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書法,選擇誰的帖?

戀上八雅


根據題主的描述,看來題主是想從楷書入手學習書法,這個想法很好,支持你!

初學書法,具體到臨寫哪個碑帖,要根據自己的喜好而定。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三位,都是唐代書法大家,他們的楷書均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且都是傳世的經典。我的意見是,題主喜歡誰的字,就學誰的字就可以了。



我倒是建議題主先學歐陽詢的楷書。當今的楷書大家中,有三位就是專工歐陽詢《九成宮》的,他們是盧中南,田蘊章,田英章。我建議題主先臨寫歐陽詢的楷書,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臨古帖的同時,可以參考一下盧中南,田蘊章,田英章所寫的“歐楷”,這樣對你的學書在間接上是有一定幫助的。

在臨寫歐陽詢的楷書時,重點要掌握好歐楷的筆法和結字特點,與此同時,還要下一定的功夫多讀帖,不要拿起筆就臨寫。有的書家認為,初學書法者,無須讀帖,應把重點放在臨帖上,對於這個說法,我是不贊同的。我認為,初學書法,臨帖固然重要,但讀帖同等重要!讀帖,須從初學書法開始,與臨帖同步,只有這樣,才能進步得快。

如果是零基礎初學入楷,建議先摹臨一段時間,然後再進入對臨階段。按常規來說,對臨需要三至五年的功夫,才能達到五六像。我這樣一說,會不會嚇著題主了?準確地說,一個零基礎學書者用三到五年時間,能把字臨到五六分像,就已經非常了不起啦!五六分,是個什麼概念啊?題主應該明白的。啟功先生說,把字臨到七分像時,就可以出帖了。七分像,對於初學書法者來說,是需要五至八年的功夫的。

為此,建議題主先選準一帖專工之。勿隨便換帖。



學習書法是很苦躁的。據瞭解,有不少學書者都耐不住寂寞,學了一段時間以後,就打退堂鼓啦。鑑於此,我要建議題主,既然熱愛書法,就要堅持不懈的學下去,決不要輕言放棄!


中州耕牛堂主


初學書法,楷書四大家的碑帖都可以臨寫。但是注意一下幾個問題。他們書法風格有什麼區別?是不是都適合初學?學他們的字帖容易出現哪些問題?怎麼解決?

一,

1,歐陽詢,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初期書法家,除了是楷書四大家之一,還是唐初四傑之一(在文學界有初唐四傑,書法界也有初唐四傑),唐初四傑分別是,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他們都是唐代傑出的書法家。其中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三位書法家的書法水平,不分伯仲,風格各異,個有千秋。而薛稷是直接學褚遂良的書法,書法水平略遜一籌。但也是一代大家,都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前賢。在唐初四傑中,歐陽詢的書法對後世的影響最為深遠,另外三傑其書法水平亦不同凡響,但對後世的影響力卻遠不及歐陽詢。



2,至於為什麼歐陽詢對後世影響力大於其他三傑,這裡面的原因比較複雜,其中最大的一個因素就是朝廷的推崇,古代科舉,考卷上都是要求寫工整規範的蠅頭小楷,而歐陽詢的書法工整,規範,俊秀。非常適合考場的書寫要求,所以歷代統治者都都比較提倡寫歐體小楷,甚至有的統治者直接規定,無歐不點元,意思就是科舉考試中,你寫的如果不是歐體小楷,文章寫的再怎麼好,也不會中狀元。在此制度下,歐體就備受推崇,這只是最大的原因之一,當然與歐陽詢本身的書法水平也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的。所以在古代,上至宮廷中的達官貴族,下至為科舉奮鬥的讀書人,都喜愛歐陽詢的楷書。



