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仿自己父亲篡夺侄子的江山,失败后不知悔改,终食恶果

效仿自己父亲篡夺侄子的江山,失败后不知悔改,终食恶果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在开国之后,如何妥善安置自己的子孙是皇帝比较头疼的问题。早在周朝建立之初,周王便将宗室子弟和功臣分封到各地为王,意在守护边疆拱卫周王室。如果说周王室能够一直压制这些地方诸侯王,那么分封制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是之后的事情大家也是知道的,周王朝逐渐衰弱无力压制诸侯国,这些本是宗室的诸侯国开始互相攻伐,开启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春秋战国乱世。

效仿自己父亲篡夺侄子的江山,失败后不知悔改,终食恶果

(图:周朝)

分封制

虽然周王朝的教训已经明明白白的记录在史书上,但是后来的王朝统治者们并未吸取教训。毕竟对皇帝来说,不管是哪个宗室子弟坐了皇位王朝还在,这天下还是自家人的。可要是让外人坐了江山,那可就是改朝换代了。因此虽然历史已经证明了分封制的局限性,但后世统治者们还是将自己儿子们分封至地方上就藩。

效仿自己父亲篡夺侄子的江山,失败后不知悔改,终食恶果

(图:七国之乱)

汉朝的建立者刘邦就是如此,刘邦在建立汉朝时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是违背周礼推行郡县制,秦始皇没有分封宗室为王更是导致秦末大乱时没有同姓藩王作为秦朝的屏障,最终导致秦朝被灭。因此刘邦建立汉朝论功行赏时,分封了刘氏宗亲和功臣为诸侯王。当然了,刘邦在进入晚年后开始猜忌异姓诸侯王,并对这些异姓诸侯王大举屠刀,仅剩长沙王吴芮一人幸免。但他所分封的刘姓诸侯王的后代却在汉景帝刘启即位后起兵反叛,史称“七国之乱”。这也说明了一点,可以分封宗亲子弟为王,但不能给予过多的政治权利,给个诸侯王的头衔就够了。如后来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司马氏的这些藩王在权利和野心的驱使下大打出手,甚至导致了“五胡乱华”这一华夏史上的悲剧。

效仿自己父亲篡夺侄子的江山,失败后不知悔改,终食恶果

(图:汉高祖刘邦)

明初藩王和“靖难之役”

但是同样的错误还是有人再犯,在历史上实在是屡见不鲜。无独有偶,和刘邦有着类似经历的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朱元璋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至各地就任藩王。朱元璋的本意是让这些藩王防御元朝残余势力的反扑,并监视藩王属地上的明初功臣。朱元璋分封藩王在明初确实起到了防御侵略,拱卫明王朝的目的,不过藩王所拥有的的政治特权和军事权利随着元朝残余势力被消灭也逐渐开始成为威胁中央统治的隐患。不过朱元璋也意识到了藩王制度的弊端和隐患,对藩王加以限制,要求藩王不得擅自离开封地,结交地方官员,更不得干预地方政治事务,但是对最关键的军事权利去没有加以限制,这也为后来燕王朱棣起兵发动“靖难之役”埋下了隐患。

效仿自己父亲篡夺侄子的江山,失败后不知悔改,终食恶果

(图:明成祖朱棣)

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因抑郁而逝,痛失爱子的朱元璋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同时为了使朱允炆能够顺利即位,朱元璋一边让朱允炆跟随自己观政学习经验,一边大肆屠杀明初的开国功臣们。然而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在他死后不到几年的时间里,他的儿子燕王朱棣便起兵夺了朱允炆的江山。公元1398年朱元璋逝世,皇长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朱允炆即位之后便着手开始削藩,这一行为直接导致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了“靖难之役”,最终朱棣登上帝位即为永乐大帝,而朱允炆则不知所终。

效仿自己父亲篡夺侄子的江山,失败后不知悔改,终食恶果

(图:明太祖朱元璋)

“好圣孙”朱瞻基

朱棣即位之后,也面临着继承人的问题,当时太子的人选主要为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煦。相比较而言,朱高炽身体自幼体弱多病,而且身型肥胖不讨朱棣的喜欢。但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更是朱元璋亲自指定的王世子。而次子朱高煦更像朱棣,不仅在容貌上颇有几分相似,更是能征善战颇有朱棣之风。但朱高煦生性骄横,多行不法之事使得朱元璋却不怎么喜欢这个孙子。

效仿自己父亲篡夺侄子的江山,失败后不知悔改,终食恶果

(图:明仁宗朱高炽)

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炽奉命驻守北平。而朱高煦则更随朱棣大军出征靖难,朱高煦常常亲自领军冲锋并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朱棣对战功赫赫的朱高煦颇为赞赏,曾对朱高煦说:努力吧,朱高炽身体不行经常生病。朱棣的这一番言语使得朱高煦渐渐生了夺嫡的心思。

虽然朱高炽不怎么受到朱棣的喜欢,但奈何朱高炽生了个好儿子朱瞻基。朱瞻基英武不凡长相颇像朱棣,而不像他的父亲朱高炽一样体弱多病。加上他作为嫡长嫡孙的身份,使得朱棣有意将皇位传于朱瞻基。但是这个消息对于朱高煦来说却不怎么好,在朱高炽被立为太子之后,朱高煦被封为汉王而他却迟迟不肯前往封地就任,并且暗地里招募精兵意有所图。

效仿自己父亲篡夺侄子的江山,失败后不知悔改,终食恶果

(图:靖难之役)

后朱棣怀疑朱高煦有夺嫡之心,且朱高煦多行不轨之事被发觉,朱棣将其囚禁起来并准备将其降为庶人。但好在生性仁厚的朱高炽多次在朱棣面前为朱高煦求情,最终朱高煦的藩王身份得以保留。

不作死就不会死

朱高炽即位之后对这位弟弟也是颇为优待,不仅没有剥夺朱高煦的藩王身份反而多次赏赐宝物,然而朱高煦仍然死性不改一心想要夺取帝位。后明仁宗朱高炽病逝,朱高煦竟在路上设伏伏击赶回北京即位的朱瞻基,后因准备仓促草草作罢。朱瞻基即位之后,仍对这位想要杀了自己的叔叔大加优待,然而朱瞻基的优待却让朱高煦觉得朱瞻基过于软弱,乘机反叛。

效仿自己父亲篡夺侄子的江山,失败后不知悔改,终食恶果

(图:明宣宗朱瞻基剧照)

历史仿佛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朱棣实在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也会走上自己的老路,自己的儿子竟想要夺取自己孙子的江山。当然了,朱高煦不是朱棣,而朱瞻基也不是朱允炆。听闻朱瞻基亲自率军平叛,朱高煦的大军便一哄而散。即便这样,为人仁厚的朱瞻基也没有杀了自己的叔叔,只是将朱高煦囚禁起来贬为庶人而已。

但是偏偏朱高煦非要作死,朱瞻基后来在探望朱高煦的时候,被朱高煦偷偷绊倒了。朱瞻基脸上再也挂不住了,让人将朱高煦压在铜缸下活活烧死了。正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啊!

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也应该吸取朱高煦的教训,不要凭一时的冲动而乱做决定,凡事还是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让自己悔恨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