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这座古城,有600年城楼,700年孔庙,上了舌尖上的中国(二)

继续往西走,我们来到了临安路上的另一大景点,明清的学政考棚。

学政考棚就是我们今天的考场,是云南提督学政定期到此举行院试的地方。考棚占地6000余平方米,由大小不等的6进院和东西厢房组成,厢房用木板相隔成为一个个小小的考房。

云南这座古城,有600年城楼,700年孔庙,上了舌尖上的中国(二)

云南这座古城,有600年城楼,700年孔庙,上了舌尖上的中国(二)

清朝的提督学政,相当于省教育厅厅长,一般在二品到五品之间。他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不是地方官,他是皇帝亲自从京官中简派的,属于钦差,只干三年,回京后一般会升迁。因他不归地方督抚管辖,所以往往暗中行使监察密奏之权。

如下图所示,院试相当于招生考试吧,考上后才有资格去官办的学校学习,考上后,就成了大家熟悉的秀才,还有更喜闻乐见的名字--相公。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今后的乡试、会试、殿试。由此可见,院试是多么重要。也可以说院试是通往锦绣前程的第一步。

云南这座古城,有600年城楼,700年孔庙,上了舌尖上的中国(二)

考上秀才的人,基本上就是一个有名份、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的四有青年了,当然,也可能是四有老年。虽然还不能做官,但已经可以享受一些待遇了,如,可以免除部分差赋徭役,可以见官不跪,一般的案件可以免刑等等。这也是科举制度中的一个亮点所在,鼓励人们通过读书学习,改变命运。当然,如果当时学习的知识,更多的是自然科学,是数理化,那我们大清帝国,遇上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兴许就不会输那么惨了。

我看着这个层层递进的院落,想象着历代的考生在这里的千姿百态。有的抓耳挠腮,有的奋笔疾书,有的低头沉思,有的左顾右盼,他们有的正年少轻狂,有的已两鬓斑斑,有的经年苦读,怀才不遇,有的肩负几代人的期望,亚历山大。这还只是院试,后面还有相当于全省统考的“乡试”,全国统考的“会试”和皇帝亲自参加的“殿试”,要想鲤鱼跃龙门,真的是难于登天啊。

云南这座古城,有600年城楼,700年孔庙,上了舌尖上的中国(二)

源于隋唐的科举取士制度,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虽然科举制度有若干的弊病,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以至于清朝末期被废除。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还是为下层社会进入上层社会提供了一个通道,促进了社会的活力。对个人而言,仍然是广大普通青年实现理想,施展抱负,改变人生际遇的唯一道路,

所以,才有了学子们发悬梁,锥刺股的励志故事。才有了对“10年窗下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无限追求。

其实,我比较感兴趣的,还是那些科举中著名的落榜高才生,其中,名落孙山的张继写出了千古绝唱“枫桥夜泊”,奉旨填词的柳永“忍把浮名,换了低酌浅唱”等等,当然,这些都是个案了。

庆幸我们生在当代啊,现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素质教育的普及,让孩子们能够德智体全面发展,不再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不事稼穑,而是有了更多的兴趣和健康的身体。对职业教育的推广,也让一些孩子能够有一技之长,能够学习匠心精神,推动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同时,现在高校种类繁多,大部分参加高考的学子都有书可读。最后,即使高考落榜,国家还鼓励全民创新,大众创业,各种互联网的新经济,新业态也为自主创业提供了沃土。总之,当今社会的青年,再也不用像古人一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别无他途。而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可以有很多的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云南这座古城,有600年城楼,700年孔庙,上了舌尖上的中国(二)

从考棚出来,已是傍晚时分,行人渐少,古城更慢慢显出它特有的静谧和闲适,建水之行的最后一个节目,舌尖上的建水豆腐,上演了。

云南这座古城,有600年城楼,700年孔庙,上了舌尖上的中国(二)

我们来到西门外,在城门对面找了个有几个烤摊的烧豆腐小店。

有人问了,为什么来西门外吃豆腐呢?

不是因为有豆腐西施,而是因为西门外这口著名的古井。建水的古井众多,远近闻名,但名头最大的,还得数这口大扳井。大扳井是明朝洪武年圈成的,“水洁味甘,供全城之饮”,井口直径约2米,古意盎然。附近做豆腐的,都会专门到这里打水,豆腐细嫩爽口。还有人专门用水车在此拉水,到城里去卖。

云南这座古城,有600年城楼,700年孔庙,上了舌尖上的中国(二)

云南这座古城,有600年城楼,700年孔庙,上了舌尖上的中国(二)

我们围着烤架,在周围的小凳坐下,摊主把豆腐一个一个推到烤架中心,不断的翻面烤着,5毛钱一个,看着豆腐块慢慢香起来,鼓起来,再等到表面有些酥黄,火候正好。就着特有的蘸水,咬一口,酥松软嫩,别有味道,摊主在翻烤的同时,会悄悄用玉米仔给你计数,动作很小,完全觉察不到,结账时,每个人吃了多少豆腐,数量清清楚楚,分毫不差。

云南这座古城,有600年城楼,700年孔庙,上了舌尖上的中国(二)

周围还有几桌本地人,吃着烧豆腐,喝着小酒,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家常。看着不远处灯火阑珊的老城门,配着背后听不懂的方言,我突然觉得,这种烧豆腐的小店,很像成都的茶铺,都是那种消费不多,消磨时间很多的地方,人们总喜欢在这里呆着、吃着、聊着,任时光慢慢的流淌。。。。。。。

云南这座古城,有600年城楼,700年孔庙,上了舌尖上的中国(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