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接轉線:從“60後”到“90後”,傳承的是信念,共擔的是責任

在東城區接轉隊伍工作中,最年長的是“60後”,最小的是“90後”。在這樣的年齡跨度裡,面對重任,傳承的是信念,共擔的是責任,不忘的是初心。隊員們發揮不同年齡階段的優勢,分工合作,以昂揚的工作熱情和滿滿的正能量,傳遞著東城接轉工作的第一道溫暖。

東城接轉線:從“60後”到“90後”,傳承的是信念,共擔的是責任

“60後”紮實細緻“樹旗幟”

張俊剛是“60後”,許多剛工作的年輕人都喜歡叫他一聲“張叔”,這個“老民政”在這次戰“疫”線上又扛起了大旗,負責車運統籌工作。從上崗開始風吹日曬的佇立在停車場裡,指揮調度著接送車輛,仔細核實著準確數據。問他:“叔,要下雨咋辦?”他笑著說:“打傘啊!”再問:“叔,風大咋辦?也沒個凳子你坐哪裡?”他又樂著說:“哪那麼多問題,怎麼著都能克服。”

東城接轉線:從“60後”到“90後”,傳承的是信念,共擔的是責任

“60後”還有二分隊隊長“老薑(將)”任志榮,為了與一隊無縫對接,在進駐西站工作點前就多次與一分隊溝通研討,琢磨每一個環節,細化每一個流程,推演每一處可能遇到的問題,在不斷的學習交流中,提前帶領大家進入角色,在第一次小組會上提出了“各負其責,互相補臺,精確接轉”的工作要求。“老薑”愛學習。不僅僅體現在學自己人怎麼工作,也經常學習其他區的好做法,誰家的溫馨提示寫的好,誰家的服務值得借鑑他都做過分析。“老薑”愛上課。他把學習到的“知識”進行轉化,每天交班會上都要給大家講一講。他說:“我們就是要不斷提升自己,做到精益求精。”“老薑”愛嘮叨。每每上崗前,都要再三叮囑大家做好防護,注意工作細節,細枝末節都要念叨一遍。有他在,組裡都“踏實”。

東城接轉線:從“60後”到“90後”,傳承的是信念,共擔的是責任

說起“60後”,更不得不提“老焦”,焦衛東快要退休了,可在疫情來襲時,依舊披甲上陣,穩穩地走上了戰“疫”線。帶著讓人安心的平和,默默地做著自己的工作,默默地提醒著他看到需要加強的地方,默默伸手去填補臨時出現的空缺。就連吃飯的時候,他也總是幫著大家分發盒飯,等大家都吃上了飯,才端上盒飯在角落裡坐下,吃飯的人也總會發現,自己的水杯不知道什麼時候被添滿了熱水;沒拿的消毒溼巾會及時出現在要打開盒飯的前一秒;忙碌來晚的人也會發現,盒飯會被收進保溫箱裡,套好袋子最大限度留存著飯的溫度。“老焦”話不多,卻很溫暖。

“70後”吃苦耐勞“做榜樣”

說到吃苦耐勞這四個字,“70後”唐衛萍的身影就會浮現在同事們腦海中。瘦瘦小小的她蘊藏了巨大的能量,從防疫物資儲備、人員後勤補給、辦公物資協調到臨時需要解決的小問題,找她都能想辦法解決。

東城接轉線:從“60後”到“90後”,傳承的是信念,共擔的是責任

陳翔渝、劉錦菁、周建敏是車轉組上的三名女將,穿上防護服看不出容貌的她們卻難掩英氣,當完成一天的工作,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臉上一道道被口罩和眼鏡壓出的“溝壑”襯著她們的笑容,令人心疼卻依舊燦爛。

東城接轉線:從“60後”到“90後”,傳承的是信念,共擔的是責任

一分隊賀劍有著老大姐的作風。“歡迎回家”“請您稍等”“一會我們就上車”“累不累”“那裡有愛心座椅,您先歇一歇”“有需要您跟我說”這些溫暖的話語就像春日的暖風,慰藉人心。

