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一、本薇序


作為《東京之旅》系列的附篇,按本人以往國外旅行遊記的慣例(詳見1、我的旅行——英國篇(五)大英博物館;2、我的旅行——法國篇(二)法國館藏;3、我的旅行——意大利篇(四)烏菲茲美術館等),本文專題收錄了2018年6月上旬日本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當時的展覽及館藏藝術珍品,供對西方美術感興趣的朋友們一同欣賞。


二、又見西洋美術館


毗鄰東京的國家博物館,坐落於上野公園內的一座專門收藏西洋美術名畫、頗具規模的美術館,收藏了14世紀到19世紀無數知名畫家的數千部作品,201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這就是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該美術館由川崎造船所(即川崎重工)首任社長松方幸次郎的私人收藏創建,由法國建築大師柯布西耶設計,於1959年完工。


2017年春節期間,本人在日本東京的5日自由行(詳見4、我的旅行——日本篇(二)東京;5、我的收藏——日本館藏作品等)中,參觀東京國家博物館後,踱步至附近的上野公園,來到這座著名的西洋美術館前,正值美術館翻修,非常遺憾的錯過。


2018年6月上旬,第二次到東京旅行時,專程至上野公園內的國立西洋美術館參觀遊覽,才有了此次大飽眼福的西方美術作品欣賞。


三、美術館館藏


國立西洋美術館

始於1959年,由多達370件的松方收藏品構成本館收藏品的核心。現在收藏有約6000件作品,涵蓋繪畫、雕刻、素描、版畫、工藝品等領域。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地獄之門》,青銅雕塑,奧古斯特·羅丹,1933年鑄造

是由歐洲繼意大利米開朗基羅之後最傑出的雕塑家,被稱作“近代雕刻之父”的羅丹塑造的最傑出的雕塑作品。1880年,羅丹接受法國裝飾藝術博物館的委託,為博物館的青銅大門製作雕塑。在“地獄之門”中,羅丹以文藝復興時期但丁的長篇史詩《神曲》地獄篇為藍本,塑造了超過200個痛苦的群體。


羅丹在有生之年耗費37年終未完成此作品,《地獄門》僅留下石膏像,松方幸四郎是第一位訂製《地獄門》並將其鑄造完成的人。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沉思者》,青銅雕塑,奧古斯特·羅丹,1926年鑄造

原先放在地獄之門上方的小型“思想者”,後來被羅丹鑄造成等身大小的青銅雕像,據說現存21座,包括立在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庭院中的這座。

“思想者”強壯的身軀弓背屈膝、全身肌肉繃緊,以凝視的眼神、閉合嘴唇、右手托腮的姿態,全神貫注地俯視但丁《神曲》所描述的地獄中發生的種種煎熬與悲劇,臉上現出極度痛苦的表情,沉浸在無盡的苦惱中。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加萊義民》,青銅雕塑,奧古斯特·羅丹

1884年,羅丹正埋頭創作地獄之門之時,法國加萊當局邀請他製作了這座忠魂碑。這部作品完成於1895年,原型聳立在法國加萊市,世界多地留有複製品。

義民赴難源出於法國的可歌可泣的典故。14世紀百年戰爭時期,加萊市被英軍圍困將近兩年,市民生命危在旦夕。經談判,英王愛德華三世提出加萊市必須選出六個市民任他們處死,並規定六人出城時必須光頭、赤足、鎖頸,把城門鑰匙拿在手裡,才可保全城市。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展廳設計

本館由法國建築大師柯布西耶設計,中央部分採用挑高結構,配合屋頂採光;代之以傳統樓梯與電梯,觀眾需經斜坡式過道方下至展廳。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展廳走廊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七苦聖母》,油畫,卡洛・多爾奇,1655年

多爾奇是17世紀佛羅倫薩的代表畫家。鮮豔且具深沉色調的色彩與緻密描寫,是他的作品特徵,冷靜卻又帶著甜美與憂傷的理想化宗教人物像(特別是女性像),具有獨特性而廣受歡迎。多爾奇本人有著虔誠的信仰,終身都隸屬於聖本篤信徒會。

本件作品採用了十分傳統的主題—為兒子耶穌基督的命運而沉浸於哀傷情緒中的聖母瑪利亞,多爾奇創作了數件同一主題的畫作。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自畫像》,油畫,瑪麗-卡布裡耶・卡佩,1783年

卡佩是在法國革命前後活躍於巴黎的女性畫家,也是法國革命後最初參加沙龍展的女性畫家之一,她作為肖像畫的名家,建立起很高的聲名。

本件作品是其22歲時的自畫像,成功地捕捉作者充滿自信的清純面龐。她穿著當時流行的藍色絲緞禮服,頭髮搭配藍色蝴蝶結,相映成趣,傳遞出洛可可的榮華光彩。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瑪麗-卡布裡耶・卡佩的《自畫像》細部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花叢中的小孩 (傑克・歐舒蝶)》,油畫,愛杜爾·馬奈,1876年

