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李自成魂歸何處?這場曠日持久的李自成禪隱之謎,成為明末清初最大的懸案之一。

小編就讀毛院之時,夜筆《夾山——今生為你渡劫》(又名:闖王禪隱記),另類解讀大順帝李自成將軍禪隱夾山的傳奇。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紅塵空門一覺無

吃禪茶 望禪宗 入禪修

禪定北緯三十度 石門夾山的百年孤獨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英雄一代赴飄萍,大塊空留百戰身。

搗碎乾坤驚日月,踏翻宇宙走雷霆。

時來作惡天還怕,運去看經佛不靈。

事業盡隨流水去,禪房夢醒夾山青。

——李自成


1


公元1645年。深秋。草莽叢生的湘西北。

一眾兵困馬乏的的隊伍到了沅江邊。高桂英把那面沾滿血跡的“闖”字旗疊好,南撤途中她總是不忘把它收拾妥帖,這是夫君的信仰,必須像呵護自己的生命一樣呵護它。大部隊衝散之後,差點在九宮山全軍覆沒,好不容易殺出一條血路才甩掉了追兵。如果不是傳出假死訊號,此時的夫君已經魂歸九天了。

隨行兵馬一路死的死,逃的逃,最早從米脂出來的人所剩無幾。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化作普通士兵的李自成站在江邊,呼呼的冷風吹來,江上飄搖的幾葉小舟泛起水花,怒號的浪頭偶爾撲騰幾隻黝黑的鸕鷀。想想自己起兵十八年,今日落得被南明王朝和八旗滿人夾擊的田地,大丈夫何致如此?他抽出了自己的佩劍,露出一絲寒光,倒影在奔湧的江面上,不寒而慄。

高桂英一把奪過,憤憤的說,你要學西楚霸王,我不攔你,但是我絕不會當虞姬!

沅江不是烏江。李自成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從襄陽稱王、西安稱帝到逼死崇禎,不過兩年的時間,進京時“舉城譁然皆喜,結綵焚香以迎”,而今天卻是一路南逃,人心離散。這狗日的吳賊,真的為了一個女流之輩與自己幹架,還引來了八旗兵,武昌呆不了,南京去不了,難道要與張獻忠這個小人混?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正在苦思良策之際,夫人端來了一碗水,喝下去,卻是甘甜的米酒,他突然想起了小時候的黑米酒,感覺一陣暖流湧遍全身。若不是身陷險境,真個要吼它一嗓子。他嚐了一口,抬頭低聲說,你傳令下去,馬上走,此地不宜久留。

乘著夜深人靜,大部隊決定繼續西進。屋簷上的“崔”字挑幡在詭異的夜色裡飄搖。馬蹄揚起的塵土模糊了崔婆的雙眼,她知道這位濃眉大眼、天生帝王之相的西北大漢定是一位奇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日子裡,保不齊就是那個赫赫有名的“闖王”。

崔婆井至今猶在,那股汲取了沅江靈氣的汩汩聚寶泉,拯救了一個短命王朝的餘脈,從此,在武陵山東麓延續了一段“紅塵空門一覺無”的神奇故事。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2


不知走了多少個日夜,除了遇到幾個砍柴的山民,再也沒有什麼人煙,更別說阿濟格尾隨的追兵了。這支五百人的隊伍晝伏夜出,星夜兼程,眼看就來到了崇山峻嶺之間的湖南西部。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李自成攤開皺巴巴的布制地圖,手指點在一處群山環抱的地方,對眾將說,再往西去,我們就真的退無可退了,你們看,這綿延的山,參天的密林,正是我等休整的好地方。

高桂英走過來說,“我派人去打探了,前面那條河就是澧水。”

“好,這裡水路相通,我看就依夫人的意見,在這裡安營紮寨吧。”李自成看了一眼高桂英,肯定的說。

於是輜重下馬,開始埋鍋造飯。

這是1645年,已經是清順治三年了,山外早已改天換地,幾十萬人的大順軍的建制不再,但是大家都沒有說破,繼續使用大順王朝的永昌年號。這個人跡罕至的樹林深處,開始升騰起裊裊炊煙,林中驚起的鳥兒,振翅飛舞,彷彿當年闖王麾下的千軍萬馬。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衝冠一怒為紅顏,比起吳三桂,他李自成何嘗不是這樣的人呢?想起在京城的榮華富貴,如一片雲煙,遮擋了他的雙眼。那些身材豐腴的女人、數不清的朱漆閣樓、穿不完的綾羅綢緞……無奈,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

從項羽到李煜,從劉邦到王莽,李自成不知道哪個才是最後的自己,江山,美人,起兵造反,不就是圖這個嗎?

