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笔记:抓住结构化知识管理笔记的机遇

DoNews 11月6日消息(记者 李昊原)“一开始是笔记,时间长了就成了垃圾桶”,这是葫芦笔记创始人&CEO陈顺利对传统笔记应用的看法,这些工具类的笔记应用多扎根在非结构化笔记领域,但在结构化笔记领域,陈顺利认为还有入局机会。

葫芦笔记:抓住结构化知识管理笔记的机遇

2020年知识管理软件市场出现了新变化,之前国外结构化笔记产品Roam Research横空出世,获得约一千万美元的投资,估值接近两亿美元,在国内市场,由于Roam Research无法使用,15美元的月付费也过高,导致这一赛道暂时空白。而葫芦笔记本身支持Roam的各项功能,在技术上支持双向链接技术,能够最大化复用笔记,同时基于强大的知识图谱技术和贝叶斯推理,能够发现用户忽略的知识连接,让用户的笔记不会变成垃圾桶,也不是没有联系的信息孤岛。

陈顺利介绍,这款产品主要面向学生、老师、 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智能的个性化服务和知识智能发现。

陈顺利是连续创业者、高级全栈工程师,有7年软件、产品经验,先后任职于XOGroup等上市公司,曾独立负责智能推荐系统,代码智能数据分析系统的研发,具有丰富的NLP和知识图谱,专家系统设计经验。

在今年的疫情期间,葫芦笔记自行研发了远程协作的软件来进行远程办公,依旧维持了较高的开发效率,不过在线下的推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只能通过线上路演的方式进行路演,效果较差,陈顺利表示目前只见过二十余名投资人,不过对葫芦笔记的评价都很好,来自葫芦笔记用户的反馈也不错,目前团队正在努力降低产品使用的门槛,尽量让更多的“小白”用户也能快速上手葫芦笔记。

群星MARS创新创业大赛已经有八年历史,由群星资本、多牛传媒、奕秋资本主办,在行业中被誉为“创投风向标”。无论在行业爆发期还是低谷期,群星MARS大赛都一如既往与行业者同行。促进行业资源共享,与伙伴共渡难关,一直是群星MARS大赛秉承的精神,在今年特殊环境下,群星MARS大赛依然一往无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