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真的过时了吗?

在现代社会,我们听说过很多称呼,比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文学家、数学家等等很多,但是我们很少听见“博学家”这样的说法。

虽然这个说法现在很少见,但几乎所有古文明时期的大思想家,都可以被称为博学家,比如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其中柏拉图更是被称为“百科图书式的学者”。

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我们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随着印刷术的传播,在各个专业所积累的知识也发生了爆炸式的增长。如同古文明时期的博学家的产生越来越困难。

博学真的过时了吗?

达芬奇自画像

达芬奇被认为是中世纪以来最后的博学家,除了在艺术领域有诸如《蒙娜丽莎的微笑》这样伟大的作品外,他在机械、科学、考古、地质、水利、建筑、军事等十多个领域都有引人注目的成就。

这样的功绩在如今这个时代,只能是痴人做梦。我们大多数人穷尽一生也只能在一个领域有所创新。知识爆炸式增长很快超过了我们人类的处理极限,于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应运而生。

互联网几乎无限的存储能力和快速检索能力,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将所有事实和信息都装在自己脑子里。学习,变成不再是记忆各种事实,而是自由探索知识。

用技术预言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的话说就是:“博学已经过时了”。

博学真的“过时”了吗?

但是博学真的“过时”了吗?或者换一种说法:在拥有电脑这样便捷工具今天,博学背后所隐藏的大量且丰富的知识积累,真的没有价值吗?

如果我说真的,你一定会十分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你终于可以摆脱令你厌恶的漫长枯燥又无聊的记忆工作。但是,今天我要令你失望了:博学并没有过时,知识累积对于每一个成功的人都不可或缺。

约翰‧洛克说:“知识与理解的关系,就如同光与眼的关系。”

如果说: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是我们的眼睛,可以带我们探索世界,那么知识就是照亮这个世界的光芒。

我们的大脑很聪明,他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信息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也可以被称为工作记忆,是一个临时空间,其中储藏的是我们在面对一项具体工作时,所需要的信息。比如:此刻我正在写作,我的工作记忆中主要是这篇文章将会用到的素材。

工作记忆的空间十分紧张,我们能够同时记忆并且高效率处理的记忆十分有限。

1956年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在研究中就发现:人在同一时间只能处理七个数字。回忆一下,如果没有经过特殊的训练,心算时三位数的加减法我们或许还能应付,但是四位数的加减法就已经有些勉强。

博学真的过时了吗?

长期记忆

这时长期记忆的必要性就显现出来了,长期记忆是认知世界背后的隐藏力量,我们学习或者接触的短期记忆最终都会转化为知识储存在我们长期记忆的仓库中,区别的是有些信息我们需要很努力才能调出,有些可以轻易提取。

比如:刷牙、写邮件、操作电脑这些“熟能生巧”的记忆能够很顺畅的使用,但是诸如幼年时期的一个午后这样不常回忆的记忆已经很难提档了。

没有了长期记忆,我们难以正常生活。那些脑力操作复杂的活动,更是需要长期记忆的支撑。

当篮球运动员面对高速飞来的篮球时,当赛艇选手在面对湍急的水流时,当优秀的律师在面对对手的质疑和反驳时,都是在日积月累的长期记忆中找到相似的情况并结合当下的新情形做出应对,而不是从最初的原理开始推理。

博学真的过时了吗?

知识具有“群聚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触类旁通”。

你可能会疑惑“群聚效应”是什么?很简单:如果在马路上,我们看到停下来抬头往天望,没有人会理会他,其他路过的人会照旧继续他们要做的事情。但有五个或以上的人停了下来抬头望天,其他人也可能会因为好奇,停下来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知识也是这样的,当我们积累了一定量的知识时,在学习新知识时,它就可能会和旧知识的某个方面,某个维度产生联系。比如学习德语很难,但若是我们有一个好的英语基础,学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当若是新的知识找不到可以依附的旧知识,又不勤加练习,它就很容易从短期记忆的指缝中溜走。

这也是我们日常中,发现有些人学习新东西时的效率很高,而有些人很慢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智商的差距,而是在于知识积累的多少。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发现:知识使人变得更加“聪明”,严格来说长期记忆是我们创造力、理解力和学习能力的来源。

博学更在于知识面的广博。

一般知识背景越广,你就越容易发掘出新的信息。

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人之一查理‧芒格正是因此取得成功。他的成功并不来源于丰富的股票选择技巧这样每一个同行都具备的技能,而是他会经常阅读自己专业领域之外的信息。面对工作时,他也习惯从数学。经济学、工程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建立模型。在相同的信息中,产生与别人不同的想法。

这个时代,要求我们创新,希望我们拿出与前人不同的东西。但新想法往往来源于旧想法,没有思想是无根的浮萍,他们总是来自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想象中的外星人会和人类一样,长着眼睛、嘴巴、鼻子和四肢,或许奇形怪状,构造上仍旧相似。

博学真的过时了吗?

人类幻想中的外星人与人类相似

生活中,很多的创新也来自于跨界,比如飞机的流线型造型就来自对鸟类翅膀的模仿。当我们知道的东西越多,维度越广;跨界需要的参照和类比的对象也就岳家丰富。

好的想法,并不是我们冥思苦想就会自然产生的,它往往是我们的“灵光一现”,而灵感的闪现恰恰来自于数月、数年累积的知识在我们头脑中碰撞,而产生的火花。


说到知识,教育总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我相信在读书时期,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幻想:希望可以在大脑中置入一张芯片,无论你想要什么知识时,它就能立马从你的脑海中蹦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在害怕任何考试。

博学真的过时了吗?

这大概是应试教育,也就是填鸭式教育带给我们的后遗症。这种以传递事实性经验的教育一直是传统教育的主要方式。如果有这样的“黑科技”,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求之不得,认为这样就可以一劳永逸,不用在学习了。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很容易发现这种“芯片”和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又有什么区别?

他们一样都是把大量的知识塞进我们的头脑中,只是免去了我们自己学习的过程,但是我们依旧不会使用这些知识。就好像告诉我们在附近就要宝藏,但是却没有给我们留下藏宝图。同时,还消灭了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展能力的机会,这样的黑科技,只会让我越来越懒。

希望免去一切枯燥学习过程,一切知识成果的唾手可得的幻想,其实更像是快节奏社会中焦虑的产物。

我们太害怕落于人后,所以一切都要快!快!快!在不知不觉间,也就失掉了沉浸下来学习的耐心,那些学习过程中能力的培养也被我们错过了。

这几年,我们国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填鸭式的应试教育。

我并非想说应试教育就有多好,确实考试是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威胁,对成绩好坏的恐惧感更是会限制孩子学习能力的发挥。但提倡素质教育并不意味我们就能忽视对事实性经验这类知识的传授,也无法逃避有些枯燥无聊的记忆或者反复练习的学习过程。

博学真的过时了吗?

学生在参加考试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非是反义词,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而很多能力则是从特定领域的特定知识中萌生出来的。

培养学习能力不能凌驾于知识传授之上,两者是同时进行,相辅相成存在的。

所以说,博学并没有过时。相反,在新的时代,它具有了新的意义。我们不能因为工具的便捷和跨界的难度就选择逃避,而是更努力的拓宽视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