3,歐陽詢的楷書,結構險絕,點畫剛勁有力,鐵畫銀鉤,所謂率更如虎,餓而愈健。既然歐陽詢的楷書那麼優秀,我們一定要好好繼承。然而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把歐體楷書寫的很僵板,呆滯,乏神。什麼原因呢?皆是因為我們學習者自身的原因,把歐體的特點給誇大了,寫的過了火候,最後只得了表面膚淺的東西,沒有學到實質的內容。所以我們學習歐陽詢的時候記得多分析思考,多歸納總結,多看墨跡,避免把歐體字寫的過於僵死。我們知道,任何一位書法家都不可能沒有缺點,或者說,都會有他不擅長的領域。歐陽詢的楷書無可挑剔,而行書和草書卻沒有他的楷書那樣好,他的行草書顯得過於板滯僵硬,不夠靈活。我們取其優,而避其短



二,

1,顏真卿,字清臣。唐中期書法家,在書法史上的影響,在書法史地位僅亞於王羲之。顏真卿還是歷史上有名大忠臣,在朝廷中,他經常得罪與其同朝為官的奸臣佞黨,以至於最後被奸臣殺害,七十多歲就被奸臣殘害。他的書法不僅在唐朝時影響大,又影響了後來的整個宋朝,宋四家幾乎沒有不學習顏真卿的。蘇軾對於顏真卿的書法就推崇備至。他曾說,畫至於吳道子,文至於韓退之,書至於顏真卿。對顏真卿的書法評價高到這種程度。


2,顏真卿的書法風格特點,結體外拓,雍容大度,用筆輕重分明,方圓兼施。晚年在其楷書中夾雜篆籀之法,古拙老辣,森森然有一股濃郁的正義凜然氣息。他的書法與柳公權的書法並稱顏筋柳骨。後世之人對他書法評價如此之高,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人品,不畏強暴,正義凌然的忠臣良將。

3,學習顏真卿楷書應該注意哪些問題,顏真卿的書法特別筆畫比較厚重,但是不可寫的過於肥,肥則乏神無力,結體外拓,但不可散,散亂則無章法是書法的大忌。字形飽滿,但不可寫太大,太大顯得擁擠。初學者要特別注意這些問題,避免走入誤區。

三,

柳公權,字誠懸。又有人稱他為柳少師,柳河東,唐晚期書法家,初學王羲之,後學顏真卿,歐陽詢,融會貫通,自成一派人稱柳體,與顏真卿並稱顏筋柳骨。與他同朝為官的人,如果有親人故去,不請柳公權寫墓誌銘,被世人視為不孝。可見他的書法在當時的影響是極大的。



2,柳公權的書法特點,結構緊湊,內收外拓,點畫斬釘截鐵,稜角分明,剛勁挺拔,傳世的作品影響最大的有兩本帖,一是玄秘塔,二是神策軍碑。後世學其書法,卓有成就的如明代姜立綱,清代曾國藩。


3學習柳體容易走進誤區,點畫過於瘦,顯得嶙峋,點畫稜角過於堅硬,顯得僵死。初學者往往追求其點畫稜角分明的特點,以至於誇大了其特點。

三,

1,趙孟頫,字子昂,元代書法家。他是宋氏宗親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趙孟頫被元朝的一個官員的舉薦,受元世祖忽必烈的賞識,其詩書畫樣樣精通,他的文章,也是非常精道,還懂經濟學。歷史上記載說他的容貌也是非常漂亮的,用現在的話說顏值非常高,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的人,非要靠才能。真是才貌雙全的男人。



2,趙孟頫擅長楷,行,草都非常精通,尤其擅長楷書和行書,流傳下來的書作多而且多,而且更多的是墨跡,趙孟頫對二王父子下的功夫最深,跨過宋朝,直奔魏晉。他的楷書主要學習唐朝的書家李北海,行草取法二王,自成一派,前後五百年,無出右者。他整整影響了元,明,清三代,後世書法家還沒有能望其項背者。

