、無菌操作(手部準備、無菌長衣、手套、口罩)及適合的敷料。使用每日護理核查表以確保穿刺部位皮膚完整、透明密閉敷料維護及中心靜脈通路必要性與移除適合時機的持續評估。CVC 的常規更換不具有任何臨床益處。

(2)CLABSI 診斷:可表現為嚴重程度不同的局部感染徵象至感染性休克,依據臨床表現並聯合實驗室培養結果進行診斷。血、痰和尿培養及如果可行的創口培養應在抗生素開始使用前獲取。如果需要進一步證實,應進行外周血和CVC 血的同步定量血培養。CVC 培養菌落計數的5~10 倍增高可支持CLABSI 診斷。

(3)CLABSI 治療:CVC 應當移除並在新部位再次放置。通過導絲更換導管被越來越多的認為是欠佳的處理技術。抗生素經驗治療是合適的,並在革蘭氏染色和培養數據一經得到後更換為窄譜抗生素。非複雜性CLABSI 的經典抗生素療程是7~14d,但是真菌感染與免疫功能受損的宿主可能需要更長的療程。

4. 吸入性肺炎:是由於口咽或胃內容物誤吸所致的潛在致死性麻醉感染併發症,可發生在未建立氣道保護的任何時刻。

(1)吸入性肺炎實際上是感染性病因,而吸入性無菌肺炎是一種非感染性化學性肺炎。二者的鑑別診斷難度較大,因此不是所有吸入事件都應反射性的開始抗生素治療。

(2)誤吸的危險因素:包括急診手術、麻醉誘導前禁食水時間不夠、妊娠、胃輕癱或其他功能性梗阻、腸梗阻及嚴重的胃食管反流。

(3)吸入性肺炎的危險因素:包括大量誤吸、吸入低pH 內容物、吸入顆粒物、免疫功能受損狀態及分泌物存在已知微生物寄居。

(4)治療:吸入性肺炎的治療應針對最常見的細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厭氧菌。肺炎在48h 內沒有好轉可使用廣譜抗生素。一旦有呼吸道革蘭染色與培養結果作為依據應更換為窄譜抗生素。

5. 輸血相關感染:已由於對所有捐獻血製品日益嚴格的檢測方法而減少。適當限制輸血指徵可降低輸血的次數和數量,從而更加降低相關感染髮生率。

6. 圍手術期抗生素應用適應證包括活動性感染持續治療的延續;預防手術部位感染,手術切口依據感染風險分級,有助於指導抗生素治療;預防心內膜炎。

麻醉中感染控制

本文摘自王俊科、馬虹、張鐵錚主譯《麻省總醫院臨床麻醉手冊》(第9版)。


麻醉中感染控制

科學出版社賽醫學(sci_med)

科學出版社醫藥衛生分社訂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