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郁达夫抛弃的女人,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文 / 三 少

导语:

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被郁达夫抛弃的女人,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青年时期的郁达夫

乱时民国弃妇多

民国时期,虽然动荡不安,却是一个才子辈出的时代。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星星,在民国的文坛上闪闪发光。

星星越闪亮,星星的背后的女人越黯淡无色。朱安、张琼华、孙荃、张幼仪,就是这些星星背后的女人。

有人说,他们是民国四大弃妇。在这四大弃妇中,张幼仪无疑是最幸运的。

因为,从小到大,每一次困难的时候,她的二哥张君劢和四哥张嘉璈总会给她莫大的支持和帮助。

所以,当张幼仪刚刚生下彼得,在柏林被迫与徐志摩签字离婚后,她得到了二哥张君劢的帮助。正是因为有了二哥的帮助,张幼仪才能在德国攻读幼儿教育,才能开始自己的学习成长之路。

如果没有人在这时候帮她一把,你想想,一个不懂英语,又带着刚满月的孩子的女人,在异国他乡该如何度日呢?

后来,回国后,张幼仪又在四哥张嘉璈的支持下,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渐渐地,张幼仪越活越勇敢,终于破茧成蝶,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而孙荃,被逼放弃婚姻后,带着三个孩子,左手帮助右手,在艰难的求生路上,她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被郁达夫抛弃的女人,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郁达夫的书

生是郁家人,死是郁家鬼

说出来,大家也许不相信,大户人家出生的孙荃只来过郁家一次,还没有见过郁达夫本人,就认定自己生死都是郁家的人!

从此,孙荃经常去郁家服侍郁达夫的母亲和祖母,又主动代笔给郁达夫写信。在这个代笔的过程中,孙荃在书信中和郁达夫建立了一些感情。

慢慢地,孙荃和郁家融为了一体。尽管还没见到未来丈夫郁达夫的面,她就已经把自己当成了郁家的人了。

如果把恋爱比如成一场游戏的话,还没有开局,孙荃就注定输了。因为在这场游戏当中,孙荃一直在主动付出。

因为一直在主动,孙荃认为自己为郁达夫做任何事都是应该的,因为她是郁家的人!也因为她是郁家的人,郁达夫做什么,说什么几乎,孙荃都认为都是有道理的!

1920年,江南的7月,一个红霞满天的傍晚,一乘小轿抬着新娘孙荃走进了郁家的庭院。

没有喜酒,没有象征喜庆的花炮蜡烛,没有证婚的媒人,甚至没有任何的结婚仪式。这场婚礼,悄无声息,仿佛是两个背着父母偷偷结婚而不被祝福的年轻人。

是的,文人气息的郁达夫,曾经在万花丛中过。他终究对这个"荆钗布裙,貌颇不扬"的乡下女子,真还没有喜欢到结婚的地步。

但是,母亲喜欢她,母命难违。

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他最终还是向命运之神低下了高贵的头。无法拒绝母亲的郁达夫,在结婚的仪式上态度异常的坚决:

"一切均从节省,拜堂等事,均不执行,花轿鼓手,亦皆不用。"

心情郁闷的郁达夫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桩婚事的不满,孙荃居然答应了。

这个婚,就算没有轿子,要孙荃走路去,她也得走。因为,她认为郁达夫说的有道理!

新婚之夜,人生最大的喜事。

20多岁的新娘,满心欢喜。大一岁的新郎,茫茫然。万般不情愿地揭开了红盖头,才发现新娘身染疟疾,脸上毫无血色,一身病容。

这算什么事呢?

新郎的心里莫名地失落!

幸好,患病的新娘带了一枚钻石戒指,连同自己的满满爱意送给了丈夫。大喜的日子,总算有一点值得纪念意义的瞬间了!

但是,一枚小小的钻石戒指,又怎么能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呢?