3,學習趙孟頫容易進入哪些誤區呢?趙孟頫的書法過於的圓熟,圓筆用的多了一些,初學者容易把趙體學的軟綿無力,沒有陽剛之氣。還有一點趙孟頫沒有工楷,楷書總是帶一些行書的筆意,初學者處理不好,不容易學到楷法,個人建議先學下別的書體打打基礎,如歐體,柳體。再去學趙體也不遲。

初學書法,楷書四大家的選誰都可,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選帖也是一門學問。希望能幫助到你。


書法中的那些事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這也是很多老師在談學習書法的時候很愛講的一句話。說到學習書法不可避免的要選學習的範本,這也就是取法的問題。學書法者往往不知道自己該怎選帖,都想選好的範本,都想取乎其上。那麼什麼才是好的範本呢?其實這是個很普遍的問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選擇。

褚遂良《陰符經》

 一,首先在學習書法前要大量看一些書法名碑名帖。比如漢隸:張遷碑 ,石門頌,曹全碑,史晨碑,禮器碑。

唐楷:

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


顏真卿的《勤禮碑


柳公權的《神策軍碑》


歐陽詢的《九成宮
醴泉銘》

可在看的過程中去選擇,學趙體楷書較少,慎重選擇!其他自己覺得哪個版本的字漂亮,或者說喜歡哪種字體,那麼你就選哪一個。因為只有當心靈和字帖裡面的字產生碰撞,那麼你才有可能很投入的去學習。效果才會更好。


  二、從我自己學習書法和教學來看,學習書法對中小學生來講不一定要從唐楷入手,可以選漢隸。這是為什麼呢?首先,唐楷對技法要求很嚴謹,特點在於規矩整齊。學生寫起來相對難度較大。短時間內是很難有成效的。很多學生覺得很困難,興趣很容易被磨滅,一但興趣沒有了還怎麼寫字啊!能堅持下來的並不多。但漢隸結體扁平、工整、精巧。撇、捺等點畫美化為向上挑起,輕重頓挫富有變化,具有書法藝術美。風格也趨多樣化,極具藝術欣賞的價值。技法要求相對楷書的嚴謹顯得自由輕鬆。對初學者來講隸書更容易把握。特別是用筆的技法容易把握。而且線條的訓練也是很有效的。通過隸書的線條變化的認識,來認識中國書法線條變化更加容易。隸書中線條的運用特別明顯,從而讓學生認識線條的作用是很有效果的。從書法發展史來看,漢代從公元前二零六年到公元二二零年四百二十六年,是漢字書法發展史上關鍵性的一代。漢代分為西漢和東漢,兩漢三百餘年間,書法由籀篆變隸分,由隸分變為章草、真書、行書,至漢末,我國漢字書體已基本齊備。因此,兩漢是書法史上繼往開來,由不斷變革而趨於定型的關鍵時期。隸書是漢代普遍使用的書體。漢代隸書又稱分書或八分,筆法不但日臻純熟,而且書體風格多樣。劉勰《文心雕龍·碑》說:“自後漢以來,碑碣雲起。”因此,東漢隸書進入了型體嫻熟,流派紛呈的 階段,目前所留下的百餘種漢碑中,表現出琳琅滿目,輝煌競秀的風貌。在隸書成熟的同時,又出現了破體的隸變,發展而成為章草,行書,真書也已萌芽。書法藝術的不斷變化發展,為以後晉代流暢的行草及筆勢飛動的狂草開闢了道路。隸書在書法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幾千年書法轉變的一個關口,通過學習隸書,然後學習篆書楷書都有一定的幫助。隸書是從篆書演變而來的,通過篆書演變到隸書的變化來認識書法藝術也是有幫助的。所以漢隸作為兒童或者初學書法的人來說是很好的選擇。



  三、選碑不一定要原大拓本,我認為現在很多放大的版本經修正的也可以。因為很多拓本都不是很清楚,在臨摹的時候很影響心情,甚至誤解。經過專家修正的雖然可能和原碑有一定的差別,但是對理解更容易,不會出現誤差很大的情況。畢竟哪是有經驗的藝術家比初學書法的人經驗和認識要高得多。