我真對不起她,“均田免賦”喊了這麼多年,最後連自己的夫人都照顧不好!論才華,夫人不在馬皇后之下;論智謀,夫人也不輸呂后。想到這裡,李自成又開始惱怒那些叛將,生生斷了自己的江山!他一劍就砍掉了身邊粗大的樹枝,咔擦的聲音響徹雲天,幾隻飛鳥撲騰而去。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3


派去的兵馬探子抓了一個當地的山民,過來問話。

此人面部黝黑,青筋橫暴,目光下藏著一絲山野村夫的詭譎。

快說,這是哪裡!

“軍爺,再過去……二十里……就是石,石,石門了。”山民支支吾吾的說。他看著面前這位不怒自威的人,嚇得聲音越來越小。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士兵正要把人揪走,李自成手一揚,示意退下。“老鄉,呃問你個事。這個,現在這個大山相對的地方,有什麼說法?”

“夾山,乃群山相夾之地,有十九座山相生相夾,對了,山中有好大一個廟。”李自成點了點頭,看著這綿延的群山,一股子大隱於市的蒼涼感襲來,他突然想起了寺廟裡一個詞——圓寂。莫非,這就是我大順王朝的最後皈依之地?

這個奇怪的想法閃念而過,冥冥中,李自成對這處風水寶地難以釋懷了。

不走了吧,反清大業就從這裡開始!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4


一覺醒來,山河不再。

千里之外的京城在記憶裡越來越遠,老家也越來越模糊,自己幾十萬的軍隊從威武之師變成了羸弱之兵,李自成無限感概。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其實,從大唐870年伊始,這裡就成了一處獨立於戰火之外的人間寶地,歷經唐懿宗、宋神宗、元世祖“三朝御修”,香火繚繞,茶香氤氳。當年遣唐使帶回去的,就是日本的茶道,茶禪一味出夾山,這裡的泉水叫碧巖泉,這裡的茶叫牛抵茶,那是上等的貢品啊。

決定留在石門之後,李自成開始命人蒐集這裡的人文、歷史、民俗等資料,以期從這裡北出中原,恢復大順王朝的昨日榮光。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部下在古籍裡找出了石門的歷史淵源,夾山開山祖師,善會講禪說法品茶,有了“茶禪一味”的說法。宋代高僧圓悟克勤在此住持說法評唱的《碧巖錄》,還是“禪門第一書”……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李自成聽完彙報,執意要去靈泉禪寺。他帶了一眾人馬,一番喬裝打扮後悄悄的摸到了寺廟山門前。

一個小沙彌出來,雙手合十,對李自成說,施主,請跟我來。

李自成不言,畢恭畢敬的一個人走進了廟門。門口的隨從不知如何進退,派遣一人直下山去稟報高夫人去了。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秋風蕭瑟,那棵挺拔的銀杏樹沙沙作響。大雄寶殿外,只有一個僧人在掃除落葉。他指指禪房,李自成徑直就到了方丈面前。

一位白鬚老者盤坐於禪房灰暗處,也不給賜座。李自成正欲開口,老者靜態自若的說了話——安住之,維持之。

李自成不知何意,老者拂手示意退下。小沙彌將李自成引出門外。李自成低聲相問,小師父,方丈可曾有其他交代?小沙彌將手裡拿著一片紙遞予他,反覆叮囑,請施主下山打開。

李自成下得山來,在營帳外忍不住打開一瞧,正是——

“鄉關知不遠,漸見石門煙。曙色寒山外,秋風古渡前。潮聲歸曲海,流水入平田。便欲呼漁父,蘆中人尚眠。”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5


一身落寞的李自成命人抄錄那首偈語一般的詩詞,有人湊過來說,這好像是王邦畿的那首《石門晨渡》。

“石門晨渡?”李自成用濃郁的陝西口音念出了這四個字,不禁一怔。這和尚老兒怎拿一首詩糊弄本人,窺知我內心想法?他摸了摸自己的佩劍,覺得自己周圍全是眼睛。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高夫人見了這首詩,對李自成說,夫君,不要氣惱,石門晨渡,有玄機呢。

“願聽夫人其詳。”

“你看,石門的意思是石頭做的門,你不要去撞,不然會頭破血流。晨渡的意思是告誡你渡過兇險去找彼岸。你看我說得對不?”這位年紀不到三十的女人,臉上終於泛出了一絲春光。

“夫人所言極是。”李自成站立起來,點頭表示同意。怪不得老和尚說“安住之,維持之”,李自成恍然大悟,彷彿禪宗中的“頓悟”。

這個戎馬倥傯半輩子、其實才剛剛進入四十的不惑男子,終於體會到了“不惑”的含義。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6


