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室內循環水”養殖魚蝦的工藝流程!你一定要避開這些坑

一、前言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循環水養殖模式離自己還很遙遠,且投資大、技術含量高,因此覺得循環水養殖跟我們沒什麼關係。

但實際上,循環水養殖有很多先進的思路,值得其他養殖模式尤其是高位池模式借鑑,從而提高我們的養殖成功率。循環水養殖也是將來的大趨勢,因此我們現在是有必要對其進行了解。

先講講循環水養殖的基本概況,即技術原理、工藝流程,以及運行成本和產量等,進一步地,我們將其分解下來,將每個流程及其作用都進行詳述。

詳解“室內循環水”養殖魚蝦的工藝流程!你一定要避開這些坑

(上圖:東營循環水養殖示範基地)

二、傳統的流水養殖模式

首先我們來評價一下傳統的流水養殖模式。

所謂流水養殖模式,說白了就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換水模式;現在大部分的高位池、北方盛行的流水工廠化養殖,以及江蘇一帶盛行的小棚養殖模式都屬於這個類型。

含有殘餌糞便以及氨氮、亞硝酸鹽的“廢水”源源不斷地被來自天然水體的“清水“所替代。

然而,隨著我們對高產的追求,這種模式的問題也愈發地體現,很多以海水為水源的流水工廠化養殖者都在糾結:誒!現在所謂”清水“越來越不符合漁業水質標準了。

詳解“室內循環水”養殖魚蝦的工藝流程!你一定要避開這些坑

(上圖:高位池,來源於網絡)

三、循環水養殖的共性和其與傳統養殖模式的區別

首先大家在一些科普資料上應該已經瞭解了一些關於循環水養殖的資料,並且應該也瞭解了一些工藝流程。他們萬變不離將水通過各種理化手段淨化後重複利用的宗旨。下面我們先用圖來說明一下.

詳解“室內循環水”養殖魚蝦的工藝流程!你一定要避開這些坑


詳解“室內循環水”養殖魚蝦的工藝流程!你一定要避開這些坑

首先我們從這兩個圖裡面不難看出,循環水養殖的共性和其與傳統養殖模式的區別。

循環水養殖的水處理工藝旨在讓水變得越乾淨越好,而對水體的汙染物的去除順序也不難看出是由大到小,由易到難,由物理到生化。

雖然我們常說“水至清則無魚”,但其實際意義是水中必須有菌、藻等微生物的支持,才好讓魚蝦或飼料產生的廢物得以降解或無害化;而在循環水模式中,淨化作用只是換了個地方,因此其並沒有違反自然規律。

而且,微生物的過度密集化雖然很利於水體的淨化,但卻不利於魚蝦的生長;而循環水養殖模式相當於把二者分開了,因而避免了這個矛盾。

詳解“室內循環水”養殖魚蝦的工藝流程!你一定要避開這些坑

(上圖:東營循環水養殖示範基地)

有人驚歎於使用純氧增氧,但事實上這不是必須的,這取決於我們所設計的養殖密度 ,如果我們不追求每方四五十斤的產量就沒有必要使用純氧。設計循環水系統時,根據養殖需要來做設計系統方案,而不是叫我們一定要那麼做,否則我們可能連電費都賺不回來。


接下來我們再一步一步地說,第一步所用設施因人而異:有人喜歡用弧形篩、或喜歡用微濾機、或喜歡用砂濾罐的,目的都是把不溶性的顆粒物去除。去除顆粒物的重要性不亞於去除氨氮、亞硝酸鹽等汙染物,因為這些顆粒物很有可能是這些汙染物的前身。

而且顆粒物在水體中會被微生物氧化而增大耗氧量,且是不必要的耗氧。而對於南美白對蝦養殖來說,到了後期,顆粒物的問題也顯得非常顯著,因此這也是在流水工廠化中比較注重池底形狀的原因之一。

詳解“室內循環水”養殖魚蝦的工藝流程!你一定要避開這些坑

(上圖:濟南商河項目,左下角是微濾機)

第二步大多是蛋白質分離器或氣浮池。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步大多隻有海水養殖系統有,淡水養殖系統大多是沒有的。因為海水有個優勢就是水體表面張力低,曝氣時很容易產生大量細膩的氣泡;

而淡水相比於海水而言,在產生同等氣泡的條件下能耗會大得多,因此一般來說是不值得的。至於它的作用嘛,可以用很強大來形容。

氣泡且尤其是小氣泡在水中經過時,能夠將水中的大分子可溶性有機物富集在一起,並隨之浮到水面,這也是工廠化養殖或其他高密度養殖場景下,常常出現的水體表面有大量泡沫的原因之一,而蛋白質分離器便是這一現象的集中放大版。

詳解“室內循環水”養殖魚蝦的工藝流程!你一定要避開這些坑

(上圖:氧氣錐、豎流糞便沉澱器、蛋白分離器)

同時呢,蛋白質分離器常常與臭氧發生器配合使用,但組合臭氧不是必須的。大家都知道,臭氧的氧化性極強,不但能夠殺菌消毒,而且對氨氮、亞硝酸鹽也能夠起到氧化去除的作用,且去除結果是直接變成氮氣而昇華。

