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慵懒散漫”的美军,在战场的表现却相当出众,德军日军都败了

在二战中,看上去“慵懒散漫”的美军,在战场的表现却相当出众,德军日军都成了手下败将。美军战斗力如此强悍,难道只是因为武器装备精良先进吗?


“慵懒散漫”的美军,在战场的表现却相当出众,德军日军都败了


美国军队整体放荡不羁的面纱下,是在军校里一年级的新学员走路都得沿着地上画好的油漆线走!连我们的军校也没有严格到这种程度吧?抗战期间在印度训练驻印军的美国教官,大都只是士官,一把刮胡刀,可以玩出几十个花样,为士兵提供的杂志,可以专门细化到步枪手、机枪手、狙击手都各不相同的程度,可是“慵懒散漫”之类的话,只是一半,还有后面一半,现在断章取意,把前面的部分变成重点,而把后面的部分干脆都抹去了,这完全就成了一个段子。


“慵懒散漫”的美军,在战场的表现却相当出众,德军日军都败了


所以在二战中,德国人,日本人,结果都发现吊儿郎当的美国兵,在战场上也会拿着拉掉保险的手雷,伸进碉堡不放手,等着它在手里爆炸,这样的场景比看见自己战友自裁、切腹还震撼。

对,武器是要人来使用的,但你也要知道,用着比你更先进武器的人,未必就一定是不如你的窝囊废,这里面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看看海湾战争爆发后,那些已经服完兵役,解甲归田的老兵,重新回到战场,他们也许是没有什么信仰,眼里只有美元,可是在战场上拿起武器,无论是勇气还是专业技能,一点点都不比你差!没上过战场,没见过血的人,去猜测人家这不行、那不行,有什么用?


“慵懒散漫”的美军,在战场的表现却相当出众,德军日军都败了


所谓的“慵懒散漫”,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不是战斗力的另类表现。相比之下,美国大兵确实待遇相当优厚:油桶里的油才用了一半就可以扔掉,把成箱的军用口粮浪费或是与敌占区的老百姓作交换。就算在冰天雪地里,也要想着法创造条件烧热水刮胡子,甚至利用战斗机来“生产”冰淇淋……这确确实实是美军给世人留下的印象,至今仍然存在。

但是这一切,其实都因为有个前提——美军后勤补给充足。作为一个在二战时期就可以做到军队打到哪,就可以把可口可乐灌装厂盖到哪的国度,美国大兵们好日子过惯了自然不会在意这些。更何况,在诺曼底登陆这样的大战打响前,艾森豪威尔甚至还向上级马歇尔要求给美军提供300万瓶可口可乐,登上欧洲大陆后每个月至少提供600万瓶可乐。


“慵懒散漫”的美军,在战场的表现却相当出众,德军日军都败了


美国在独立后就已经开始建立相当完善的工业体系,进行着资本原始积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就已经上升至世界第一——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让西欧大多数国家元气大伤,美国却大发战争财,然后再抓住时机派出军队参战,名正言顺成了“战胜国”。此后,在193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反而在“罗斯福新政”的推动下,重振经济,稳坐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位置。

有了经济和工业作为基础,还得有军队训练体系。美军新兵营要经过十四周的新兵训练已经是传统,这点恐怕在当时没有多少个国家能做到。除了队列以外,美国新兵们还需要掌握射击、使用炸药、急救等基本作战技能,然后分到不同兵种,再根据各兵种的特殊要求进行专项训练。


“慵懒散漫”的美军,在战场的表现却相当出众,德军日军都败了


很多人只看到美国兵散漫的一面,却看不到素质高的另一面,这才是当时美国大兵的真实写照。放眼全世界,也许还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满足这样的训练条件。再加上完整的后勤体系,美国大兵基本上不会为了吃不上饭而发愁,更不会因为受了伤得不到救护而担忧——美军是世界上第一支做到将青霉素和吗啡都配置到一线医疗站的军队。二战时,美军甚至在每个士兵的急救包里都配有吗啡。

更何况在战斗开始前,充足的火力准备或是情报准备,基本上是美军每场战斗的标准。美军可不会吝啬这些。在对面被劈头盖脸一顿狂轰的情况下,还有多少战斗力?这在瓜岛战役中是有真实战例的:日军组织的最大一次冲锋,动用了一个旅团约5400人的兵力。结果美军光105毫米榴弹炮炮弹就打了两千发,在美军铺天盖地的火力下,日军几乎在冲锋后的几分钟里伤亡就超过一千人。换言之,一个旅团还没冲到美军阵地就被打残了。

而美军步兵班,也是能完美压制日军一个排。美军一个班9-14个人,装备1-2支冲锋枪,1-2挺勃朗宁BAR轻机枪,7-10支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论枪械自动化程度完全是当时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单单两支M1加兰德就能吊打日军一个步兵班,这仗还怎么打?

后勤保障有了,兵员素养有了,武器装备更是先进。缺的无非就是实战经验,新兵蛋子、指挥官打个一两场仗下来就熟稔了,对于兵力、火力的分配也就手到擒来了。加上合理的战略战术安排,美军的战斗力强悍自然也不是什么意外。

当然,美军强悍的战斗力还离不开武器精良,这点也是无法否认的。

二战中,美军的飞机坦克的产量动辄以万计,数量上简直就是碾压德国日本,那铺天盖地的B-29、B-17轰炸机把德国日本炸的快回到石器时代了。美国的这个厚实家底,德国日本根本就拿不出来的。而战争的胜负关键,就是装备的性能好坏以及装备数量,其次才是战术。任何再先进的战术,在绝对优势的装备面前,其实都是苍白无力的。

但也并不能否认美军单兵的战斗力,二战中的美军不同于一战中的美军,一战中的美军是典型的不会打仗。一战美军参战之后,是英国人法国人带着美国人训练,基本是手把手教,结果上战场之后,美军还在玩早已过了时的集团冲锋,被德国人一顿鄙视。但是,德国人却架不住美军人多枪多炮多。

而二战中的美军就不同了,这时的美军已经是非常专业了,他们已经把士兵训练的非常专业,对于战场上的不同情况,都已经能够游刃有余了,能够非常合理的运用装备。其实他们并不懒散,在训练中士兵学会的一切,都运用到了战场上。

绝对优势的武器装备,当然可以抵消部分战术、纪律带来的战斗力差距。二战时美国作为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可以研发当时所有先进武器装备。再加上美国军事工业狂魔的身份加持,几乎可以无限量获得先进装备,而且不用考虑节药弹药。

所以大家会发现二战美军的作战模式完全就是倾泄钢铁,对德国、日本采用战略轰炸,将德国和日本的所有军工生产企业炸个底朝天,将对手战争潜力降至最底。而在太平洋战场的夺岛之战中,往往以铺天盖地的轰炸机、战斗机、舰炮将火力点轰上天,就算在登陆之后也是火力支援随叫随到。对于美军来说可以花费几吨弹药消失一个火力点,或者一个狙击手,可能对于其他国家军队来说简直无法想象,不过这就是国力。

人们对于美军的印象在于他们吃好喝好玩好,看似很懒散,实则这是后勤保障充分,物质条件优越的体现,和懒散不懒散,不搭边。无论是在诺曼底,在阿登森林,还是在太平洋上那些小岛,美军也都没有什么怕死的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