大順王朝整體隱遁夾山的戰略,引起了文武將士的激烈反彈。大家有人說不願意去當和尚,再也回不了家鄉。有人說不如殺將出去,落得個一世英名。還有人說,乾脆效法水泊梁山,聚嘯山林,落草為寇,當一回快活的山大王。

“不必爭了,這就是我們最後的藏身之地,否則大家皆不能自保。”李自成撂下這句話,拂袖而去。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可嘆的是,李自成身邊沒有當年輔佐朱元璋的劉伯溫,更不會有劉邦身邊的張良蕭何,只能取此下策,暫時禪隱於此,另作他圖吧。

一直以來吃齋唸佛的高夫人,非常支持夫君的抉擇。她認為這不僅是權宜之計,更是佛的旨意。

大順也好,闖王也罷,這股殘存力量決不能就此分解,所謂東山再起只能徐徐圖之了。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7


順治七年的某一日,李自成穿好山民的服裝,再拜夾山寺。

而那日所見的耄耋老者已經不知去向,問得沙彌,說是師父去外地雲遊了。再問,就知道吟誦那首神秘莫測的詩——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狐性多疑的李自成不容分說,徑直闖入那日見他的禪房,所見的一幕,怔得他紋絲不動,立在原地,半晌沒有吱聲。

小沙彌在門外繼續念著那首唐朝賈島的詩句,而這廂,已經定格成悲壯的一幅畫面了。

快,來人!通知所有僧眾,他們的方丈已經圓寂西去了。

全寺上下亂作一團,這個僅有六十餘名僧眾的寺廟,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看著衰退的香火和毀落的殿宇,李自成當仁不讓的發號施令。幾年來,與住持心靈相交,一直細忖“安住之,維持之”的含義,百思不得其解,今天,不是全部應驗了嗎?

真是天助我也!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8


一入空門三十載,萬邦天下只一人。

李自成調整好心態,在信眾的簇擁下,昂首闊步走入夾山寺。當年他率領大部隊攻入北京,何嘗不是這樣的快意!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自九宮山一役,幾年以來的陰霾逐漸遠去,在這梵唄低鳴的寺廟內,他似乎聽到了一種寂靜的聲音,那是皇天給予他的某種神秘信號。

崇禎十六年,李自成曾自稱“奉天倡義大元帥”,故而李自成遁入空門後自號“奉天玉”大和尚。他命部下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暗藏於寺內的一口井中,又將全寺上下進行了偽裝,一切按照他的計劃進行,反清大本營就這樣搭建起來了。

“奉天承運”的皇權思維讓他念念不忘,他這次帶領他的死黨將近千人易服進駐夾山寺,也算是石破天驚,開創歷史之先河了。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表面上他是看破紅塵遁入空門,隱姓埋名了卻餘生,其實,他更是把自己的整個王國裝進一座不易被人發現的寺廟,暫尋一個棲居地,養精蓄銳以圖東山再起。

幾年後,與自己不共戴天的清王朝,同樣出了一個為女人鬱郁而逝的“和尚皇帝”順治,與“衝冠一怒”的吳三桂相比,境界實在是太低,既收拾不了唾手而來的江山,又欲削髮為僧逃避現實,最後終於硬生生的死於自己之手。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這樣說來,李自成都不用借刀復仇,佛家已經“替天行道”了。

除了前朝朱元璋這個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和尚皇帝”,漫漫五千年曆史上,中國又出了一個“和尚君王”李自成。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9


遁入佛門的李自成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那些暫存於山下的輜重和財寶怎麼處置?

看著從崇禎皇宮裡搜來的古玩、字畫、珍寶,數不勝數的戰利品,千里迢迢裝運至此,是就此隱藏還是另尋他處,他不知如何權衡。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一日他信步來到山下,看到位於夾山寺西側山坡塢形地,風水極好,坐西向東佔地幾十畝,結合“青嶂為屏,千年禪院興三學;碧巖著錄,十卷宗門第一書”的對子,他突然有了一個效仿曹操七十二疑冢的大膽想法。

他先在夾山寺山腳一個位置,命人修了一個藏兵洞,山洞的具體位置今已不可考,據說深入地面二十米,裡面九曲十八彎,佈滿了機關暗道。然後又散播出去,說為了減少被盜的可能,將所有財富分藏於與夾山寺相鄰近的天門山,以及大庸、慈利、臨澧等縣城一帶。幾百年後,在這些地方都陸續發現了一些和奉天玉有關的遺蹟或是文物資料。

接著他命人將夾山寺後面的青樟嶺山底挖空,成了他平日裡秘密練兵的重要場所和處理軍務的指揮中心。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10


事業盡隨流水去,禪房夢醒夾山青。眼看著復國無望,李自成決心將李氏血脈延續下去。

經過深思熟慮,李自成把自己的一個兒子寄養於鄰縣安福縣蔣家,從姓蔣。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兒呀,從此以後你姓蔣,但是永遠別忘了你是李家人!”

