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喊卡?丹麥水貂僥倖得存,皮革產業倖免於難?


緊急喊卡?丹麥水貂僥倖得存,皮革產業倖免於難?

正如筆者於昨天所寫的那篇,關於丹麥撲殺感染新冠病毒的水貂一事,在最新消息中被證實,丹麥方面已緊急叫停這項爭議十分巨大的防疫措施。


丹麥日前因為發現水貂身上的新冠病毒出現變異,且“可能傳染給人類”,決定撲殺境內全數養殖場約1700萬隻水貂。然而此舉引起強烈反彈,丹麥政府於是在近日決定暫停此項計劃。此前丹麥政府的撲殺決議,遭到最大在野黨的質疑:大規模撲殺養殖場水貂用以防疫,是否有科學基礎,同時,這也剝奪了許多人的生計問題,且沒有合法基礎可以這樣做。再加上丹麥的公衛機構“國家血清研究所”也站出替“水貂發聲”:花了超過1個月的時間都無法找到病毒株變異的證據,合理懷疑所謂“病毒變異”是否真的危險到必須把境內的水貂統統撲殺。上述的種種質疑聲浪,最終迫使丹麥政府暫緩撲殺計劃。


其實總結來看,“全境撲殺”的暫停,主要是兩個因素起作用:一、以養殖水貂為主的皮革產業,是“丹麥賴以為生的經濟支柱之一”,“全境撲殺”將嚴重重挫丹麥的經濟;二、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表明水貂身上的新冠病毒發生變異,且這樣的變異直接危害到人類。基於這兩點理由,撲殺的暫停其實也在情理之中。

緊急喊卡?丹麥水貂僥倖得存,皮革產業倖免於難?

筆者在昨日的文章中也有提及,皮革產業雖目前仍有“廣泛市場”,但受限於整體時代潮流趨勢與相關動保意識的抬頭,動物皮革產業的市場也在逐漸萎縮中,到未來,該產業或將“全面消失”;而丹麥政府若要堅持“全境撲殺”,倒可利用此次機會協助業者轉型並加大補助措施,幫助經濟產業結構,完成更完善的升級。只是既然最後丹麥政府迫於外界壓力選擇停止撲殺,這一方面也可看出,眼下皮革產業仍存在廣大的經濟利益,且相關業者仍為做好充分轉型的準備;此外,丹麥政府或許也還未妥善準備好相關補助救濟措施,這導致若執意撲殺下去,對丹麥的經濟或將造成難以彌補的巨大損失,因此最終在現實的考量下,在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水貂的病毒會對人類造成傳染的情況下,終止撲殺,迴歸“正常的”皮革產業運作,或許就是丹麥政府“無可奈何”的選擇了。


其實丹麥的鄰居瑞典,也有養殖場的水貂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但瑞典的決策更果斷:為了保證經濟,沒有計劃進行撲殺。畢竟,據瑞典方面表示,眼下天氣轉寒,是皮革產業的旺季,一旦撲殺,對經濟造成的傷害可謂“承受不起”。

緊急喊卡?丹麥水貂僥倖得存,皮革產業倖免於難?

美國獸醫醫學協會則是針對這個現象給出了一個警訊:不撲殺可以,但萬一病毒當真發生變異併發生人畜傳染的現象,屆時現有正在研發的新冠疫苗或無法面臨這樣的突發狀況,到時不僅疫苗可能“無用功”,就連撲殺動物也不得不做到“更加全面”的地步。


總體而言,國家終究必須保證社會與國民的整體穩定,而為了保證這樣的穩定,經濟發展是牢牢不可放鬆的——丹麥是如此、瑞典也如是。只是美國獸醫醫學協會的提醒也必須得到重視,萬一之後發生人畜傳染的嚴重危害,那麼該果斷的採取“補救措施”,也就必須得以果斷起來了。眼下只能祈禱,最壞的情況不要發生,讓皮革業者、有關國家與人民群眾都免再遭受新冠病毒帶來的進一步衝擊。

#傳媒大家說#

#丹麥全國“殺貂”#

#丹麥取消水貂捕殺計劃#

#丹麥政府叫停大規模水貂捕殺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