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最豪奢的公寓,将流动的星空雕铸在天花板上

我们一直在仰望星空。古代伟大的帝王修建高大的天文台,设置专门的官员卜天问天,或在巨大的陵墓穹顶上闪耀的群星。而即便到了光污染包裹着我们的今天,人们依然会在奇异天象(月食、流星雨等)来临的时候,登上城市周边的高山,感受宏大宇宙的伟力。为此,许多软件公司开发了植入手机中的观星APP,只要对着天空,就能告诉用户眼前看到的是哪颗星,建立其渺小的人与广阔星空的联系。

这世界最豪奢的公寓,将流动的星空雕铸在天花板上

渴望成为宇宙中的一份子,不愿做孤独星球的孑然者。这种冲动有时候带来的不是美感和愉悦,相反会变成一种恐慌。

18世纪,新天文学已经创设,但占星学并未就此走向末路。1774年,荷兰业余星象家恩科·阿塔预言,世界将在5月8日毁灭。因为这一天有水星、金星和火星将与月亮“合相”。所谓“合相”,是占星术中的词,说的是几颗星星的位置非常靠近。阿塔宣称,这些行星将会撞在一起,然后把地球撞向太阳。

这世界最豪奢的公寓,将流动的星空雕铸在天花板上

行星合相

阿塔说,上一次这种合相发生在世界诞生之时,而这次将导致世界毁灭。他的预言让荷兰人无比恐慌。

早在1717年,牛顿天文学就已经传入了荷兰。不过让大众接受这种新的科学观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荷兰的大学采取的是一种折中主义,既有教师传授牛顿科学,也有人在讲述亚里士多德、笛卡尔。而且,这些科学观点的交锋只存在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小圈子,在这个圈子之外,大多数人的思想都还活在中世纪,也就让各种蒙昧的说法有了广阔的市场。

当人们忐忑地等待着世界末日,一位30岁的羊毛精梳工站了出来。他要证明这个预言是荒诞不经的。而他的做法是直观地将太阳系行星的轨道和运行展示给人们看,地点就是在他的家里。

他的名字叫艾泽·艾辛加。他在自己弗里斯兰家中的天花板上修建了一个“天文馆”。

这世界最豪奢的公寓,将流动的星空雕铸在天花板上

艾泽·艾辛加

他要做的并不是在天花板上绘制“死的”太阳系星图和轨道,而是要修建一个动态的,能实时反映行星运动的天体模型。

为此他需要制作的是一台大型的钟表。他用橡木雕刻出复杂的机械元件,整整10000颗铁钉都是他亲手打造的。为了能在家中摆下这个机械,他将60多个齿轮安置在客厅上方的屋顶夹层里。

这世界最豪奢的公寓,将流动的星空雕铸在天花板上

橡木元件

在中厅抬头往上看,会看到天花板正中央彩绘的太阳,围绕着它的,是一圈一圈轨道,由一个钟摆提供动力,推动当时已经发现的6大行星。所有的轨道都是按照科学测定的距离以1:1012的比率准确地放在天花板上的。

这世界最豪奢的公寓,将流动的星空雕铸在天花板上

这些行星悬挂在金属钉上的木球,按照当时已知的周期环形运转。水星环绕一周88天,土星则需要29年又164天。

艾辛加的“天文馆”的初衷是为了反驳一个谣言,他原本预计在6个月的时间里完成这个创举,最后竟花费了他整整7年的时间。因此,当天王星在1781年被发现的时候,这个天文馆刚刚完成。不过,即便是艾辛加有心将新的发现添置到他的天花板上,他也没有办法做到。因为天王星的环形半径太大,根本容纳不了。

因为这个“天象仪”本质上是一枚大型钟表,要靠钟摆来驱动。因此计算钟摆的摆幅就很关键。

原本艾辛加的计划是将钟摆的长度设计为1米,那么摆动60下就正好是1分钟。可是真的开始安装的时候,他惊讶地发现阁楼里的空间不够,必须把天花板切开,让钟摆露出来。可是如果这样的话,艾辛加一家人就会在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看着钟摆在他们的头顶上来回摆动。

这世界最豪奢的公寓,将流动的星空雕铸在天花板上

不起眼的三层小楼里竟藏着一个天文馆

已经受够了折腾的妻子立刻表示强烈的反对,艾辛加没办法,只好把长度缩减到了75公分,这就意味着要重新调整全部的齿轮大小和系统,之前的功夫就白费了。

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艾辛加已经知道,行星环绕太阳周期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而不是正圆,用正圆代表椭圆必然有误差。而且行星运行的位置并不在地球的黄道面上,而是立体的(意味着从太阳的角度看行星,和从地球的角度看群星,观感上存在差别)。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他在每个行星的轨道边上标注了数字刻度,表示出行星距离太阳的位置,并在轨道周围用不同宽度的白色圆圈标识每个行星的运行方向。这样一来,来参观的人就能准确地知道每个行星在夜空中的实时位置。

这世界最豪奢的公寓,将流动的星空雕铸在天花板上

在表盘上还刻有12宫,可以一眼看出行星的位置

1780年2月,艾辛加的壮举即将完工,当时著名的大学教授前来探访,他怀着震颤的心情参观了2个小时,回家以后将艾辛加的事迹写成报告推荐给其他的教授和社会高层人士。从此,艾辛加暴得大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让他不胜其扰,不得不关门谢客,直到1781年5月正式完工。

艾辛加将一生的心血都扑在他的天花板上。他有两个儿子,在他死后每个儿子都收到了一份天文馆的机械手稿,其中有92页对开张的文字和27张插图。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永远将这个天文馆维护下去,一代传给一代。

这世界最豪奢的公寓,将流动的星空雕铸在天花板上

这座天文馆200多年后依然运转如常

如今,这个天文馆已经成为了荷兰国宝,世界物质遗产。不过,对于艾辛加来说,他对后人最大的启发也许在于精神方面,人们将会制造更大的穹顶,采用更先进的光学投影设备,在世界各地建造各式各样的现代天文馆,启发一代又一代对天空痴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