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稿 | 抗击新冠疫情人民战争,我们展示了什么(四) 展示了退役军人崇高的家国情怀

“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春节,中华大地万家团圆时,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回家的情怀都魂牵梦萦。而新冠肺炎防控战斗号角吹响,那些退役军人的家国情怀,直抵人们的心灵。

本刊特稿 | 抗击新冠疫情人民战争,我们展示了什么(四) 展示了退役军人崇高的家国情怀

  • ——除夕之夜,军队自主择业干部郭永博随空军运输机医疗队出征武汉!
  • ——大年初一,特级飞行员、退役军人张自成驾直升机从山东青岛执飞宜昌、襄阳、恩施等地,转运防疫物资28吨。
  • ——大年初三,女退役军人李晓静告别亲人,带领50名医护人员从上海驰援武汉。
  • ——大年初八,“英雄机长”、“最美退役军人”刘传健驾机,满载着医疗队员从四川驰援武汉。
  • ——大年初九,山西洪洞县退役老兵郑红员用手机发出请战书:“万一发生情况,我们都是儿孙满堂的人了,别让年轻的孩子们担风险。”

……

小家温暖幸福只能是小家,全民温暖幸福才是大家。有首歌唱得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生活在“家”与“国”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退役军人心中有小家,但更有大家;有家人的呼唤,但更有祖国的召唤;有团圆的期盼,但更有守卫团圆的责任。

本刊特稿 | 抗击新冠疫情人民战争,我们展示了什么(四) 展示了退役军人崇高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老退役、退休军人是党和国家的最宝贵财富,他们本该颐养天年,可每次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不仅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还倾其所有捐款捐物。“我没有任何个人财产,是党、国家、人民供养了我71年。因此,我没有资格称‘捐献’,只能是向党、国家、人民报了一点恩和还了一点点债而已。”2月初,北京市昌平区92岁二等乙级伤残军休老干部周大川写的一份声明让人心中猛然一抖。大连军休第六中心组织一次为战“疫”献爱心接龙活动,一天之内收到34.8万元。

家国情怀,还表现为恪尽兴国之责。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范仲淹也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作为社会中的每一员,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献计出力,将个人之梦融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抗击新冠疫情防控战中,湖北荣军医院成为定点医院,退役军人事务部迅速组织山西、江西、浙江三省荣军医院对口支援,数百名医护人员踊跃报名,40名白衣战士逆行出征。

本刊特稿 | 抗击新冠疫情人民战争,我们展示了什么(四) 展示了退役军人崇高的家国情怀

中国人历来注重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已经成为一种人生追求和价值判断。在退役军人的精神谱系里,价值取舍向来与国家的命运相依相伴。“受命之时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在国家大义面前,舍“小家”为“大家”成为退役军人家国情怀最真实的注脚。这一切的背后,折射出的是退役军人的职责使命,是至死不渝的忠诚与奉献。“若以小利计,何必披征衣”。军人的天平始终向国家倾斜。退役军人系统中的转业和自主择业干部成为抗疫战斗中的先锋战士,那驾机驰援火神山、雷神山的空军转业干部,那在一线指挥战“疫”的军转医疗专家,那在社区封控的12名防化老兵等等,成为人们心中的“定海神针”。而牺牲在抗疫一线的军转干部和退役老兵,更是书写了“用生命守护生命、用生命践行使命”的感天动地的家国情怀,他们把当代退役军人的核心价值刻在了历史丰碑上。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一家不圆万家圆,一人辛苦万人甜”。这是退役军人价值的选择。祖国的安宁,是退役军人最大的幸福;人民的需要,是退役军人最高的荣誉。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伟大的中国梦。祖国的强大,人民的期盼,让退役军人的奉献指数与幸福指数同频共振、同步提升。

文/本刊 肖福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