一个痴情的女人,总会时刻想着她的男人,想倾其所有为他做点什么,想要自己能在这个男人的心里占点位置,哪怕是一个角落。

被郁达夫抛弃的女人,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青年时期的郁达夫

孩子的父亲正在和别人结婚

新婚没多久,郁达夫就回到了日本继续自己的求学之路。在日本,郁达夫又过起了花天酒地的生活,甚至将妻子送给他的钻戒卖了,以供花销。

这个时候,郁达夫与留日学生郭沫若等组创了 “创造社”,并开始写小说。

1921年10月15日,他的首部短篇小说集《沉沦》出版,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小说立刻轰动国内文坛,郁达夫的名气高涨!

而妻子孙荃,是最早读完这本惊世骇俗的大作,并深刻领会其主题的读者。她知道,远在日本的丈夫在为谁沉沦?为谁呐喊!

文学与恋爱,在郁达夫来说是互为表里。恋爱的激情,早就已融化在他的血液之中了。1922年,回国之后的郁达夫,如鱼得水。

他的女朋友从安庆的"海棠",到北京的"银娣",再到广州的"白薇",好不热闹!不过,这些女子还没有真正打动郁达夫那颗年轻的不甘寂寞的心。

直到后来,郁达夫遇到了杭州的王映霞!

这一次,郁达夫有种重生为人的感觉。他发誓:一定要和王映霞在一起!

当郁达夫向妻子孙荃提出离婚的时候,这个善良而质朴的女人蒙了。

尽管她一直知道自己的丈夫在外面莺歌燕舞,可是,她从来没有想到真的有那么一天,他会不要家里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3个孩子!

生是郁家人,死是郁家鬼。现在,她人还活着就要被赶出郁家,到时候,成了鬼,怎么姓郁呢?

孙荃不肯!

她哭他,求他,他还是不肯!

最后,孙荃以死相逼,郁达夫才让步。不离婚,只分居,郁达夫有绝对的自由。孙荃总算保留了“郁达夫太太”的称号!

1927年6月5日,郁达夫和王映霞高调在上海订婚。订婚的那天,穿着羊皮袍子的郁达夫喜气洋洋,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那件羊皮袍子,正是他抛弃的妻子孙荃从北平寄来的!

此时的孙荃,正在为郁达夫生第3个孩子。生儿育女的痛苦,有几个做父亲的知道呢?

比如:郁达夫。

比如:徐志摩。

比如:郭沫若。

有人说,孙荃很了不起,牺牲了自己,成全他爱。

哪里有哦,但凡有一丝一毫的办法,她都会去努力。可是,男人的心里,已经没有她的一点点位置!她无论怎么挤怎么钻,都没有用啊!

有哪个女人,愿意亲手给自己的丈夫缝制新婚的衣裳,去和别的女人结婚?

有哪个女人,愿意在自己生孩子的时候,孩子的父亲去和别的女人结婚?

被郁达夫抛弃的女人,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郁达夫和杭州第一美人王映霞

漫漫人生路, 为母则刚

和郁达夫分居之后的孙荃,没有来得及忧伤,立刻就把自己还原为一个典型的中国妇女。 “相夫教子”,是旧时代中国已婚妇女的天职。现在,孙荃没有办法“相夫”了,她只能默默地“教子”。

我们现代社会,到处都是就业的机会,一个女人带着3个孩子都非常难以生存!那个时候,乱世的民国,一个刚刚生完孩子的女人,是如何带着3个孩子度日的呢?

在别人眼里,这个带着3个孩子的女人,真是可怜的很!

但是,孙荃没有时间可怜自己,没有时间得产后忧郁症,没有时间为被丈夫抛弃的命运而哭泣!

3个嗷嗷待乳的幼儿,文儿两岁多,熊儿一岁多,胖妞刚出生。3张小嘴要吃,要喝,要拉,要哭,要玩,要闹,要睡,要长大……

孩子啊,你哭的有多伤心,母亲的身心就有多累!

我想,每一个在看三少这篇小文的母亲,都有过孩子哭,妈妈跟着一起哭的记忆。那种无力感、挫败感、茫然感经常会打败一个独自抚养孩子的单身母亲!

