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靠什么撑起3万的房价?

最近杭州最火的新闻莫过于6万人摇房。很多人坦然接受了。因为这个楼盘位于杭州未来科技城,人称未来的宇宙中心,阿里巴巴隔壁。该小区和周边的小区有万元的倒挂,摇到就意味着100万起步的差价收益。

临安,靠什么撑起3万的房价?

还有一条可以算作第二火的新闻,就是临安区逼近3万的房价。这个价格的出现,多少有些令人惊讶。有人用了一次词语:猝不及防。自2017年11月临安撤市建区后,临安区城市化加速推进。而作为杭州唯一不限购的城区,楼市也显得异常火热。

从县级市变成杭州的一个区后,临安便和建德、桐庐挥手告别了。所有对外宣称都是杭州市的临安区。这个名字带来的直接效应是显而易见的。给当地吸引了不少投资。也吸引了不少的买房者。

2019年,临安的经济总量将近600个亿,人均GDP刚刚超过1.5万美元。相比之下,隔壁余杭区经济总量2800个亿,人均GDP超过了2.5万美元。再看下建德,2019年的经济总量不到400个亿,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各位可以自行比较下三地的房价。

临安,靠什么撑起3万的房价?

回想起五年前,当上海人用一万六每平米拿下余杭区临平山北某个楼盘时,大家都说上海佬疯了。没想到,五年过去,这里的价格涨到了两万五。虽然比起主城区或者临平新城的房价,此处还不算贵,依旧是块价格洼地。但是,临安敢说自己的发展就比临平好吗?

很多人看好临安,不仅仅是临安的名字本身,更看好的是青山湖一带的发展前景。临安人是多么的希望未来科技城建在青山湖而不是余杭区的南湖附近。毕竟,青山湖科技城的开发要早于未来科技城。在这里,不得不给临安人点个赞。10年前当大家都把湖区当景区时,临安人就动脑筋做高端科技园区了。无奈,硬件条件确实不如人家,让余杭后发制人了。在这里,又不得不给余杭人点个赞。

而要支撑起起当地的房价,无非两个东西,一个是人口,一个是产业。这两个条件具备了,城市自然会发展起来。如果只有人口没有产业,如果交通便利,那么可以成为一个睡城。如果交通条件也不咋地,那么顶多造一个鬼城。

临安,靠什么撑起3万的房价?

临安的人口这些年有所上升,但比起余杭区动则几十万的流入量,临安一年数千的人口增长是无法支撑起当地的楼市的。再有,当地人更喜欢在老城区,少数愿意搬到青山湖一带。所以,到那边买房子的大多数是投资客,来自上海、杭州,还有隔壁的余杭。

而临安的产业发展是个未知数。因为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存在,让这里充满了希望。但是无论是企业落户的质量还是数量,和未来科技城一带完全无法相提并论。所以未来科技城的房价可以涨到5、6万,众人还充满期待。而临安到了3万就让大家惊掉了眼球。

都说买房是买预期。那些愿意花3万去投资的,无非就是赌发展预期,以后至少涨到5万吧!问题是,5万的房子卖给谁?剔除掉通货膨胀因素后,众人击鼓传花会交到谁手里?用多久时间可以实现3万到5万的跨度?

临安,靠什么撑起3万的房价?

都说临安不是建德,但临安也不是余杭。虽然轻轨的开通将临安拉进了未来科技城半小时经济圈,但比临安居住更为方便的地方还有很多。青山湖科技城在产业发展未实现突破的前提下,让房价先对标起未来科技城,恐怕非明智之举。更何况,现在还面临钱塘新区的竞争。“一路向西”和“东西并举”或者“东重西轻”还是不大一样的。

有人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说不定哪天阿里巴巴就搬到青山湖边了。还有人说,这里会变成浙江的真正硅谷。就像数年前,没人会想到华为有一天会整体搬迁到东莞。青山湖又不比松山湖差。

阿里巴巴搬到文一西路时,这边房价还不到一万。各位看官也不要痛心疾首、后悔莫及了。过去了就过去了。要是哪天马云真的想搬到青山湖边,那时候青山湖又会以多少的房价来迎接大众创业者们?总不能只靠山核桃吧!

临安,靠什么撑起3万的房价?

或许很多人还忽略了一点,临安是区,但也是山区,本身发展腹地太小。未来科技城是枢纽,青山湖科技城却是一个末梢,这就是二者不同的地方。临安再往西,那就是安徽的山区了。反正,安徽那边早就打出广告,离杭州城区只有五分钟距离。五分钟奥!

PS-1:或许10年后,有人会说起这篇文章。说你看,这里房价已经5万了,当年投资翻番了。问题是,我好像什么也没说啊!

PS-2:现在大家都盯着南湖,或者退而求其次,看看更远一些的青山湖。那么,湘湖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