張文軍說書法


初學書法,可以從隸書入手,也可以從楷書入手。

如想從楷書入手,歐、顏、柳、趙四家則建議從顏真卿入手。

顏真卿在書學史上以“顏體”締造了一個獨特的書學境界。他的書法既以卓越的靈性系之,境界自然瑰麗;既以其堅強的魂魄鑄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豐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闊大。正如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所說:“初唐的歐、虞、褚、薛,只是二王書體的繼承人,盛唐的顏真卿,才是唐朝新書體的創造者。”顏真卿的楷書,尤其是印歲以後的楷書,已形成一種範式,後世學習者極多,甚至有“學書當學顏”的說法。

顏真卿的書法初學褚遂良,後又得筆法於張旭,還與懷素一起探討書法。他對二王、褚遂良等書法都進行深入研究,吸取其長處, 徹底擺脫了初唐的風範,創造了新的時代書風。顏真卿的真書雄秀端莊,結字由初唐的瘦長變為方形,方中見圓,具有向心力。用筆渾厚強勁,善用中鋒筆法,饒有筋骨,亦有鋒芒,一般橫畫略細,豎畫、點、撇與捺略粗。這一書風,大氣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氣象。

虞世南《孔了廟堂碑》

而歐則不同,歐源自魏碑,歐楷本身的確很好,但歐楷寫多了,極易禁錮手,對今後寫行草在使轉上將是極大的問題,這點小編身邊習歐者完全是此種現象,再者歷史上習歐者行草寫得好的可以說基本沒有也能說此點。

柳和趙雖也是楷書的代表,但也不建議學。除顏真卿外,楷書可以學虞世南的《孔了廟堂碑》和智永的《正書千字文》。


五美軒


初學書法,從楷書開始,楷書建議從唐楷入手。唐楷比較講究法度,易於把握,而趙體楷書帶有行書筆意,對於初學者有些難度。

臨帖,貴精不貴多,切記花心。什麼帖都臨,只會讓你耗費時間、精力,最後落得事倍功半,學得四不像。學習書法,與談戀愛是一個道理,花心是要付出代價的。

推薦碑帖,如下: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48, "thumb_url": "3e58000372cbd3d3a365\

戀上八雅


實際上學什麼都行。

如果非要有個順序的話,最好像小孩子學走路一樣,先學爬,再學走,後學跑。

對應到書法上來說,就是先學隸書,再學楷書,最後學草書,或者行草。

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覺得學書法應該從楷書學起。

要說也行。

但最好不這樣。

楷書有提按,也就是說,寫作過程當中,毛筆有起伏,不大好掌握。

毛筆最難掌握的是提按和使轉,楷書有提按,行草主要是使轉。

而隸書則基本上只有筆畫。雖然也講逆鋒行筆,但筆畫基本上一般粗,適合初學者把握。

按照這個道理,也可以再往前追溯一下,先學篆書,筆畫一樣,像是在畫字。先學篆書,有利於初步熟悉筆性,然後再去學隸書,楷書。

也許會有人問,按說,楷書比草書出現得晚,是不是應該先學草書?

學書法要根據書法的字體的難易,和技法掌握,以及書法藝術內涵掌握難易程度 來決定學習的順序,不一定非要跟著書法字體出現的順序來。

這只是從道理上講的基本帶道理,實際上,每個學書法者情況不同,藝術積累不同,目標不同,起點不同,具體先學什麼,可能各有不同。

最最關鍵的是,要先基本弄清楚書法藝術到底是怎麼回事,否則,先學什麼後學什麼,都會變得次要。

這樣,才能在這門藝術的學習上,少走彎路。


手機攝影藝術


我是學書法的。說一下我的看法。篆,隸,楷,行,草五體共實法理不兼容。類似於輕音樂,打擊樂,民樂,搖滾樂,都是音樂,但樂理同樣反差大,並沒有那個是基礎的問題。

學篆書要識篆,學草書要識草。不識篆理篆法,,尤其大家金文資料上沒有的字要正確地拼湊成字,不可臆猜胡寫。大草的偏旁部學及組成部件幾乎都是符號代替,甚至全字僅以一兩個符號代之。因此識篆識草是難題。

