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尋訪紅橋區洪湖裡 那些寫進記憶裡的味道


雜記:尋訪紅橋區洪湖裡 那些寫進記憶裡的味道

前兩天欻chua空去了趟紅橋區的洪湖裡,一是為了收集頭條號內容素材,二是故地重遊找尋找點過去記憶。

雜記:尋訪紅橋區洪湖裡 那些寫進記憶裡的味道

天津市區不大也不小,2塊錢的公交車基本上可以指哪去哪,但是,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也基本上給你限制在了固定的範圍,兩點一線,哪也去不了,走也走不遠,所以,哏兒哥雖然住在南開,但是七八公里外的紅橋,也只能趕上機會來轉轉。

雜記:尋訪紅橋區洪湖裡 那些寫進記憶裡的味道

天津市老的居住區,絕對是大寶藏一樣的存在,這其中,以洪湖裡、凱萊賽為代表,雖然最近幾年城市治理有了許多改變,風貌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觀,但是骨子裡的煙火氣依舊存在,細心體會,那種蘊含於日常生活的溫度還在。

雜記:尋訪紅橋區洪湖裡 那些寫進記憶裡的味道

因為許多好朋友住在那裡,洪湖裡是我2000年前後經常去的一個地方,這裡面現存的,和已經遠去的餐館都曾經留下了我們許多的記憶。

比如子牙裡4號樓下的清真燒烤攤,由兩個兄弟共同經營,烤翅邊是個特色,每到晚上,淡黃的燈光下,在破舊的三輪車上載著的燒烤爐裡飄出陣陣焦香,觥籌交錯的人們,暢快的聊著,那種存在於市井的喧囂,撫慰了多少孤獨寂寞的心靈。

雜記:尋訪紅橋區洪湖裡 那些寫進記憶裡的味道

同樣在子牙裡4號樓,當年推著三輪,一個個高壓鍋羅著賣大烏豆王姐,已經有了嶄新的門市,經過重新設計裝潢一新的店面門前依舊排著長長的隊伍,遺憾的是,哏兒哥曾在這裡無數次的講過,但每次總被人流所“嚇退”,直到今日,也未曾品嚐到“王姐大烏豆”的妙處。

雜記:尋訪紅橋區洪湖裡 那些寫進記憶裡的味道

雜記:尋訪紅橋區洪湖裡 那些寫進記憶裡的味道

雜記:尋訪紅橋區洪湖裡 那些寫進記憶裡的味道

雜記:尋訪紅橋區洪湖裡 那些寫進記憶裡的味道

順著臨水道再往前,見口左轉,原來是一個比較大型的農貿市場,現在拆遷之後,有了“敦煌道”的牌子,在這個市場口,哏兒哥依稀記得當年有一對賣啤酒炒田螺的老夫妻,推著破舊的三輪車,伴著夕陽出現在道路一旁,蔥薑蒜熗鍋,下花椒大料,依顧客口味要求再加入或不加辣椒,然後下入剪去“尾巴”的田螺,翻炒兩下,再導入一整瓶啤酒,蓋上鍋蓋悶燒幾分鐘,分大小份,售價七到十元,後來不知道怎麼就再也沒看見出過攤。

雜記:尋訪紅橋區洪湖裡 那些寫進記憶裡的味道

順著市場往西北方向走,就來到了洪湖北路,依路名而挑號的“北路拉麵”坐落於此。要說北路拉麵有多好?個人覺得提不上,但相比較那些“閉眼乾活”“自以為是”的同行來說,北路拉麵無論是湯底、肉量、價格、佐料等等都遠遠超越。其實餐飲沒有什麼秘訣可言,付出多一些辛苦,適當減少點利潤,在口味口感等方面多做些研究,自然客如雲來,不是嗎?

雜記:尋訪紅橋區洪湖裡 那些寫進記憶裡的味道

幾年前有人採訪馮小剛,問他為什麼能超越其他導演,每部片子都能票房之王?馮小剛淡淡的說,“倒不是我做的多好,而是他們太差了。”這句話放在餐飲界,同樣適用。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