因此當我們的養殖密度或者說投餌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加個臭氧發生器能夠很大程度地分擔後續生物淨化系統的壓力,且對弧菌也有近乎百分百的殺滅作用。但若是投餌量或養殖密度並不大,可不要手賤地進一臺臭氧發生器,那樣可能反而會增加蛋白質分離器出水的氨氮含量。

總得來說,蛋白質分離器的目的是讓大分子有機質尤其是蛋白質,在變成氨氮和亞硝酸鹽之前就離開水體。


四、生物(生化)過濾系統

大顆粒物去除了,大分子有機質也去除了,那麼再進一步地便是去除小分子有機質和氨氮、亞硝酸鹽這些東西了,因此接下來便到了循環水養殖系統的關鍵部位:生物(生化)過濾系統。

生物過濾系統現在大多采用的是生物濾池,說白了就是一個大池子,裡面放了很多各式各樣的填料供微生物附著。微生物會在這些填料上附著生長,在汙水處理領域這叫“掛膜填料”。

當水體流經掛膜填料時,水體中的氨氮、亞硝酸鹽、有機質等物質與微生物膜發生物質交換,使得氨氮、亞硝酸鹽被氧化成為相對無毒的硝酸鹽;有機質被氧化成為水和二氧化碳,最終使水體得以無害化。

(上圖:示範基地的生物濾池)

不同的填料可能會富集不同的微生物,功能也不盡相同,但總體來說都是去除氨氮、亞硝酸鹽、有機質。有時且大多地會將不同的填料分段組合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生物濾池之外,還有一種形式是滴濾塔。滴濾模式相比於生物濾池而言,淨化效率要高得多,但是有一個硬傷便是水體的蒸發量太大,如果沒有可靠的補充水源,那麼這種方式還是慎用為宜。

經過了生物處理,水基本就可以回到養殖池了。但有的人會在其回到養殖池之前再做一些文章,例如將其曝氣到溶氧飽和,再或紫外殺菌,再或超濾。

到了這裡,水處理流程就基本完成了,但這對我們來說遠遠不夠,僅提供乾淨的水不一定能夠養出健康的蝦。因此還有一些其他問題值得關注,那麼下面我們就來分別討論一下.


五、工藝流程中存在的坑

循環水養殖魚類、對蝦可能存在這樣幾個問題:

一是成本問題。這套設備很貴,值不值得呢?若拋開一次性投資的話,運行成本又如何呢?

二是產量如何?

三是設備好不好使?好不好控制?

因此接下來我們說說看幾個現成設備或工藝流程中值得吐槽的地方以及相應的降低成本的辦法。

(上圖:東營循環水養殖示範基地)

首先,有的工藝流程中,有兩組水泵,俗稱二級提水。而這樣的往往是養殖池、各項設施、生物濾池在同一個平面,我們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蛋疼的設計:把生物濾池及其他一些相關設施抬高或降低,不就能省一組泵了嘛?!省一組泵就意味著水泵費用、維護費用和三分之一的電費省下來了。


其次,有的在蛋白質分離器或氣浮池前面或後面放一個脫氣裝置。如果脫氣在蛋白質分離器後面還可以理解,至少可以把臭氧吹脫掉,防止影響後續的生物濾池;但放在前面就不能理解做甚麼卵用了,難道蛋白質分離器的脫氣作用還不夠麼……


再其次,有的工藝流程要求在生物濾池的最後曝氣將溶氧曝到飽和再流回養殖池。說實話,對於對蝦而言,這樣做便意味著循環流量將非常大才能滿足溶氧需求,進一步地便意味著電費的增大。

因此不如象流水工廠化那樣將曝氣裝置分佈在養殖池中,恰好曝氣產生的微水流也很受對蝦的喜歡。

詳解“室內循環水”養殖魚蝦的工藝流程!你一定要避開這些坑

(上圖:某養蝦場的生物絮團養蝦池)

說到曝氣增氧,再說到省錢,那麼溶氧儀在這裡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我將採用的增氧設施便是溶氧儀+變頻器+漩渦風機組合而成,它將根據溶氧情況和設定的溶氧值來調整風機轉速。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省電方式,例如我所採用的通過大容量UPS電源來做到錯峰用電,不但節省了電費,而且還避免了停電風險。接下來就要講最關鍵的內容了:生物濾池多大好。


毫無疑問,生物濾池越大越好。但到底多大好呢?在沒有除生物濾池之外的其他設施的情況下,有一個公式可以計算之:

(養殖生物總量*單位體重日投餵量*飼料蛋白質含量*16%)/(填料比表面積*單位面積日淨化力)*校正係數


但若是按照這個公式計算,那麼算出來的生物濾池會大的嚇人,這時不要怕,因為我們不是還有微濾機、蛋白質分離器這些東西嘛。所以呢,在實際實施中,生物濾池的體積一般取養殖水體的10%至40%,滴濾塔取養殖水體的10%至20%,當然了,多多益善,體積越大,養殖成功率越高。


青島博尚智漁(張思源,18661431985)

力爭成為現代智慧漁業的領航者!

如果您想做工廠化循環水養殖,

卻不知道如何規劃循環水養殖車間、

不瞭解各種循環水系統設備的功能、

不清楚循環水水處理系統的工藝、

不熟悉做室內循環水養殖的各種投入;

循環水系統運行時出現棘手的問題;

改造、升級傳統的養殖車間;

參觀國內一流的循環水養殖車間;

……

統統都可以聯繫我們。

青島博尚智漁公司致力於提供“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的全套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