篆書, 隸書,楷書是靜態字體,書寫速度慢,初學容易把握,但篆要識,筆要知。何謂筆要知?青銅器上的銘文是鑄上去的,已失筆形,沒有專業老師指導,形成描畫的寫法就錯了。碑誌上的隸書其理一同。初學靜態字容易形成筆緩的痼疾,快寫,連續書寫寫不了。

不要被 行書是最好的初學素材。不要被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的觀念誤導。學習行書,靜可接隸楷,動可接小草,大草。這是古今許多學書成功者的方便之門。

楷書是近千年來科舉幹祿體,也是官方書體,過去老師教學生不教標準幹祿體那能行?但玩書法還是行草好,越學越有意思。


快樂書法營


1根據我的學習經驗來講,可以從歐陽詢的楷書入手。


2對於想學習書法的初學者而言,選擇一本自己喜歡的並且適合自己的碑帖很重要。它關係到以後的學習問題,還有就是自身基本功的問題。所以選擇字帖至關重要!!!

3唐朝的楷書是尚法的,法度最為嚴謹。所以選擇唐楷是非常正確的。歐陽詢的楷書是南北書風融合的結晶!它融合了南朝宮廷派的秀雅飄逸,工整嚴謹,富有書卷氣,同是融合度北朝的粗狂豪放,古樸蒼勁。是南北書法的集大成者。



4歐陽詢的楷書鐵畫銀鉤,以險絕著稱。入手楷書,選擇歐陽詢能夠從中學到,很多法的東西。練習筆畫的力度,結構的嚴謹都是對初學者有很大的幫助!!!


5所以我建議從歐楷入手


風雅書法


依個人看,重要的不是選哪家字帖,而是對自己信心的建立,執行力、堅持力、眼力、運筆能力的錘鍊更為重要。沒有這些,容易朝三暮四,更容易產生懈怠。學其他手藝活,也是要經過千錘百煉的,但是其收益回報比較見效。寫字比起其他手藝活,更需堅定意志,因為枯燥乏味,沒啥收益,只有付出!提醒一下:中國古代有“技藝”、“術業”這倆詞,而沒有“藝術”說法。“技”在前,“藝”在後。所以學任何東西,都是技術熟練掌握後才會昇華到藝術層面,掌握技術之後才得以有就業能力。現代人把“藝術”掛的很高,喊得響亮,卻不在“技術”(也就是功夫)上做文章,就算他是宇宙之才,恐怕也難有成就。說這麼多好像跑題了!關於選帖,建議還是從古人四大楷書中去選,自己覺得特喜歡的就下手。


半桶水書法


作為書法愛好者,用自已練書法的心得和你交流,談談建議。作為初學書者,我認為選擇帖方向關鍵,是選楷書,隸書,行書,草書等,這你要認真思考,因為當代書家各有發言,理論頗多,不能確定誰最對或最合適你,但公認為從楷書入手最適合。選帖的內容可不拘,選學楷書的帖很多,四大名楷歐顏趙柳是首選範本,你可到書店找到,比較後喜歡誰的字就選誰,絕對沒錯。然後專心練習,爭取早日入帖。 順便說一下我的自學習字經歷,我選柳體玄秘塔習字10年,後來練蘭亭,那個不適只有我自已明白,三年不入流啊,心灰意冷,於是我摸索解決的方法,寫趙體,顏體,沒效,後來讀到啟功的著作《論書絕句100首》,從“透到刀痕看筆痕”明白,柳是碑帖,蘭亭是墨帖,碑和帖的區別很大,於是我暫停柳,轉寫智永千字文,再次找書感覺。因此,我建議你也可選智永真草千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