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庆:新闻评论要说人话,让老百姓看得懂

陈安庆:新闻评论要说人话,让老百姓看得懂

今天陈老师想给大家讲过故事,这个故事大家肯定很熟悉。

陈安庆:新闻评论要说人话,让老百姓看得懂

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

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来。"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

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却嘟嚷:"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原来他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

四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大象真正的样子。而实际上呢?他们一个也没说对。后以"盲人摸象"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盲人摸象的寓意是,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应看全局,那样才能全面和真实的了解事物的情况 。

有人说,陈老师你给我们讲这个小学生成语干啥?

我其实是想说,在自媒体吐槽争宠的今天,目前的新闻评论,出现了意见过剩与新闻稀缺的矛盾中,真相探究还在路上,各种五花八门的观点就刷了屏,这其实是危险的。

每当出现一个舆情事件,随着新闻事件广泛传播及其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反转,经常出现急剧反转之自媒体观点打脸,与事实性新闻的极度稀缺。自媒体为了蹭热点,经常是不负责任的胡说八道,这背后其实是“带血的营销”!

我们必须承认,自媒体的兴盛,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一定程度上开了言论口子,但自媒体的目的是营销拉流量,吸引眼球,制作爆款,没有了机构媒体兢兢业业的信息采集者,所有的公共言论,成为没有凭借的无根之莲,失根莲花,那个自由,实际上是空空的壳,纸老虎罢了!

网络舆论反转,语言暴力雄起,各种人肉开始,话语喧嚣之中,大家忽然想起要看看权威大报,主流媒体如何说话,因为这些严谨理性的媒体,往往深思熟虑了之后才会说话,传统媒体出身的采编精英,绝不是键盘侠,公共狗蹭流量。他们爱惜羽毛,更珍惜招牌。

舆论多元,观点打架,是一个社会的进步,也是舆论呈现的常态。

毛泽东同志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新闻评论的前提是需要有最基本的、可靠的、接近真相的事实。这几年,传统媒体陷入机构的行业性集体困境,造成不少媒体的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部门被裁撤,曾经的优秀记者批量转型。

任何一个行当都需要有经验的职业人士,新闻行业也是如此,这些记者的职业转型,很明显影响了新闻开掘。

有人说,传统媒体死了就死了,我们看新媒体、自媒体,是吗?你知道深度报道记者没了,实际上也影响了公众对社会生活的深度认知,以及对公共生活的严肃讨论。

新闻事实的挖掘和探究能力大量缺失,鸡零狗碎的一地鸡毛,碎片化只言片语的短平快信息不断释放,观点太多,事实不够用。没有可靠、连贯而系统的事实,每一个人看到的都是一个面,随之产出的评论、批评和各类逻辑推演,都可能是不准确的,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可能制造新的对立和撕裂。

新闻评论作为公共话语平台,是公民思想、观念交流的重要场所。通过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表达公民的利益诉求、合理引导公共舆论,树立起了新闻评论的公共精神,这才是一个优秀新闻评论员该有的气质姿态。

很多新闻评论员没有做过记者,这是有缺憾的,对中国国情的把握,对接地气的基层情况的调研能力不够,有句话叫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好的新闻评论员,其实做好做过几年一线新闻记者,有大量的社会政治经济调研积累,也就说要有对一个事件解析的能力,能够解释信息,意味着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还要把这些知识赋能给实践和实际情况,一切中国国情和一线基层实际情况相结合,需要在给定信息的字面意思中,解释出背后的涵义、内藏的意义、可能的影响。

有人说,网络上现在是人人都有麦克风,我想说啥我就图自己开心,发泄一下,网民其实根本不关心真相,现在是后真相时代,网民在“孤独的狂欢”中自嗨,表达信息的个性化,没人关心真相,陈老师你说的那些都过时了?

我只想说,如果一个新闻事件,你连真相都不愿意关注了,你只在乎自己在网上骂得爽,满足与情绪发泄,那我真的没话和你说了!你就是一个网络喷子,网络暴民罢了!

我们承认很多网络平台,自媒体实际上是纯个人化的对信息的观点解读,是一个个明显带有个人兴趣和好恶倾向烙印的。但是任何一个事能过说服别人,不是靠歇斯底里的嘶吼,和泼妇骂街一样的耍赖,既然你要表达观点,你好歹得讲理吧,你讲的得要有道理不是?

众生喧哗,一群人瞎吵吵,吵三天三夜还是七嘴八舌不是,到头来无非都是浪费口水,“孤独的狂欢”在本质上是每个人内心世界的盛宴,每个人按照自己的臆想去解构新闻的时候,其实新闻已经死了!

在风云激荡中引领思想、在众生喧哗中回应民意,这才是好的新闻评论该干的事情。

陈老师比较推崇南方报系鼎盛时的新闻评论,这话怎么说呢?

南方报系的评论,从一个冷静的社会思考者的角度,以其敢于质疑、敢为人先、具有建设性的批判精神、理性的思考、对人文价值的关注

南方报系新闻评论的选题,总体上侧重社会民生,比如物价问题、房价、就业、社会医疗保险、医药、反腐倡廉。这些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属于热点问题,是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引导公民理性地应对这些社会问题,就成为新闻评论的重点。

南方报系的评论,经常指向平常百姓生活和生存发展要求,以及权力诉求。我们知道在社会转型期,新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弱势群体往往是最无奈、最无助的人群,为他们发声,为他们鼓与呼是是一个负责媒体应该做的事情!

陈安庆:新闻评论要说人话,让老百姓看得懂

《南方周末》在1999年由江艺平主编撰写的主编寄语《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中写到:“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在不停为你加油!”

南方报系的新闻评论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坚守舆论监督的媒体责任。坚持平民立场,评论视角独特,指陈时弊,激浊扬清,冷静思考。

在寻求妥善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方面,南方报系,当然也包括新京报,新闻评论往往发挥着公共精神,找到各方利益的一致点,帮助公民进行理性地表达。

南方周末前主编左方认为,南方周末的说话姿态是——俗的题材,要用知识分子最先进的思想去升华,雅的题材,要用知识分子最先进的思想去相通。

什么套路呢?就是:

——建造新的公民社会。

——塑造新的价值体系。

——构造新的历史座标。

好的新闻评论,就是要凝聚人心的映照,做有思想的新闻,把时评真正沉淀为社会史——思想史——心灵史。追求“传播真相”——“传播真知”——“传播真理”。

要有前瞻性的视野与思维,以独特视角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入论理,避免人云亦云。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递进,一个高地一个高地地攀越,不仅反映现状,还要有洞悉和前瞻,探究未来的模样、影响未来的走向。

陈老师认为,好的新闻评论要有真性情,在流量注意力经济时代,不为博人眼球,坚持我手写我心,说人话,说老百姓看得懂的话,不说官话、空话套话、废话,表达百姓呼声,表达真性情。

(南方传媒书院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陈安庆:新闻评论要说人话,让老百姓看得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