孙荃没有被谁打败!

她茹苦含辛把3个娃娃拉扯大,甚至从来没有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即使在逃亡的路上,缺衣少食,孙荃也没放松孩子们的学习。

没有老师,孙荃就自己当老师。

没有课本,孙荃随身带的古文古诗和郁达夫的作品就是教材。

《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活叶文选》以及郁达夫的作品,这些都装在逃乱的背包里。孙荃要求孩子们每学习一篇,都要能背诵出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些名句和名句背后的故事与感慨,都是在流亡的途中,孙荃教给孩子们的。只是,孩子们都小,体会不到母亲心中的家国情怀。

就这样,在国破家亡的境遇里,孙荃硬是靠自己柔弱的肩膀,慢慢地把三个孩子拉扯大。而且,三个孩子都受过高等教育!

郁达夫的长女黎民在《我的母亲--孙荃》中,曾经非常详细地记录了孙荃带领3个孩子艰难度日的辛酸历程。

这其中的“辛酸”与“苦涩”,一般的人难以理解,更难以做到!

被郁达夫抛弃的女人,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郁达夫和妻子孙荃

只有思念

人是感情动物,大多数的感情在美好的前提下都是美好的。如果感情遭到了背叛,无论是夫妻还是朋友,再美好的感情大抵也要变成狗屎、牛粪什么的!

孙荃,也不例外。

在和郁达夫分居之初,孙荃是十分怨恨他的!郁达夫的薄情、自私,无论是作为丈夫还是作为父亲,都没有半点合格!

可是,怨气也好,憎恨也罢,随着岁月的流逝,竟越来越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已很久就没有郁达夫的消息了,吃斋念佛的孙荃早就忘记了丈夫的薄情,她的心底只有无尽的回忆和思念。

有人说,郁达夫死在南洋了!

孙荃不相信,她总觉得,郁达夫会回来的。这里是他的家,这里有他的根,这里有他心心念念盼着父亲归来的几个孩子!

抗日战争胜利后,孙荃盼望着,盼望着,盼望着。

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一篇报告文学《郁达夫的流亡和失踪》,被孙荃看到!她才知道,自己多年杳无音信的丈夫,早就为国捐躯,血染异国土地!

孙荃一手拿着那张报纸,慢慢地蹲下身,用双手把自己的双臂抱住,她的泪如决堤的黄河水,疯狂地流淌在她消瘦的脸颊。

孙荃忍不住放声大哭!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郁达夫娶了三位妻子,最后能接受这份荣誉的,只有孙荃!

此后,孙荃将郁达夫的照片,挂在家中堂屋的正面墙上。每年旧历的7月15,孙荃都会向南方遥望,盼望丈夫魂兮归来!

可惜,郁达夫永远长眠在南洋不知道的哪个角落里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在南洋被日本帝国主义者杀害的郁达夫的遗骨。

在晚年的回忆里,孙荃从没有责怪过郁达夫。她一直认为,郁达夫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她为郁达夫感到骄傲,因为他终于实践了青年时代立下的誓言,完成了“为国而死”的心愿!

1978年3月29日,81岁的孙荃与世长辞。弥留之际,她说:

“回忆我的一生,我是会心安理得地升入天堂的。”

的确,孙荃的一生,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子孙儿女,更无愧于她自己。

如此艰苦辛酸的一生,也许有的人认为她的坚守不值。可是,生是郁家的人,死是郁家的鬼,这是她一生的人生信条!

一个人一生幸不幸福,值不值得,不是你说了算。就像白雪公主的水晶鞋,她穿着舒不舒服,只有白雪公主自己知道。

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郁达夫革命烈士证书。

被郁达夫抛弃的女人,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郁达夫的经典之作

三少说:

在郁达夫众多的女人中,孙荃应该是最爱他的那一个。包容,也是爱的内容之一。

孙荃和张幼仪,没有惊艳的美貌,没有万种的风情,却温润如水,坚韧如玉,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