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內衣”是真"發熱纖維"還是營銷噱頭?

冷冷冷!

你穿“過冬神器”了嗎

“發熱內衣”是真

“發熱內衣”是真

就是號稱薄如蟬翼、溫暖到炸的

“發熱內衣”

這宣傳是真的嗎?

來看看網民都怎麼說

“發熱內衣”是真


“發熱內衣”是真


依據相關標準規定,吸溼發熱針織內衣的定義為“由吸溼發熱材料編織而成,並滿足本標準升溫值質保要求的針織內衣”。


據介紹,發熱內衣最早是從日本興起的,2000年左右,日本推出一種特殊纖維材料,它通過吸收人體散發的水分產生熱量。這種纖維材料最早為登山隊員所用,後來推廣到普通消費領域。面料採用的纖維吸溼效果比較好,而市面上比較常見的發熱內衣大都是利用吸收溼氣來發熱。


“發熱內衣”是真


專家解釋:


“大多數纖維都有這個效果”


“其實大多數纖維都有這個效果,只是程度不同,從發熱效果來看,天然材料如羊毛、粘膠等,一般吸溼量較大,其發熱量大於普通纖維。”


那麼市場上的發熱內衣一般都採用哪些材料製成的呢?


登錄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打開幾款發熱內衣的宣傳頁面發現,一些商品面料宣稱為“德絨磨毛面料”“發熱纖維”“東麗熱絨”等,面料材質成分包括聚酯纖維、粘膠纖維、棉、腈綸、莫代爾纖維等。


根據專家介紹


吸溼發熱內衣並不是什麼“高科技”,一般而言,纖維的吸溼發熱性能與纖維回潮率有很大關係。纖維的回潮率越大,則吸溼發熱性能越好,粘膠纖維、莫代爾纖維、棉等材質的公定回潮率較大,其吸溼發熱性能也較好,市場上大部分吸溼發熱內衣的成分主要由以上幾種纖維組成。同時,發熱內衣的吸溼發熱性能還與面料的厚度及單位面積克重有關,一般在相同纖維成分的條件下,面料越厚重吸溼發熱性能越好。 


纖維中的親水基因和空氣中的水分子結合,在結合過程中會發出一些熱量,各種纖維吸溼以後都會發出一定的熱量,但這種熱量發出來應該是有限的。


據業界人士介紹,發熱內衣在業界屬於專利技術,有的企業甚至設立研究所專門研發。但是,現在市面上打著“發熱內衣”名號的產品比較多,很多產品其實並沒有用發熱纖維等發熱材料,基本上不具有發熱功能。


在行業標準FZ/T 73036-2010標準中規定,吸溼發熱內衣應由吸溼發熱材料編制而成,並能滿足兩項升溫值指標:一個是最高升溫值不低於4℃,另一個是30分鐘內平均升溫值不低於3℃。其中30分鐘內平均升溫值是服裝吸溼發熱性能的綜合評定依據,該值越大,產品吸溼發熱性能越好。專家表示,消費者可依據檢測結果參考選購,對“薄暖”不必期待過高。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在發熱內衣安全指標方面有相應的國家標準,但技術指標方面僅有行業標準,不具備強制性。未來,消費者需求仍不斷升級,科技研發也從未停歇,消費市場亟須相關配套標準跟上消費升級的步伐。


來源於:布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