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头自媒体,写出单篇100万+ 有些事情我知道的太晚了

从去年10月开始,我开始陆续在各大平台发文章,主战场选择了公众号,内容同步分发在头条号、百家号、趣头条等平台,以期多点开花,让“陈大朋友”这个ID在网络上也有一席之地,写出点名堂,赚钱吃肉。彼时的我,完全不知道图文时代已经没落,以自身笔力想要杀出血路,最大的问题可能是连战场都没找对。

先干再说,我结合自身做饭爱好,朝着美食博主的方向进发。美食教程、黑暗料理测评、美食探店……常见的美食博主类型我都有尝试,其中鲱鱼罐头那一期还创下公众号文章阅读新高,读者们原来是喜欢有料的内容,罐头的臭味我现在想想还觉得恶心,为自己花的200块惋惜。

闷头自媒体,写出单篇100万+ 有些事情我知道的太晚了

除了测评之外,朋友也期待我写更多探店文章。

我觉得也挺好,自己尝试了新的美食,又能和朋友们分享互动,感觉自己下一步就能成为小小网红。然而,我完全低估了美食节目的制作成本,如今的成功的美食博主多如羊毛,人家帝王蟹,你的大闸蟹,以博眼球为目的,效果不用明说。

没坚持多久,我选择放弃美食博主的思路。

一味听信鸡汤是没有好果子吃的,在美食领域打肿脸充胖子,最终只会饿成瘦子。我的撤退倒也没有那么直接,从测评探店变成美食花式教程,后来干脆装死停更。再到最近,文章已经完全偏离了美食号定位,变成了一场叨逼叨的个人秀。

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有一些好的想法冒出来,比如kill time的花式内容做不过别人,就做相对严肃的美食科普,为此还特意买了相关资料;比如打算开一个专栏,写写那些上班族带饭的故事,毕竟我是有亲身经历的……如此种种,最终都没有实现——注意力不集中,我花太多时间在寻找,却很少花心思总结。


半年度总结都忘记了,给自己一个交待。


公众号和头条号,起起伏伏,我一共收获不到1000的读者,他们关注我的原因多种多样,出于文章本身、私交帮忙,甚至互关都有。两者相比较,接触过自媒体的朋友知道,头条读者的质量远不上公众号,此处并不含贬义,这可能和头条的算法推荐有关,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关注你的那个大叔,可能上一秒还在刷着长腿小姐姐的图集。


我特意在两个后台查看了订阅用户画像:


闷头自媒体,写出单篇100万+ 有些事情我知道的太晚了

(头条号:性别分布)


闷头自媒体,写出单篇100万+ 有些事情我知道的太晚了

(公众号:性比分布)


还挺有意思,结果都是四六开,但两平台的性别刚好互换。公众号的女性读者相对较多,可能因为我这样的猛男,一时间难以说服另一个猛男,姑且为这一现象取一个霸气的名字——猛男的尴尬。

闷头自媒体,写出单篇100万+ 有些事情我知道的太晚了

头条号:年龄分布


闷头自媒体,写出单篇100万+ 有些事情我知道的太晚了

公众号:年龄分布

比起性别差异,其实年龄分布反而容易理解。

公众号基于社交传播,对马上要迈入三十的我而言,这个年龄分布我还是比较满意的,25岁以下占比甚至引起舒适。

当然,这和我的运营思路有关。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感谢你们还没有取关。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也是写过百万加的选手。

闷头自媒体,写出单篇100万+ 有些事情我知道的太晚了

这篇回答算不得正儿八经的文章,可能是无意中踩对了关键词。说实话,看到这个阅读量,虚荣心在短时间内还是得到了很大满足,甚至私心想着什么时候,这个数字能变成公众号的阅读量,陈天真。

我还是受到了鼓舞,毕竟得到机器的推荐,意味着还是有人看,总比机器和人都看不上要好:

闷头自媒体,写出单篇100万+ 有些事情我知道的太晚了


我没有搞懂头条的思路,至今为止最好的一篇文章,阅读不超过2000,不过结合前面提到的用户画像,我大胆推测:我这样的创作者,我的内容,在头条没机会。

不止我这样认为,我之前文章提到的,今年开公众号写出一票十万加的创作者,同样也有这样的感慨,认真写自己阅读量极可能会挂0的,但你要写点时政、科普、八卦、资讯,讲那些喜闻乐见,加上唬人的标题,大概率还是会火,倒像是一场平台和读者的联合阳谋。


闷头搞自媒体,道理明白还不够,有时候一定要亲自体会才会刻苦铭心,搞得自己在和渣女谈恋爱似的。

一个成功的自媒体写作者,很可能是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他知道用户想看什么,用什么来引起用户的注意,如何与读者产生共鸣。我甚至相信,极致优秀的自媒体写作者,文字操控情绪的能力,能与希区柯克的镜头相提并论。

所以,自媒体大V会告诉你,优秀的自媒体文章是倾听者的视角,你需要寻找到当下最矛盾的情绪、最刺激的话题,你还得帮读者说了他想说的话,甚至骂了想骂的人……总之,如何点燃大众情绪是你的必修课。

对一个经常写自嗨文的我来说,这已经很痛苦了。

当你要面对写出来的东西可能根本没人看得到,发现原来这才是对写作者的无情。我在之前的文章说到过,公众号没人看,主要是写出来的东西和他人没啥关系,加上大家也不怎么发朋友圈,再加上最近被吐槽的“信息乱流”,很多号主的阅读量越来越低,简直天天都想骂人……所幸,对我这样的小号来说,无非就是多刷几次朋友圈的事情。


感悟和总结都走完过场,说点接下来的打算吧:

强迫自己日更,算是“报复性写作”吧,毕竟号称自己喜欢写东西,然留下的文字又特别说,当作训练自己。经历过这段写作后,我还是决定尝试写“深度好文”,做不到深度至少把长度提上去。

所以,之后文章的方向有两个:

连载故事+深度好文。

连载故事容易理解,之前就写过辣条江湖,没有在头条号发;深度好文,我的理解是新周刊、摩登时代这样的大号看齐。

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写作的情况下,日更是做不到了。这样也好,至少不会天天刷朋友圈推广文章。


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