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曾国藩的三大法宝

时值世界读书日,几个伙计在一起议论读书的意义。有人说老子也谈到成就事业的三大法宝,他说“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他并没有强调读书。

有的说曾国藩取得了同治中兴的傲人业绩,但是他在诫子书里告诫子孙后代取得傲人业绩必须做到“一曰笨,二曰勤,三曰读书。”

后人看到这里,思绪万千。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说老子说错了吗?难道不读书可以成就大业吗?难道不读书可以守住大业吗?

我感觉老子写的三大法宝,阅读对象是居于高位的人,读书成为他们的常态,不必再去强调,他们已经成功,只是告诉他如何守成。而曾国藩的三大法宝,阅读对象是儿孙,还尚未成年,因此三大法宝是对年轻人的告诫。所以一心想提高自身素质的年轻人,一心想成就事业的年轻人,就要按照曾国藩先生的办法,打造自己漂亮的人生。

第一,笨,做笨功夫。大智如愚,大巧如拙。不走捷径,做实功夫。千万不可投机取巧。正如马克思所说:从来没有平坦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艰险披荆斩棘勇于攀登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七次考取秀才不中,第八次才有幸考中秀才,慢慢进入仕途。到40岁以后委以重任,组建湘军,围剿太平天国。最后官拜两江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入相出将,权倾朝野。但是又全身而退,成为清朝同治中兴第一人,造就了自己家族一帮大员崛起,左右中国政坛几十年。

唯有承认自己笨,才会虚心学习,不断进取;唯有认可自己笨,才会虚心倾听他人的建议,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唯有觉得自己笨,自己才是凡人,也会有凡人的缺点错误,自己才会真心接受对自己的批评,真心忏悔自己错误,端正自己人生方向,修正自己美好的事业,重归正确轨道蒸蒸日上!

笨在不同人生阶段,人们采取的措施不同。青少年时期认为自己很笨,1,可以端正比较对象,不与别人比聪明,而与自己过去比进步;2,可以与别人比努力,坚持笨鸟先飞的观念并身体力行;3,避免走捷径,可以硬功夫,实功夫,笨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种下善因总会得到善果。妄想不下功夫得到回报那是幼稚的短命的虚无缥缈的,也许是幸运的,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马云俞敏洪高中时期自己认为很笨,下苦功夫把历史书抄写一篇,结果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一通百通打通了知识的间隔,顺利考取了理想大学,成就了他们不凡的人生。

青壮年时期觉得自己笨,1,可以静心聆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2,可以虚心接受他人正面的批评;3,可以吸收他人之长,弥补自己不足;4,可以凝结一切人脉关系,形成自己披荆斩棘的团队;5,化敌为友为我所用。

老年时期让自己笨,不凌驾于子女之上,可以让子女当家作主,承担责任。使子女尽孝道有渠道。

“笨”在实践中,其实就是作为个人不可恃才傲物,不可目中无人。

第二,勤劳。

天道酬勤。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的人老天爷也会酬劳他的。作为子女,勤于动手做家务是培养勤劳习惯的基础,也是承担家庭责任的前提。一个人如果既没有家庭意识,也没有动手习惯,那么他是家庭的废物,是家庭的寄生虫。作为学生不仅做好家务,还应该做好学生的本分,善于倾听善于表达,善于沟通,善于倾听,善于阅读,善于观察,善于分析锻炼自己的技能,抱着自己的好奇心与成就感,与时俱进,与时代同进步,与社会同呼吸!

古语说得好,一勤天下无难事,勤能补拙是良训,业精于勤荒于嬉。任何想在事业上有成就的年轻人,都要在勤奋上做文章,都不要懒于行动。伟大物理学家牛顿曾说过,“天才是99%的勤奋,+1%的灵感”。这就要求我们在职业上和事业上,精益求精认真负责,做到勤劳勇敢。其实做到“勤”的人,往往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他们深深地知道,一丝一缕来之不易,一粒一米汗水沁透。他们往往会戒除奢靡之风,推崇勤俭持家吃苦耐劳。他们从骨子里反对拖延症的说辞,因为拖延症实质就是自由散漫的表现,是无限期拖延的借口,是勤劳的天敌。

第三,读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读书习惯的人,往往是善于思考的人,往往是善于从别人的理解与经验中吸取力量的人。

古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窝,书中自有颜如玉”,“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三辈不读书就像一窝猪”,“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不强调读书的重要。

在现实世界里,由于受“凡进必考”的影响,不读书就不可能做公务员。和平时期不仅“学而优则仕”,而且凡从事有尊严的工作,不读书就没有工作机会。就是拥有了工作机会,也会因为工作没有境界和质量而失去继续工作的资质。

读书是与古人,与高人,与圣人与伟人交流的主渠道;读书是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源头;读书是提高自我奋斗意识,砥砺自己优秀品质的磨刀石;读书是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唯一途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