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四连:小杂粮 “种”出幸福生活

许四连:小杂粮 “种”出幸福生活

许四连正在地里劳作。王晶晶 摄

许四连今年51岁,是离石区信义镇阳坡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在脱贫路上,她靠着一双闲不住的手,一双跑不软的腿,一股用不完的劲,在好政策的扶持下,靠着种植杂粮,收获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2017年11月,正是秋收季节,许四连怎么也没有想到刚刚掰好的一车玉米还没有来得及送回家,丈夫因为脑出血先被送进了医院,等醒来以后已经躺在病床上,整个身子少了知觉,话也说不上来,丧失了劳动能力。丈夫的治疗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东拼西凑地向亲戚那借了不少债。许四连嘴上说不着急,但心里更着急。“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已经到了结婚年龄,还飘在外面打工。小儿子正是上学的年龄,学习费用与生活花销都需要钱。他这突然倒下了,今后一家子可怎么办?”

就在她为一家生计而发愁时,党的帮扶政策如春风吹进了许四连的家。扶贫干部了解到许四连家的情况后,经过评定让他丈夫享受低保政策,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扶贫干部还帮助她丈夫办理了大病医疗救助,报销了一大笔钱,更贴心的是,村委安排村医定期上门为她丈夫检查身体健康状况,相比之前省下不少钱,让许四连对生活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有这么好的政策帮扶我们,我们自己更要争气,好好干,靠着自己脱贫致富。”一个信念在许四连的心底里扎了根。看到好多人现在都在搞特色种植,许四连和家人一商量,萌生了种植小杂粮的念头。许四连找到帮扶干部说出了她的想法,在帮扶干部的帮助牵线下,她种植了5亩吉杂145、吉杂238、新杂2号、蒙杂25等几种新的品种,开始了她的脱贫致富路。

刚开始种植小杂粮的许四连也遇到一些困难,因为丈夫没有劳动能力,施肥、浇灌、除虫等日常这些农活,都靠她一个人,一天忙下来,有时候累的腿都站不直。而且她对杂粮种植的技术,销售等都一无所知,她只能一边精心钻研种植技术,一边摸索市场行情。除自己刻苦自学相关知识外,她还请教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种植技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许四连的辛勤劳作下,她种植的5亩杂粮都有了丰收。其中吉杂145,亩测产1760斤;吉杂159,亩测产1780斤;新杂2号,亩测产1680斤;晋杂12号,亩测产1400斤,通过出售,许四连得到了一笔可观的收入。除了操持田地,利用空闲时间,许四连还当起村里的环卫工,每个月能收入800元。

“经过一年的实践,我真实地感受了同一地块不同品种的不同特性表现,感受到了科技的威力,我也学会了如何选育优良品种,很感谢扶贫干部的帮助,为我家里增添了一条增收渠道。”许四连感慨地说道。

如今,许四连不仅学会了种植技术,还学会了如何与收购商打交道,她的种植致富路越走越宽。在谈到今后的打算时,她笑呵呵地说:“我坚信任何事业都是干出来的,今后将继续多样化种植杂粮,扩大种植规模,争取收入翻一番。”(王晶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