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是得了XX病”其实你可能患有疑病症

在网络生活中,看病也成为一种便捷的日常,网上问诊远程诊断都通过手机可以实现。当自己身体出现稍微的不适症状,人们会拿出手机通过百度搜索得出相的可能性结论。一旦得出的结果与自己设想的高达80 %,我们就会把自己定义为得了某种症状,并且给自己套上上“绝症”“恶化”“晚期”的枷锁。

  • 最近脱发好严重——百度:脂溢性脱发——心想:不积极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变成地中海
  • 最近脸上长痘痘——百度:毛囊炎痤疮——心想:不积极治疗会有留疤的可能
  • 最近压力大失眠——百度:中度抑郁症——心想:不积极治疗变成重度抑郁有自杀风险


“我一定是得了XX病”其实你可能患有疑病症


在我大三考研的暑假,由于家庭和自身的压力,家人见到我的时候,身体状态非常不好,最显著的变化是头发稀少,甚至秃了不少。回到家里进行调养,但是心里压力非常大,一方面是学习的提升放弃,一方面是毕业实习以及就业的压力。

于是外在表现就是抓住自己的头发做文章,拍下自己的头皮,事实上确实很秃呢。刘海的中间露白更严重的是发缝过于宽大,头顶竟然自行开辟了一条乡间小路,曲曲折折。

接下来,我陷入了疯狂状态:

①我在B站上了解到我得了女性常见的雄脱也叫脂溢性脱发,找了很多患者就医的视频了解。

②去知乎上看帖子,看各种干货文章,看其他人的治疗路程。

③我还通过知网阅读相关论文,了解了脱发的原因、常见的治疗方法甚至中医的相关研究文献。

前期在我搜集很多脱发的资料,我已经确信自己得了脂溢性脱发,并且与遗传有关。看着俺爸秃秃的后脑勺我心里慌得不得了。一开始找了三甲医院看来非常有名的专家,但专家却不以为然,并没有给我开药也没有进行身体检查。回家之后,还是很难受,甚至觉得医生可能见怪不怪,于是不顾家人反对,又换家医院。检查开药林林总总花了一千左右,给我开药了心里总算是安心了。

后来,我工作安稳之后,没有吃药也逐渐忘记头发的事情。在偶然的机会下,我了解到一个专业名词——疑病症。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当初的思维逻辑是病态的,正常人是不会那么执着。

疑病症顾名思义,就是怀疑自己有病的病,多发生在焦虑抑郁的心理环境下。患者经常感觉身体不适,并且将不适的症状放大化。坚持去医院检查,但结果却与自己设想的不符,通常并无大碍。疑病症患者经常不被理解,在外人看来,他们就是没事找事,他们就是没病装病,他们就是闲着矫情。

疑病症患者VS正常人

“我一定是得了XX病”其实你可能患有疑病症

疑病症患者的思维逻辑(图源:安大雄)


“我一定是得了XX病”其实你可能患有疑病症

正常人的思维逻辑(图源:安大雄)

  • 从直观线路上看,疑病症患者的思虑过多,他们看问题处理问题的步骤过于复杂
  • 从结果上看,疑病症患者最终陷入恶性循环,把自己困入自我设定的井底无法跳出来,他们的结果往往只有一条就是我还是有病;而正常人想的简单处理的更简单,结果线路分为两种:①医生说我有病,那么我就去治疗;②医生说我健康,皆大欢喜该干嘛干嘛。


“我一定是得了XX病”其实你可能患有疑病症


疑病症的产生

1.长期处于焦虑状态,持有悲观的核心信念(根本)

正常人的注意力可能会在追剧追星或者生活工作上,很少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感受上,自己都没把自个儿太当回事。

疑病症患者通常伴随焦虑症出现,在不断的失眠深思场景中,体能逐渐变差,身体面容都会显得憔悴不堪,身体虚弱导致身体不适是客观存在的。但他们会出现自我认知偏差,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不安导致对身体健康不自信,处于自我怀疑的怪圈中。

2.逃避现实压力,不敢面对真正的压力之源

举例:小学非常害怕考试的我,考试周便会出现身体不适,就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妈妈也不管我的成绩了,就会担心我的身体,还会因为生病没胃口去吃KFC。但小时候,我并不是有意装病,但是确实出现发烧的迹象,也去医院治疗。

原因:逃避考试的压力,不敢面对成绩。紧张焦虑导致身体不适。

3.认知偏差导致认知结果的扭曲

怀疑自我有病之后进入认知偏差状态,主要表现为不断查阅各种资料,将不符合自己的病例忽略掉,符合自己的牢记于心。在反复查阅的过程中,将这个病例自我感觉不断地被证实,找到足够的证据后对自己有病深信不疑。同时出现恐惧感,害怕自己身体不好,放大身体上的不适,促使自己去找医生求助。

这个思维逻辑本身是不正常的,都是先有结论再找证明的过程。(很多的人格测试、星座占卜、周易算命同理)

我认为我有病——找资料——我认为我有A病——找A病例——我认为这个病会让我难以接受——找解决方式——找医生

确诊没病——不相信医生——我肯定有A病——换医院找专业医生

确诊没病——相信医生——但我肯定是B病——查阅B病的资料

解决方式

1.戒掉网络搜索,身体不适先就医

  • 不要进行自我病因查询搜索,忍住!
  • 身体不适立刻看医生,相信医学
  • 对医生树立信心,有条件选择熟悉信任的医生

2.加强身体锻炼,暗示自我很健康

  • 逐渐改善作息,熬夜就早点上床
  • 进行有氧运动,慢跑走路瑜伽
  • 食用含血糖的食物,蔬菜水果

3.缓解压力情绪,进行适当的放松

  • 放慢生活节奏,听轻音乐舒缓的音乐
  • 转移注意力,培养兴趣爱好
  • 专注其他事项,缩小身体的不适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