東城接轉線:從“60後”到“90後”,傳承的是信念,共擔的是責任

“70後”的許宏軍每天早晨7點開始對接數據信息,一直要忙到下午2點,準確確認著每一組數據。有時遇到不確定的信息反覆聯繫確認,直到內容詳實,板上釘釘。在顧不上吃飯的時候,餅乾就是他最好的食品,他說非常感謝同事們,經常在他的口袋裡塞上幾包小餅乾,餓的時候還真管用。每天忙完工作,許宏軍還要整理一天的情況小結,盤點工作中遇到的特色亮點和問題建議,做好組裡的記錄。組裡大家稱他“許哥”,不是說他年齡大,是尊敬吃苦耐勞的他有擔當。

“80後”骨幹力量“當先鋒”

許小冉、劉靜、孫曉飛、焦珊珊、李文鑫“五朵金花”是這次戰“疫”中的先鋒力量。第一時間響應號召,第一批抽調工作專班,先後轉戰4個組別,總是“第一戰”去攻克難題,有能力、有擔當,先啃硬骨頭。第三波接轉任務來臨,許小冉又去了西站組負責工作,劉靜、孫曉飛就在天壇組肩負起重任,指揮、調度、協調,幾個姑娘每天披星戴月從早忙到晚,有了她們的忙碌,環環相扣的工作流程變得行雲流水。

東城接轉線:從“60後”到“90後”,傳承的是信念,共擔的是責任

曹曉婧自1月23日參加戰“疫”以來,從先期的籌備工作、到下沉社區參加值守、再到現在的西站接轉工作組,都是主動請纓,哪裡需要就到哪裡去。她是貼心的“衛生員”。為防備有突發情況,她揹包裡總裝著創可貼、酒精等小藥品和防護裝備,遇到誰的手套破了,口罩缺了,她都能及時為大家補充到位。她是熱心的“鄰家妹”。1988年出生的曹曉婧在隊伍中,年齡不算大,但想得卻最周全。從早到晚,在群中最為活躍,為大家發送提示消息,小到氣溫變化、生活起居,大到物資配備、工作提醒,誰要有個急事兒或不方便的時候,她就主動幫忙打飯。她是暖心的“宣傳員”。她喜歡幫大家拍照,記錄大家的辛勞,喜歡誇獎別人的付出與努力,記錄她身邊的好人好事兒,為大家留存珍貴的記憶。

東城接轉線:從“60後”到“90後”,傳承的是信念,共擔的是責任

在她的鏡頭下,“70後”的老黨員李致業帶領著王雋、賈亦然、何雷,穿上東城“紅馬甲”總是神采奕奕,站得筆直,發揮著多年在部隊歷練出的吃苦耐勞、不畏險阻的軍人特質,踏實地做著“引路員”“搬運工”和“護衛隊”。大家在一起,工作中熱心、不惜力、有幹勁,經常幫助有需要的人一起搬運行李,送完一趟已是汗流浹背。軍綠色的著裝、正紅色的“馬甲”,手持東城標識的牌子,默默等候在大廳中,聽著那句久違的“歡迎回家”,在專設的愛心座椅上歇一歇,感受著點滴暖心的服務,回家的人說:“看到你們就感受到了回家的味道,有了你們很暖心。”

“90後”活力充沛“生力軍”

天壇組的“90後”李乘毓每天早晨7點前到達指揮中心開始一天的數據接收、分派、傳遞、回收工作,細緻的她有個小本子,工作中的點滴都詳細記錄,在數據方面問她什麼都能準確的回答,是組裡活力充沛的“小電腦”。

東城接轉線:從“60後”到“90後”,傳承的是信念,共擔的是責任

西站組的張萌萌是組裡的“開心果”,熱情、踏實、細心更是她在工作中的標籤。張萌萌也是剛剛走下值守的崗位,作為有生力量抽調到新的任務當中。上崗前,她發了一張“穿戴整齊”的照片,口罩和護目鏡之下看不到原本漂亮的面容,倒是有點像個“假小子”,認真工作的她和一個“颯”字最相配。

東城接轉線:從“60後”到“90後”,傳承的是信念,共擔的是責任

東城接轉線上的先鋒力量,每每夜間完成最後的接送任務,早已疲憊的“60後”到“90後”們,脫下浸透汗水的外衣,露出被手套捂白的雙手,此時是大家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刻。苦點累點不算啥,守住來之不易的戰“疫”成果,做好接轉工作是所有人共同的目標與心願,他們用行動傳遞著東城“等您回家”的第一道溫暖。


文字 | 區民政局

攝影 | 吳強 梁爽 等

部分圖片源自區民政局

編輯 | 小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