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十字鎮:荒山長出“致富果” 脫貧走上高速路

隨著車漸漸駛進郎溪縣十字鎮新和村,水泥路兩旁的油茶樹映入眼簾,昔日的荒山已經變成了眼前這綠油油的油茶林。“你可別小看這一棵油茶樹,一顆樹可產果20斤左右,能採摘七八十年。”看著這半人高的油茶樹,新和村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陶義明開始向記者介紹起這裡面的“門道”。

荒山變“金山”

  2014年,新和村被列為貧困村,當年新和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58戶181人,村民增收困難。“村集體林場近300畝的土地被人承包,幾乎處於荒廢狀態,一點收益也沒有。”陶義明說。如何把土地資源盤活,發揮出荒山的效益,成為了當時村兩委心頭的一件大事。2016年7月,新和村被確定為安徽省首批13個農村“三變”改革試點村之一。村兩委抓住契機,經過村民代表大會民主決策後,最終選擇了安徽康龍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作為“三變”改革合作主體,並將村集體林場收回,栽種近300畝高標準油茶與康龍公司600餘畝高標準油茶及9戶村民共同組建了康和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由康龍公司日常管理,新和村享受入股保底分紅,開始探索“基地+合作社+公司+貧困戶+資產收益分紅”扶貧模式,建立健全實施合作主體公司與貧困村、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

  “現在好了,收入也增加了很多。”新和村貧困戶楊顯銀告訴記者,她今年68歲,家有3畝地被康和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承包,每畝地每年可以分到300塊,一年可以分到900塊。不僅如此,她還在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裡做點零活每年有四五千塊的收入。 據瞭解,一畝油茶林,前期投入2800元左右,第4年開始掛果,第6年豐產,盛產期年產油50公斤,可賣8000餘元,穩定收穫期在70年以上。並且油茶產業鏈的前端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整地、造林到後期撫育、採摘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可帶動解決貧困戶就業問題。據介紹,在油茶進入豐果期的前8年,新和股份經濟合作社按每年以入股折資額的9.5%標準進行分紅,即19.95萬元。農民按入股折資額的7.5%標準進行分紅,即3萬元。八年後,油茶專業合作社純收益達到80萬元以上,新和股份經濟合作社及駱村組9戶村民100畝油茶,在享受原有分紅的基礎上,按照每六年遞增5%獲得分紅收益。

村民共享“致富果”

  新和村通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和“三變”改革試點,實現了“借船出海”,增加了村集體和農民收入,在推動產業升級、增加基層組織活力等方面產生了很好地效果。2017年底,經省第三方評估,新和村高標準實現了“貧困村”摘帽驗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面脫貧出列,村集體獲得了19.95萬元的收益,其中4萬餘元已優先分紅至77戶貧困戶,實現首次分紅。2019年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50.832萬元,其中“三變”改革和油茶基地收益22.92萬元。2018年、2019年村民共分紅45.97萬元,其中貧困戶分紅7.88萬元。2019年12月,新和村油茶種植被評為安徽省第十二批“一村一品”示範村。同時,新和村被評為宣城市鄉村振興“十鎮百村”第一批示範村。“三變”改革盤活了新和村的資產,讓這小小的油茶果變成了村民們的“致富果”,壯大了村集體經濟。脫貧攻堅在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的同時,徹底改變了新和村的基礎設施和村民的精神面貌。 “脫貧攻堅只是第一步,帶著所有村民致富才是我們的目標。”陶義明表示,接下來,他們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踐行“兩山理論”,創建美麗公路、發展美麗經濟、振興美麗鄉村,利用新和村苗木花卉資源優勢,特別是千畝櫻花,大力發展鄉村旅遊、賞花經濟,讓這荒山變成名符其實的“金山”,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