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科普四:配置保險,先大人還是先孩子?

在《保險科普三》中我為大家介紹瞭如何篩選保險公司,以及保險公司的設立條件及經營管理能力的判定指標。大家在買保險,特別是給家人購買保險時,通常會遇到先給大人買還是先給孩子?這篇文章主要跟大家聊聊家庭保險配置的原則。

問:要配置保險,是先給孩子買還是給父母買呢?

答:父母。

問:為什麼?

答:首先,父母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是一個家庭的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只有保障經濟支柱能夠源源不斷的為家庭創造財富,這個家庭才能正常的運轉下去,生活開支、車貸、房貸才不會壓垮這個家庭。試想一下,如果配置保險的這筆錢,大多數都花在孩子身上,而此時父母中有人病倒了,如同兩條腿斷了一條。此時孩子有保障,極端些情況父母沒有保障,此時病倒的人,不但不能掙錢,而且有大筆開銷。來看下這兩張圖片:

保險科普四:配置保險,先大人還是先孩子?

家庭全員健康

保險科普四:配置保險,先大人還是先孩子?

爸爸生病了

我們假定爸爸每個月掙2W,媽媽掙1W,寶寶每個月花銷1W。當父親這個主要勞動力生病了,無法工作,醫藥費開銷為1W家庭淨支出為1W。同樣假設其他兩種情況媽媽、寶寶分別需要就醫開銷同為1W/月。來看下錶的4種情況:

保險科普四:配置保險,先大人還是先孩子?

三個成員生病導致家庭收入變化

這個表假設每次有一個家庭成員生病,此時的家庭收入為:全員健康>寶寶生病>媽媽生病>爸爸生病。通過這個圖表可以得到兩個結論,第一個,爸爸生病對家庭影響最大,媽媽次之,寶寶影響最弱;第二,家庭成員保障重要性隨經濟能力增加而增加。由這個可知,我們應該先給家庭經濟支柱爸爸上保險,其次是媽媽,最後是寶寶。這個保險應該是人身險,而不是年金險之類的分紅產品。

上述情況我們沒有給生病的成員配上照顧的人,真正的狀況更為複雜。是我們設想一下,當寶寶生病了,爸爸媽媽可以分一個人來照顧,這個時候家庭支柱有一個不能工作,勞動力減一,仍有一個人在工作掙錢。這種情況不會讓家庭陷入無經濟來源狀態。假如是爸爸或者媽媽生大病,事實上家庭基本上處於癱瘓狀態。如果沒有保姆,兩個人都要照顧,就會處於無進賬、純支出狀態。

還有一個因素,孩子畢竟比較小,生大病幾率要遠遠小於爸爸媽媽。爸爸作為一家之主,客觀上承擔的社會壓力比媽媽要大不少。從數據上來看,多數重疾發病率是男性大於女性;從預期壽命上來看男性72歲、女性77歲(2018年數據),同樣是男性“磨損”更嚴重一些。在保費方面也有同樣呈現,重疾險保費,同歲數男性比女性高出15%左右,證明保險公司在數據上認定男性出險幾率要高於女性。當有保險來cover因家庭支柱造成的經濟減少,至少可以幫助家庭渡過難關。

我們從保費方面來看一下,儘早給爸爸媽媽聽我說配備保險會不會節約保費。

我們選取一家保險公司的兩款重疾產品,分別是成人版(18歲以上),另一個是少兒版(18歲以下),保額設置50W,繳費期限為20年。爸爸年齡設置為30歲、31歲兩個,女兒設置為3歲、4歲兩個,我們看一下增加一歲的情況下,誰的保費變化更大。

保險科普四:配置保險,先大人還是先孩子?

上面是爸爸,下面是女兒

我把這兩個數值對比做成了一個表格,通過下表可以直觀的看到兩個年齡段不同的人,每增加一歲差值差了好幾倍。

保險科普四:配置保險,先大人還是先孩子?

女兒4歲配置保險比3歲多交105元/年,而爸爸31歲購買相同保額的保險則需要比30歲多500元/年,乘以20倍,多交10000元。如果歲數更大些則差值更高,50歲重疾估計每增加一歲要多交2000元。所以如果大家準備給家人配置保險,先給支柱上保險肯定是沒錯的。如果不幸的情況下,寶寶出了問題,只要父母這個最大的“保險”安全,是可以幫孩子渡過難關的。一旦爸爸媽媽得了大病,特別是爸爸,寶寶是沒有辦法幫家庭去籌錢掙錢,更沒有辦法幫爸爸媽媽找醫生,畢竟她還只是個寶寶嘛。

以上為本章節的主要內容,希望那些沒有概念(大人/孩子)購買保險的朋友可以獲取對自己有用的知識。我接觸的很多人,他們會先願意給孩子買保險,認為這樣是對孩子好,經過分析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當家裡有了寶寶,除了給孩子拍滿月照的過來預約之外,就是保險代理人過來給娃娃上保險,希望大家通過本章文章可以有效避免保險代理人的忽悠大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