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念,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往好的一面想,事情总会过去;老想坏的,是跟自己过不去。 “积极一点,振作起来。”“想开点,没什么过不去的。”当事情不顺利,心情低落,关心我们的朋友和家人经常会这么鼓励我们,心理自助书籍也会建议我们“正面思考”。但真的有用吗? 效果有限。通常我们越是这么做,就越难摆脱那些恼人的想法,让自己感觉更糟。因为我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想法,即使能勉强做到,如果内心没有真正转变,这些表面激励的话语,疗效也只是表面的,不久又会被“打回原形”。 原因很简单,“正面思考”之后,这些问题就会不存在了吗? 所谓的正面思考,并不是要大家假装喜欢自己厌恶的事物,或者假装其他烦恼和问题都不存在,或者否定真实的感受,而是学习“转念”——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赋予经验不同的意义,从而让心态和心情改变。

转念,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记得孩子上初中时很怕分组做报告,因为每次分组都被推举为组长,但分配给组员的工作,常常不是做得不理想,就是未完成,最后她只好一个人将所有工作扛起,熬夜做完,为此她感到生气沮丧。 “这表示你是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我告诉她,“是那些做不好的人,才让你有机会证明自己的优秀,你应该高兴而不是郁闷。”这就是转念。 再比如,放暑假时,孩子考虑要不要出去打球。他觉得,如果不出去,在家里就会很闷。但如果出去,又觉得天气闷热。“真的好烦!”他陷入两难的问题,心情低落。 于是我帮他转念:“如果在家里,可以吹空调享受;如果出去玩,就可以享受出游的乐趣。”这样原本两难的问题就变成两好的事,做什么都开心。 凡事都有好坏两面,正面思考就是去找出这些事物的正面而非负面,看到事情好的一面。

转念,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孔子家语》中记载了一则逸事。 一天,孔子问担任小官的侄子孔:“从你当官以来,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孔答道:“没有什么收获,却有三个损失。第一是事务繁多,无暇读书;第二是俸禄微少,无法招待亲戚;第三是公事急迫,疏远了朋友。” 后来孔子以同样的问题,问与孔担任相同官职的弟子宓子贱。宓子贱答道:“没有什么损失,却有三个收获。第一是得以实践所学,更加明了所学的知识;第二是以俸禄招待亲戚,与亲戚更加亲近;第三是利用公务闲暇与朋友往来,友情更加巩固。” 每朵乌云背后必有阳光。你错过火车,没被录取,或是准备出门时却扭到脚。你可能会因这个事件情绪低落,“我真倒霉,我真是个笨蛋!”但是如果学会转念:“上天一定有特别的理由,才会让我错过这班火车,没被录取,或不让我出门。”心情是不是好了很多?往好的一面想,事情总会过去;老想坏的,是跟自己过不去。转念,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