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有故事有温度的人物新闻

一篇有故事有温度的人物新闻

刘荣庆

闷在家里的人,遇到吸人眼球的图片,便会产生强烈阅读兴趣。3月7日,看了新华社发的一组八幅学生在疫情中借网络上课的图片新闻,灵感油然而生,我连续给每幅图各配一首诗,刊发于《秦风周刊》2020年第19期第2辑《配图八咏||学生抗疫为报国》。在阅读三秦都市报时,我在其头版看到似曾相识的新闻图片,在山野的茅草中间,一个女子在露天临时小桌(收纳箱)上放着打开的笔记本电脑,戴了口罩书写着。

此人名王媛,西安翻译学院翻译研修学院英语教师。其新闻事实首发于校园官网。西翻学院网络信息处、后勤集团联系中国移动长安分公司,经与麻城当地分公司联系,多家单位派员逆行,实地勘察调试,解决了王媛上网授课难题。39岁的教师王媛“寻网记”,经西翻校园官网披露后,三秦都市报记者追踪采访。于3月4日版心与内页刊发图文详报。该报媒体、西部网同时报道,新华网同日从武汉发了配图的200余字新闻。襄阳资讯3月23日亦于报道。

三秦都市报《每天在山坡上坐3小时以上 只为给学生上课》的人物消息,用朴素平实的笔调叙述故事本末:疫情将学生阻隔于各自家,春节过后仍不能复学。西安翻译学院于2月24日开始线上复课,而春节前,王媛和丈夫一起回到婆家(位于湖北麻城的小村庄里)过年。疫情暴发,当地作为疫情重灾区,人员流动受管控。王媛备好课件,因其地信号不好,无法进行网络直播。无奈之下,王媛和丈夫走出家门寻找信号。

新闻用王媛引语介绍她的“特殊课堂”-- 一张凳子用来垫高收纳箱,再放上电脑,一张凳子充当办公椅,每天在山坡上给学生上课两个大课时(一个大课时90分钟),至少3个小时。王媛说:“我这学期带了大一和大三一共7个班,一周总共要上20节课,10个大课时,可不能耽搁。”“网络限制,我的网课只能一边放提前做好的PPT,一边声音‘出镜’,给学生们听。”新闻用白描手法写道:“大山里的冬天寒风刺骨,更不用说在山上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可王媛却丝毫不觉得苦。她说,知道湖北没有暖气比较阴冷,从西安出发时,她专门带了条羽绒裤御寒,这条裤子派上了大用场。丈夫心疼她,每天都会带着军大衣、热水壶陪着她一起上课,这些都让她感到温暖。”

王媛的故事是怎么被发现的呢?由于山上的信号仍不足以支持她顺利直播,学生听不太清,还会提出让她戴上耳机。担心学生知道实情影响听课,王媛谎称自己在“空房子里”授课。直到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反馈真实的上课状态,同事们才惊讶地发现,王媛竟裹着军大衣坐在山头上。

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与社会紧急救报道中,媒体传播大疫肆虐的疫情信息、中央的防控决策部署与地方的防控措施、治疗药物及疗效、辟谣等,都是受众最想获知的新闻。而具能载于历史而不磨灭的,当数4.5万名逆行武汉、湖北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白衣战士,用舍己为人、救死扶伤的大无畏英雄担当,其中的中医郎中更显示了中医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保护神”的可贵地位。而在屋顶、田野、崖穴、雪塬、山顶寻网上课的莘莘学子,在野草丛生的山坡授网课的教师,同样展现了不屈不挠,勇于同瘟神搏击的时代风采。民办高校教师王媛的故事可贵之处,正在于反映了教师继承我国千百年来传道授业解惑的优秀传统,千方百计克服困难而不误人子弟、为国育才的历史担当。大疫是试金石。对媒体的考验恰在网络化条件,坚持向全媒体、融媒体走去,而又守望为人民服务与民族复兴的社会主义大方向,坚定不移地讲好革命英雄主义故事,传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民族气节、民族精神。

《每天在山坡上坐3小时以上 只为给学生上课》的这条人物消息好,好在故事有血有肉,实实在在,其核心又矗了一根可贵的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筋骨,而非空洞而人为拔高的说教。

2020年3月3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