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亏近亿元,去年调整后净赚1.1亿元,慧择如何“逆袭”

两年前亏近亿元,去年调整后净赚1.1亿元,慧择如何“逆袭”

4月24日,“保险电商第一股”慧择(HUIZ.US)发布2019年经审计年度报告。在疫情导致整体经济环境低迷和中概股遭遇“信任”危机的大背景下,慧择保险却取得了亮眼的业绩,从保费规模、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业绩指标来看,依靠长期寿险和健康保险,慧择实现了大幅增长,但相关成本费用的支出也较高。从未来业绩增长潜力来看,慧择仍需在研发、产品上发力。


01

业绩对比

从保费总额来看,数据显示,慧择2019年全年保费总额20.14亿元,其中,长期寿险和健康保险保费约占保费总额的87.4%。2018年全年保费仅为9.41亿元,2019年保费同比增长高达114.1%。


营业收入方面,慧择2019全年营收9.93亿元,2018年全年营收为5.09亿元,同比增长95.2%。


净利润方面,2019年全年经调整后Non-GAAP净利润达到1.1亿人民币,2018年为0.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65.1%。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慧择净亏损9704万元,在2018年实现扭亏为盈后,2019年则实现了大幅增长。


整体业绩来看,无论是保费总额还是营收、净利润,慧择均实现了高速增长。慧择年报给出的理由是,长期寿险和健康保险是慧择业绩的最有力增长点。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2年起,慧择就已开始试水互联网长期险销售,并押注长期险,同年1月,慧择平台上重疾险、人寿险正式上线,采用网上预约+电话投保+线下配送的模式。2017年慧择的长期险保单数量开始爆发性的增长。


数据显示,2019年其净利润的飙涨最主要源于上述险种保费的快速增长。而2019年慧择实现的20亿元保费收入中,长期寿险和健康保险保费约占到87.4%。数据显示,2017—2019年,其长期寿险业务以及健康险业务佣金收入占比在不断提升,分别约为五成、七成以及九成。


2019年,慧择长期寿险和健康保险贡献营业收入为7.6亿元,2018年为3.4亿元,同比增长123.5%。在人寿与健康保险产品类别中,慧择于2019年10月扩大了年金保险产品的销售规模,四季度达成的年金保险产品保费为人民币1.8亿元,占总寿险和健康保险产品保费29.2%。


从成本来看,慧择则有一定的隐忧。从收入结构来看,慧择保险的营业收入主要是依靠经纪收入,2018年经纪收入占总收入比为99%,2019年为98.9%。对于慧择这个“中间商”平台来说,经纪收入需要不断获得新用户,而这会抬升流量端的获客成本。其年报的风险因素中也同样提到,通过吸引新客户并进一步开发保险产品和服务以及提高品牌知名度,会使得其运营成本和费用增加。


数据显示,2019年慧择总经营成本和费用增长了104.9%,从2018年的人民币4.84亿元增至2019年的9.9亿元。


营业成本来看,慧择的营业成本从2018年的3.164亿元大幅增长99%至2019年的6.295亿元,年报显示,这部分支出主要是用于提升用户流量的费用上。2019年,慧择销售费用为1.65亿元,2018年销售费用为0.95亿元,同比增幅达73.7%。


02

增长“硬实力”对比


研发投入

数据显示,2019年慧择增加了研发投入,人员方面,研发(R&D)员工数目171人,同比增长74.49%;总员工数目1160人,同比增长51.44%,研发人员人数增长较多。


从研发费用来看,2019年慧择研发费用为3383.1万元,2018年为2494.4万元,同比增长35.7%。


慧择表示,为了客户转化效率提高,将专注投资于技术,尤其是在数据分析方面,继续加强大数据在用户需求洞察和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同时加大智能核保、智能理赔、智能客服的应用,并对区块链和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落地场景保持关注,以进一步提高慧择在客户转化、风险管理、市场营销和运营效率方面的能力。


用户增长

用户增长是慧择以经纪佣金为主要收入模式的基石。2019年,平台累计投保人用户630万人,2018年为530万,2017年为370万,2019年的增长幅度相比2018年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2019年慧择平台累计630万投保人用户中,平均年龄为30岁,一般为中产白领阶级人群。


慧择表示,这些客户粘性高,随着年轻客户的成熟,客户存留在平台的服务周期长,提供长期促活及复购产品机会,巨大的潜在生命周期价值有待深挖。且未来将加速扩大客户量,利用成功IPO 所提升的品牌知名度来提高C端的获客能力,并进一步扩大与用户流量渠道的合作伙伴关系。


保险产品开发

数据显示,慧择对寿险和健康保险产品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截止2019年底,慧择累计与超过68家保险公司进行了合作,通过其平台向消费者提供了1200多种保险产品。截止2019年,慧择与保险公司共同设计开发了7款寿险产品,其中5款产品进入互联网长期寿险销售前10名。


据其招股书披露,2018年,慧择保险与保险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开发的寿险产品保费1.139亿元人民币,占其平台同期销售寿险产品第一年保费的24.5%。而2019年这一数字大幅增加,截至2019年9月30日,慧择与保险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和开发的人寿和健康保险产品第一年保费为人民币4.564亿元,占人寿和健康第一年保费超过一半,高达52.8%。


慧择方面在其增长战略上指出,计划在特定的战略地点部署服务中心,提高客户参与度,并提供更多种类、层次更为丰富的保险产品和服务,这将进一步提升慧择为客户提供的生命周期价值。


保契锐评


“瑞幸咖啡事件”之后,“中概股”的含金量不断被质疑。


头顶保险电商第一股的光环,慧择是当之无愧的保险业“中概股”明星企业,其上市后首年年报也确实靓丽。


毕竟,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公众保险意识的觉醒,2019年行业各主体业绩均呈回暖迹象,慧择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应在情理之中。


数据最客观,你所有的付出和回报一目了然;


与之相对的则是,数据也最善变,调整前后可“一去千里”。


但保险业与快消品行业不同,保险是需深耕客户信任、陪伴消费者终身的行业,一定程度上,数据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但反观产品快速复制迭代的快消业,数据即流量,流量之下一切皆有可能。


故而,虽同为“中概股”,但慧择的含金量应远高于瑞幸。


慧择发布年报的次日,瑞幸咖啡被曝已被接管,缘起依然是数据失真。


作为吃瓜人,公众期待监管层尽快公布瑞幸事件的前因后果,但保契却更期待慧择在探索保险电商发展之路上披荆斩棘,持续为公众提供更便捷的保险服务、更丰富的保险产品,为行业贡献更优的创新模式。


总之,观察任何商业行为,数据都是个好东西,时间会给出最公正的校验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