馬奈以嶄新的造型來表現19世紀後半現代生活的各種樣貌,大大地促進現代繪畫的發展。本件作品是受收藏家恩內斯特・歐舒蝶的邀請,於停留巴黎南方蒙日隆期間所創作的。

作品具有特色的橫長畫面,應該是為大門上的裝飾畫而構思:在庭園草叢的對側,可以窺見歐舒蝶家的長男傑克。以明亮色彩與速寫般的筆觸來描繪戶外人物像的畫風,可見到印象派的影響。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睡蓮》,油畫,克勞德·莫奈,1916年

莫奈在50歲以後,開始在吉維尼的自宅建造庭園。他在這裡種植花木,水池中培育蓮花,並反覆描繪此題材。

池塘水面隨天氣與時間的不同而有各種變化,畫家對此有著強烈的關心。在創作本作品時,他已經描繪睡蓮主題近20年,畫面中可見花與水面上的影子,然而作者卻大膽地省略細部,這樣的表現聯繫到後來的表現主義與抽象繪畫,顯示出莫奈創作中具有革新性的一面。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黃色鶯尾花》,油畫,克勞德·莫奈,1917年

相傳法蘭西王國第一個王朝的國王克洛維在受洗禮時,上帝送給他一件禮物,就是鳶尾。在法國,鳶尾是光明和自由的象徵。莫奈在吉維尼的花園中植有鳶尾,並以它為主題,在畫布上留下充滿自然生機律動的鳶尾花景象。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農作物脫谷》,油畫,阿爾伯特·格列茲,1912年

本件作品是1912年在巴黎舉辦立體派的歷史性展覽會——“Section d’Or(黃金分割)”展中展出的作品,也是格列茲最具野心的創作之一。由畢加索與布拉克創始的立體派實驗,主要是以靜物與單一人物像為主,相對於此,格列茲等人較喜好描繪風景與群像主題。

本作品將麥田中工作的農民與周遭風景,藉由不同視角加以組合,並以幾何式的線條來分割畫面等,採用立體主義特有的方法來加以描繪。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獵物與野蔬靜物圖》,油畫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水果籃與獵禽靜物圖》,油畫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旅店前的旅人們》,油畫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村莊的婚禮》,油畫,揚·斯特恩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暴風雨的海景》,油畫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蒙泰卡瓦洛的巨大雕像與看得見教堂的幻想羅馬景觀》,油畫,於貝爾·羅貝爾

《馬可·奧裡略的騎馬像、圖拉真柱、看得見神殿的幻想羅馬景觀》,油畫,於貝爾·羅貝爾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瑪麗-安利葉特·貝魯特洛·德·浦雷諾夫夫人肖像》,油畫,讓-馬克·納地埃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輕率的男士》,油畫,彼得羅·隆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戰爭中祈求聖母保護的希臘少女》,油畫,阿里·謝弗爾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戰爭中祈求聖母保護的希臘少女》細部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樹蔭下》,油畫,雷諾阿,1880年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陽光下的白楊林蔭道》,油畫,克勞德·莫奈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波濤洶湧的布維爾之海》,油畫,克勞德·莫奈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小鴨》,油畫,約翰·埃弗裡特·米萊,1889年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日本夫人肖像(黑木夫人)》,油畫,艾德蒙-法蘭索瓦·阿曼-尚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花與泉水》,油畫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戴帽女子》,油畫,雷諾阿,1891年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玫瑰》,油畫,雷諾阿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玫瑰》細部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繪畫》,油畫,胡安·米羅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其他館藏作品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東京之旅(五)——西洋美術館館藏


- The End -

亞 洲 遊 記 系 列


1、臺灣

彰化:鹿港小鎮之媽祖廟、小吃街、妖怪郵局

臺中:夜市、逢甲大學

南投:日月潭

嘉義:阿里山

高雄:港口、打狗領事館

屏東:貓鼻頭、龍磐、墾丁海邊

臺東:小野柳、三仙臺

花蓮:太魯閣

臺北:士林官邸、自由廣場、故宮等

2、澳門

澳門跳塔

3、日本

東京:淺草寺、明治神宮、吉卜力美術館、三麗鷗彩虹樂園、臺場、晴空塔等

京都:金閣寺、銀閣寺、清水寺、二條城、稻荷大社、八坂神社、二年坂等

大阪:大阪公園、四天王寺、國立近代美術館、道頓堀

4、韓國

濟州島

5、泰國

曼谷

芭提雅

6、菲律賓

長灘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