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好奇心,這個外國人把一生獻給了中國

因為好奇心,這個外國人把一生獻給了中國


1926年,這個新西蘭人來到中國,一待就是60年。他為中國革命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戰士”“中國十大國際友人”。他的故事卻鮮為人知……


一月的基督城(新西蘭第三大城市),陽光明媚,正值盛夏最美之時。


行走在基督城一片灰色大理石的英倫建築中,隨處可見古老的歷史痕跡。路過一座大堂,彼時陽光斜照,大堂的黃色瓷磚堂堂發亮,我坐在白色藤椅上,瞥見了一個小銘牌:


因為好奇心,這個外國人把一生獻給了中國


大意是中國的老朋友兼人道主義者Rewi Alley先生,曾在1910至1915年間就讀於此。


認識白求恩、埃德加·斯諾的中國人有很多,但Rewi Alley(路易·艾黎)這個名字則很陌生,這激起了我極大的好奇心。隨著我進一步的瞭解,我發現對於這位與中國有緊密聯繫的新西蘭人,我們知道的都太少。


因為好奇心,這個外國人把一生獻給了中國

▲ 路易·艾黎肖像(teara.govt.nz)


1897年12月2日,坎特伯雷地區的斯普林菲爾德小鎮。這是路易·艾黎誕生的地方。


艾黎的家中充滿知識分子的氣息,父親是一名校長,母親則投身新西蘭的女權運動。


這種濟世精神影響了艾黎一家的人生軌跡,他本人及其兄弟姐妹皆投身在新西蘭教育、醫療等社會福利事業中,而路易·艾黎的大哥Eric則在一場戰爭中英年早逝。


因為好奇心,這個外國人把一生獻給了中國

▲ 路易·艾黎於1916年參軍(奧克蘭博物館藏)


兄長殉國的陰影沒有阻止路易·艾黎在1916年參軍的步伐。他被派往法國援助一戰,並憑藉其英勇獲得了一枚勳章。也就是在軍旅生活中,他接觸了援法的中國勞工團,冥冥中開啟了他與中國的緣分。


年輕時的路易·艾黎也像其他男子一樣崇尚戰爭,但他隨後便認識到:破壞性的戰爭終歸不是正途,他應該參加到其他更有建設性的事業。


戰後迴歸祖國的艾黎過上了典型的新西蘭人的生活:他和老同學合夥買了一個農場,種地牧羊。然而那時羊毛價格正處劣勢,他並沒能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


因為好奇心,這個外國人把一生獻給了中國

▲ 1924年,艾黎在莫瓦蒂亞牧場


6年的農場生活,讓艾黎感到“孤單與掙扎”,在看到報紙上關於中國革命的報道後,決定再謀出路的他萌發了“要去中國目睹新的革命”的想法。


1926年12月,他把農場留給了新婚的老同學,隻身前往中國,這一去便是漫漫的60年。


1927年4月21日,中國上海。路易·艾黎走在車水馬龍的外灘,好奇地張望。


因為好奇心,這個外國人把一生獻給了中國

▲ 上海租界


我試著想象他作為外國人在中國的境遇,就像華人在海外遇到的一般:陌生的文化,缺少歸屬感等。但他還是找到了虹口滅火隊員的工作,努力工作之餘還學習中文,試著融入當地生活。


艾黎的努力沒有白費,一路從督察做到上海租界工部局工業科的首席工廠視察員。他認識了一些左翼作家如埃德加·斯諾克、安娜·斯特朗等,受到了他們的影響。


在目睹了上海租界諸多不公平剝削後,他心中的那股濟世精神重燃了起來,其中既有原生家庭和左翼工人運動的影響,也有他對戰爭的反思以及對人生的遐想。


因為好奇心,這個外國人把一生獻給了中國

▲ 上海租界工部局公職期間的艾黎


艾黎的第一步行動是改善中國勞工的生存與工作條件。在看到當時繅絲業童工們飽受折磨的慘狀後,他奔走其中,使得租界內的繅絲廠減輕了工人的負擔;他還和美國醫生馬海德一起,蒐集電池廠童工的尿液以研究他們鉻中毒的情況;調查紗廠工人的人身自由,對那些剝削工人並罔顧其安全的工廠主施壓。


艾黎還參加了許多賑災工作。從1929到1932年,艾黎一直在綏遠、湖北等發生天災的地方發放救濟糧食。


期間他還收養了一個養子Alan。Alan回憶,艾黎喜歡帶他在鄉間一起散步,有孩子跟在後面大叫“高鼻子”“洋鬼子”,Alan氣憤填膺,但艾黎卻寬慰他:“別怪他們。中國人在鴉片戰爭後就被外國殖民者壓迫了近百年,所以他們還分不清外國人中的好人與壞人。不必生氣,讓他們叫吧。”


在收養了Alan之後,艾黎又在武漢收養了另一個男孩Mike。他一生收養了很多中國養子,這種以德報怨的大愛精神一直貫穿他的一生。


因為好奇心,這個外國人把一生獻給了中國

▲ 艾黎一生收養了許多孩子。這是1937年艾黎(左一)和養子Alan與Mike在公園的合影(新西蘭圖書館 收藏)