“父王,你放心,就是死,也要把您江山的家業傳承下去。”

不幾年,這孩子已長大,便頻頻出遊,聲稱出外經商,而每次出去必帶回一大筆錢財。實際上是把埋藏的金銀財富一次次取出來。

這一脈傳到第九代,出了一個紅色文學家,她的名字叫做丁玲。富可敵國的丁玲家族與李自成的關係,隱藏了李自成鉅額財富的秘密。

李自成在木魚聲聲中,完成了對自己財寶的安全轉移,不愧是中國歷史上最會留後手的起義軍領袖。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11


1674年。夾山寺。

清順治之後,一代雄主康熙帝繼位,除鰲拜、收臺灣,開始著手平三藩,中央集權空前加強,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局面。

此時的李自成已經步入老年,黃卷青燈的苦行僧生活,磨礪掉了他所有重整山河的鬥志。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一日深夜,他夢迴米脂老家,一個人從床上驚醒,隨從點燈,一副枯槁的他喃喃的問:如今,外面是什麼朝代呀?

“回方丈,是康熙十三年。”

“哦,朱家小兒呢?”

“方丈,這個問題你問了不下一百遍了,福王朱由菘的骨頭都可以打鼓了。”

“哦,那我可以,可以去了。”

說完,李自成一聲哀嘆,閉上了雙眼,再也沒有醒來。當晚狂風大作,大雨傾盆。沉寂的夜裡,傳來了沉悶的鐘聲和低泣的哭聲。

空門紅塵一覺無。至今可尋的寺內那處“奉天玉大和尚墓”就是一代雄主的最後歸宿,李自成帶著他永遠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和深埋於地下的秘密,魂歸異鄉了。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12


塵歸塵,土歸土。

高桂英在夫君死後,離開了暫避多年的夾山,年過半百的她繼續與清兵周旋,甚至得到了南明唐王的嘉獎。

而這個時候,自己以卵擊石的抗擊如同那個飄搖之舟一般的南明小朝廷,早就朝不保夕,來日不多了。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想起和夫君,從窮困的陝北到富麗堂皇的京城,米脂婆姨組成的娘子軍令敵人聞風喪膽!自比花木蘭的高桂英,沒想到夫君出師未捷身先死,空留懸案於一身。

包圍的清兵開始不停的喊話,高桂英不為所動。

她叫來了所有的親人,點燃了油氈和稻草,在一陣陣淒厲的慘叫聲中,完成了自己“追隨夫君”的火中涅槃。

這與當年的崇禎帝自縊前砍殺自己的子女何其相似!

靜謐不語的夾山,今生,誰將為你渡劫?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13


寺古追唐宋,林深隱帝君。

李自成低調的禪隱夾山,低調的圓寂於夾山,三十年光景轉瞬即過,而他身後的故事玄之又玄。

幾年前見過李自成的雲南同知張瓊伯再度拜訪夾山寺,見眾僧在超度亡靈,悼念之中,方丈的徒弟終於坦白,那日見你的方丈,其實就是威震天下的闖王李自成。

“那三十年前死於九宮山的呢?”

“在九宮山替死的是他的部將孫某。”

張聞之,無限感概。這個神一般的傳奇人物,征戰十八年,禪隱三十年!當年的勾踐也不過如此呀!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英雄一代赴飄萍,大塊空留百戰身。搗碎乾坤驚日月,踏翻宇宙走雷霆。時來作惡天還怕,運去看經佛不靈。事業盡隨流水去,禪房夢醒夾山青”。

據說這是李自成的絕筆。這首悲涼的詩章真實的記錄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有收拾山河的豪邁,更有無力迴天的喟嘆。

古老的夾山,繼續演繹著碧巖禪宗、茶禪祖庭、闖王禪隱的千古傳奇。無論是取道常德南下的建文帝,還是禪隱於斯的李自成,本身就演繹成了一部文學家和歷史學家津津樂道的千古傳奇和筆墨懸案,明初到明末的那些事兒,無常德不明史,無夾山不傳奇。

如果奉天玉大和尚泉下有知,我想站在紫石牌坊前大聲的告訴他:

清朝亡於1911年,已經107年了。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蘭笑下江南寫於長沙美雅斯酒店,毛院17期學習過程中。

湖南夾山:北緯三十度的百年孤獨

在一盞禪茶時間裡,安之若素。茶為飲,禪為參。煮茶坐禪,茶裡悟禪,茶以正心,禪以靜定。

禪定北緯三十度,石門夾山的百年孤獨,不僅僅是一代闖王的孤獨。

夾山,今生為你渡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