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如蕤》到《人生》,解读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爱情观

苏霍姆林斯基说:“昙花一现的感情,不能真诚地可靠地长期地相爱,是相当一部分青年人道德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从古到今有无数唯美浪漫的爱情发生,比如古代诗文里记载的《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经典的爱情,千古流传,成为我国民间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

而从改革开放到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虽然,爱情依旧是神圣与美好的,但是人们对待爱情的发展和心态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除了两情相悦天长地久似的爱情外,还有种快餐式的爱情存在,就如同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昙花一现的情感;因为种种原因,彼此之间不能真诚的长期相爱,白头偕老。

如同沈从文笔下的《如蕤》和路遥作品中的《人生》里的主人公,漂亮有才华的如蕤和漂亮没有文化的刘巧珍,两位女性真诚追求自己爱慕的男人,虽然最终都以离别为结局,但,情感的历程却大有不同,可见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爱情观也有所不同。

从《如蕤》到《人生》,解读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爱情观

一、爱是一种征服,拥有也是放弃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自认为优秀的人,却无视身边的追求者,认为他(她)们并不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人选,有些甚至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给予讽刺和嘲笑,要么就是脚踏两只船玩弄别人的感情。这些是对感情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最终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如同《如蕤》作品中的如蕤,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有着良好的家世背景,品学兼优,才貌双全,多才多艺,为人活泼开朗、温柔亲切,喜欢爱她的人很多,甚至还有因为爱她而失去了自我的男生。然而在如蕤眼中他们如此普通,有的感觉可怜又好笑,所以她并不在意别人的情感。

那日,她独自踏上一叶小舟在陌生的大海里荡漾,当雷电风雨来袭,疲倦的她被卷入海里,一个陌生男人救了她。接连几天的相处,如蕤以为,他会和别的男人一样看见她的美貌就会喜欢上她,对她表白。

直到两人分别,如蕤期待的事也未发生。回到学校后不久,两人意外在校园里偶遇。如蕤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他,而他却只想躲着她,面对如蕤的表白他冷漠的拒绝,失恋后如蕤并没有放弃,她依然在他各种冷淡中保持着自己的那份真诚。

从《如蕤》到《人生》,解读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爱情观

三年后,如蕤毕业了,她想去法国读书。他在试验室中了毒,在她的照顾下,男人向她表白说:“我爱你,希望你不要走,留下来。”最终,如蕤留下一封信离开了。

或许,爱情就是一种征服的过程,唾手可得的感情不稀罕,反而去追求不喜欢自己的人,其实不光如蕤如此,在现实中许多人也是如此,在得不到时,就想去努力得到,轻易拥有时,却又要转身离开。

二、真正的爱,是一种无奈的成全

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都喜欢能够拥有对方,与对方长相厮守白头偕老。但感情很多时候并不能随人所愿,情深缘浅,只能无奈的放手去成全对方。

如同路遥作品《人生》里的巧珍,漂亮,会一手农活,没有读过书的她,从心底里喜欢上了村里做教师有文化的高加林。她知道自己与高家林之间是两个世界的人,所以只是默默的喜欢。

当高加林不幸成为农民时,巧珍认为她们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了,所以她一直找机会想接近高加林给予他心灵的安慰。或许是命运的安排,两人之间有了交集,巧珍的表白抚慰了高加林悲伤的情绪,一个亲吻开启了彼此的爱情之旅。

从《如蕤》到《人生》,解读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爱情观

可是,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高加林不甘心留在农村,有了去城里工作的机会。巧珍知道去城里工作的高加林,总有一天会与她分手。她们的爱情如同巧珍预测的一样,高加林果然移情别恋,很快就与另一个女子在一起了。

巧珍爱的纯粹与伟大,当她得知高加林爱上别人要与她分手时,她没哭哭啼啼苦苦哀求,平静微笑的祝福,转身离开后却泪流满面。

分手后巧珍,伤心难过,但她不恨高加林,她恨命运,她知道高加林这辈子是不可能属于她的,她快速地接受了马栓的求婚,举行了婚礼,开启自己的新生活。

三、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爱情观

沈从文笔下的如蕤是现代女子,品学兼优,青春艳丽,喜欢她的人很多,但她都看不上眼,甚至厌倦他们,认为他们是以貌取人,因为她美丽的外表才去喜欢她,所以她去征服一个自己爱的男人,没想到被拒绝了,不甘心的她继续真诚的守候,没想到在男人像她表白时,她却放弃了他独自离开了。

从《如蕤》到《人生》,解读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爱情观

而路遥笔下的巧珍则是改革开放前的女子,她暗恋着一个和自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高加林,或许是她的喜欢感动了命运,高加林成为了一个农民。巧珍看着他难过颓废消极,她想向高加林表白,她希望甜蜜的爱情可以抚慰他心灵,哪怕将来他会与她分手,她也要勇敢的表白。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女人对爱情的期待是不一样的,如蕤爱是骄傲、清高,知道自己漂亮有才华,喜欢自己的人很多。她只想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去征服他。

而巧珍的爱是卑微的,她知道自己没文化,一直默默喜欢着高加林,直到高加林失去教师,回到农村,她才鼓起勇气表白。虽然,巧珍知道她与高加林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但是,只要爱过拥有过便已足够。

这两种不同的爱情观,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存在的,只是在快节奏时代发展的今天,爱情却不再是那么纯粹,更多的是利益最大化,我想无论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文化背景下,我们都要拥有自己正确的爱情观。

从《如蕤》到《人生》,解读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爱情观

四、传统文化中正确的爱情观

在传统文化中,爱便是一生,无数诗经里吟诵着伟大的爱情,都希望能实现:“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美好愿望,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相爱一生。

什么是爱情?是孤独的暗恋?是两情相悦的明恋?还是三心二意的错恋?我想爱情对于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诠释,而我们的传统文化正是对爱情观的一种表达与传承,古人有坚贞不屈、美丽浪漫的爱情,而如今同样有美丽浪漫的爱情。

虽然,如今快餐式的爱情层出不穷,但是人们追求美好浪漫爱情的心依旧存在。我们只要拥有正确的爱情观,不要三心二意,始乱终弃,一心一意一生只爱一人,最终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美满的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