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关于读书,你不可不知的几件事(世界读书日特别奉送)

读书,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高中毕业以前的“为升学而读书”;

二是大学时期的“为就业而读书”;

三是进入社会之后的“为兴趣而读书”。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在进入社会之前,已经完全丧失了读书的兴趣,其实真正受害的还是自己。

现代社会强调终身学习,因为人生真正的自由,来自知识的启发。

一个终身读书的人,一定是快乐的。


1 通往博学的路

谈到读书,我常常想起老师余英时先生说的一段话。

我在美国耶鲁大学念了四年,临毕业前夕,特别向余英时先生辞行。

余英时先生是历史学家,以博学而闻名。在我的印象里,你向他请教任何问题,他没有不知道的,并且能讲出其中的道理。

临别时,我向他请教博学的方法。

他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养成一种习惯,每晚临睡前都会想一想,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如果发现自己虚度一天,就强迫自己找一本书看一看,无论如何,总要了解一些新的东西,才肯去睡。

余英时先生是以一天为单位,检查自己的知识有无长进。

这种作风,在孔子的时代已经有人说过:“日知其所无,月毋忘其所能。”

每天学习新知,每月复习所得,久之自然博学多闻了。

清代大学者顾炎武给自己的著作取名《日知录》,也是出于同样的心思。

这个办法并不难,难在有恒。

试问,多少人可以十年、二十年一直坚持做下去?

我们一般人总是太容易分心,做什么事情都三心二意,像读书这种正事,更是很难长期放在心上。


2 怎样选书?

另一个困难的是,我们到底要读什么书?

在学校读书时,有老师、有教科书,更有考试,所学的材料未必有用,也不一定学得完。

而当你离开学校之后,如果有心读书,就会立即面临选择的困难。

图书馆里的书多到使人喘不过气来,书店里每年上架的新书五花八门,使人眼花缭乱,无从下手。

究竟如何做选择呢?我们可以有两种考虑:

一是增进自己的基本能力。

譬如,选择电脑、外语、企管、写作等方面的书,以期由此增进个人能力;

或者参考畅销书排行榜,挑选有兴趣的,目的是了解当前趋势,让自己不要落伍。

二是按照人生规划,有次序、有步骤地读书。

“知、情、意”三者之中,读书属于“知”的范围。

我们要问的是:什么知识是一个人所不可或缺的?

答案是:人文知识。

理由很简单:只有人文知识是与人的心灵世界息息相关的。

一般人可以不懂电机、物理、医学,甚至不太清楚法律学与经济学,但是如果不具备基本的文学、艺术、宗教以及哲学方面的知识,那么心灵的触角就难以延伸发展,生活的趣味也将乏善可陈。

譬如,近来一些国家宗教界的新闻不断出现,社会大众觉得困惑不已。

为何有些人那么容易上当?甚至在事件爆发之后,还要执迷不悟?

这牵涉到宗教信仰的本质问题,我们不能只从“是否违法”或“是否合理”来判断。

更重要的是,如何分辨宗教的真假?如何分辨正信与迷信?

如果完全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知识,等到我们自己觉得需要信仰的依靠与光照时,又该何去何从?是否也会有陷入迷信的危险?

这些都是宗教知识所要回应的。


傅佩荣:关于读书,你不可不知的几件事(世界读书日特别奉送)


3 我这个年纪读什么书?

人生规划之于读书的关联,则更密切。

人在什么阶段应该做什么事,角色、责任要分清楚;在不同阶段要读什么类型的书,自然也有区分。

我的建议是:

从少年、青年、中年,一直到老年,都可以按照身心发展的特殊状态,选择某些类型的书。

少年期读书,除了上学之外,必须建立学习的兴趣,阅读童话、漫画、励志作品都是不错的选择。

青年期读书,除了考虑就业,也要思考人生意义,以便为自己定位。

中年期读书,

不能忽略文学与艺术,即使欣赏电影与电视,也可以由之得到较深刻的启发。

有些文学作品是从前早就念过了,到了中年期再拿出来看,相信会有另一番滋味。

老年期读书,自然倾向于选择宗教方面的作品,想要以自己的体会来互相印证。

无论如何,当一个人坐下来,摒除杂念,打开书本阅读时,他的心灵就准备在观念的世界遨游了。

以书本为媒介,逐渐酝酿自己的心得,不出几年,你就会显示不凡的气质与谈吐。

这样的人符合孔子所说的“益者三友”中的“友多闻”,因此,必定受到同伴的肯定与珍惜。

总之,读书完全操之于己,成效比之其他事情更是可观可取,终身读书怎么会不快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