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致富的先行者——记广西博白县亚山镇互卫村脱贫户刘陶生"

从因种植失利欠债到靠种植脱贫致富,他的脱贫之路成为全村甚至全镇众多脱贫户学习的榜样。他就是博白县亚山镇互卫村的刘陶生。脱贫路上,刘陶生不等不靠,勤奋努力,通过种植、养殖摘掉贫困“帽子”,走上致富路。

“勤”字当头,直面挫折不气馁

2015年前,刘陶生因种植产业失利欠下债务,母亲患病瘫痪在床,家有大女儿在读大专,小儿子在读高中和小女儿在读学前教育,又无安全住房等原因,生活捉襟见肘,在2015年精准识别中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刘陶生的帮扶人与镇村干部一起入户了解刘陶生家庭情况。看到他们住在非常简陋的老房子。通过交谈了解到,他们因为前些年投入种植甘蔗失败不仅血本无归,背了不少亲戚朋友的债务,还欠下3万元的银行贷款。家庭经济相当困难。

经过帮扶人和镇村干部多次的入户思想教育,刘陶生最终树立了直面挫折不气馁的勇气,增强了有勤劳致富的信心。他与帮扶人、第一书记和镇村干部列举了产业发展清单,结合自身意愿,最终确定发展种植业。经过努力,刘陶生争取到了8万元资金用于产业发展。为了解决销售的后顾之忧,拓宽销售渠道,刘陶生又与帮扶人、第一书记和镇村干部进行了多次沟通交流,并争取到了相关的技术支持。

万事俱备,说干就干。刘陶生始终坚信只要“勤”字当头,勇于苦干、实干,就能脱贫致富。2016年争取到8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后,刘陶生和妻子起早贪黑,一头扎进了庄稼地里。凭借以前帮私人老板种植的经验,立马开始实施自己的辣椒种植计划。万事开头难,辣椒种子的选择、护理田间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只有小学文化的刘陶生甚是头大,特别是病虫害虫侵袭辣椒苗。然而,满腔热情的投入,却迎来病蔫蔫的一片辣椒苗,内心万分焦虑,吃不下睡不着,人也没了精神。好在帮扶干部的及时谈心,又让他有了直面挫折不气馁的勇气,在帮扶人和第一书记的帮助下,相关技术人员来到他家,亲自教他如何做好病虫害防治。同时刘陶生也积极向其他种植户请教种植技术。经过夜以继日的研究和认真学习、虚心请教,刘陶生终于掌握了辣椒种植的基本技术和管理方法。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刘陶生种植的40多亩辣椒获得了丰收,净赚10多万元。

吃苦耐劳,勇于探索不等靠

辣椒的丰收让刘陶生尝到了创业成功的甜头。但小小的成功无法满足他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于是他又和帮扶人、第一书记探讨起大青枣和百香果的种植计划。帮扶人和第一书记大力赞扬他的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精神,对他自主创业不等靠精神给予高度肯定,同时帮助他进行前期的调研了解。

刘陶生租种村里大片土地,把种植辣椒获得的收益投入到了大青枣和百香果的种植,并尝试在果园里养鸡。2019年,刘陶生种植青枣38亩,苦瓜、青瓜等45亩,养鸡1000多只(大部分已售出)。过程的艰辛可想而知,选种种植、平常护理、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至,养殖鸡苗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全家人常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白天要在田间管理农作物,只有晚上夫妻二人才有多余时间来学习饲养技术。养殖业最重要的是防疫,刘陶生一方面购买相关书籍刻苦自学,向书本请教,向镇畜牧站干部、县畜牧局专家请教,每天按时观察养殖鸡的健康状况,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多方电话咨询专家;另一方面,在帮扶人的帮助下,多次走出去考察学习,吸收先进的养殖理念,与先进养殖户交流养殖技术,不断丰富自身的养殖经验,提高养殖技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8年,刘陶生得到危房改造指标,家里建起了一百多平方米的平顶楼。并经2018年“双认定”验收顺利脱贫摘帽。2019年,刘陶生又加扩建两层楼。昔日的危房现在变成了村里醒目的三层小洋楼。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当贫困户并不是多么光荣的事情。现在政策这么好,总不能坐享其成等着别人给,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踏实。”刘陶生说,只有自己勇于探索,不等不靠,勤奋努力才能真正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带动他人,脱贫路上不停步

脱贫后的刘陶生并没有停下脱贫致富的步伐。乘着县里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的东风,在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下,刘陶生决定从自己单干零散型转为农村合作组织。他创办了博白县互卫博业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此增加生产附加值,给周边群众创造了就业岗位。果园和菜园越拓越宽,养鸡规模越来越大,刘陶生一家忙不过来了,就长期聘请村里的不方便外出打工的贫困劳动力及留守妇女来帮忙,给他们支付工资,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加收入。

在刘陶生的带动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种植和养鸡行列,许多欠缺技术的种植户、养殖户经常向刘陶生请教。刘陶生对他们提出的每个问题都要一一解答,耐心细致地引导,让大家多了一条创收之路,多了一门养家技术。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作为一名贫困户,刘陶生享受了国家政策带来的好处,也力所能及地带动更多的困难群众,不断改变贫困的生活。在当前扶贫政策的感召下,他率先示范带动当地群众走出一片致富的路子来。

刘陶生是要是互卫村和亚山镇勤劳致富的一面旗帜,他的光荣事迹激励着众多的贫困户。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刘陶生相信,自己的脱贫致富之路会更加平坦宽广,未来的生活会更加美满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