1937年,在北風蕭蕭的武漢,剛從歐美旅行回來後的艾黎有些不安。


時局突變,繁華的上海租界慘遭侵華日軍的鐵蹄踐踏,一夜間成為“孤島”。戰爭炸燬了無數工廠,工人們失業。百業凋敝,局面危急。


此刻的艾黎認識到:如果不展開經濟自救,中國將輸掉戰爭。於是他召集了一批有識之士,發起了“中國工業合作社運動”。雖然國民黨方面態度冷淡,但艾黎受到了宋慶齡的待見,及美國駐華大使阿奇博爾德·克拉克·卡爾的支持。


克服了重重困難後, 中國工業合作協會(簡稱“工合”)終於在1938年8月5日於漢口掛牌成立。


因為好奇心,這個外國人把一生獻給了中國

▲ 路易·艾黎(右上)與宋慶齡的合照


工合的目的在於組織小型自立合作社,為工人創造就業機會,同時繼續生產商品以支持全國抵抗日軍與日貨。在建立初期,工合的人員和資金緊缺,全靠艾黎傾囊支持。這場大型的經濟救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時的一本雜誌這樣描述:


工合的優勢很多。這些工廠可以轉移,容易掩飾且易於安置,不像大型工廠那樣容易成為日本轟炸機的目標。它們提供了軍事需要,而中國沒有其他可以如此高效地生產的來源……最重要的是,它們為大量西遷的難民提供了工作以期維持救濟。工合激發了這些小鎮的社會活力。


在抗戰期間,工合組織的數量激增,從東部的武漢、上海發展到西部陝西的寶雞、鳳縣,工業產量也大大提升。加上艾黎在海外的大力宣傳,協會獲得了大量的海外捐款。艾黎對中國近代工業做出了莫大的貢獻。


1942年12月,路易·艾黎在甘肅山丹協助培黎工藝學校搬遷。


早在工合運動期間,艾黎就對中國年輕人進行合作社所需技能的培訓,後來開始辦學,其中一所位於鳳縣的學校在喬治·霍格(George Hogg)的領導下欣欣向榮。但因當時學校受到日本人的武力威脅, 艾黎於1942年12月辭去工合職務後,協助學校遷往山丹,並命名為“培黎工藝學校”。


因為好奇心,這個外國人把一生獻給了中國

▲ 培黎工藝學校。圖片來源: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


1945年7月,年輕的霍格校長因破傷風去世,深受打擊的艾黎開始接任校長。艾黎遵循他的導師約瑟夫·貝利(Joseph Bailie)的原則,鼓勵學生“創造和分析”,強調團隊合作和自律精神,融合工農業技能的學習。


有學生回憶,當時學校條件非常艱苦,艾黎帶領著孩子們一起幹農活,“建設學校”。這對早年務農的艾黎是再普通不過,但在孩子們看來,這位以身作則的校長是真正的榜樣。艾黎也曾表示,在培黎學校教書是他“最快樂、最富有成果的歲月”。


艾黎在1949年解放後繼續在學校教書,直到1953年搬去北京。培黎學校及其“創造分析”的精神仍紮根西北,流傳至今。


因為好奇心,這個外國人把一生獻給了中國

▲ 教書中的路易·艾黎。圖片來源:Alexander Turnbull Library


1980年春,北京,中國對外友好協會的小樓裡。陽光斜照進窗,照出木櫃滿滿的書影和一位老人的輪廓。黑白格桌布上一臺收音機正在播放英語電臺,艾黎正在享用麥片和橙汁,這是新西蘭人喜歡的早餐——他仍然保持著自己獨特的生活。


艾黎在這裡一住便是29年,他的生活簡單得近乎單調。


因為好奇心,這個外國人把一生獻給了中國

▲ 路易·艾黎書房


我一直覺得艾黎是孤獨的。在他漫長的社會運動中,不少人稱他為“救世軍團光桿司令”,連好朋友埃德加·斯諾也曾不理解他;作為外國人,他在中國肯定沒少遭受偏見與誤解。


艾黎終身未婚,養子們盡心對他。只是有時候,這位老爺爺應該也會感到寂寞吧。


因為好奇心,這個外國人把一生獻給了中國

▲ 晚年的艾黎盡享天倫之樂(新西蘭圖書館 收藏)


也或許是這種孤獨,激發了他博愛的濟世精神和晚年無窮的創造欲。


他在北京醉心於自己的文學創作,翻譯中國古代著作,時不時還給當時的新西蘭大使擔任顧問——當時新中兩國才開始建交,對中國毫無瞭解的新西蘭大使遇上見多識廣的艾黎簡直如獲珍寶。

這種發揮餘熱的生活一直持續到1987年。那一年北京的寒冬,艾黎度過了自己最後一個生日後,生命定格在12月27日。


因為好奇心,這個外國人把一生獻給了中國

▲ 晚年的艾黎和中國孩子們在一起


我時常想,基督城和北京隔著一個半球,但那天下午在大堂的陽光,多麼像我在影像中的艾黎家看到的,那樣溫暖又強烈。


若時光能穿越,我多想走近他的書房,坐下來和他聊一聊,就這樣度過美好的一天……


因為好奇心,這個外國人把一生獻給了中國


作者:粽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