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百废待兴,朱元璋如何下好这盘棋?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当朝统治者更是残忍无道,底下的各级官员也欺负压榨百姓,使得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达到顶峰,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再也无法忍受当时政权的欺压,最终发动起义并且一举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起明朝。

明朝的建立,结束了元末统治者的暴政,并且结束了当时严重强烈的阶级民族矛盾,广大百姓重新获得了基础、平等的人生权利

由于刚刚结束多年战乱的局面,退至边疆的北元依旧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时刻准备南下进行报复,再加上边境很多少数民族时常来犯,使得明朝建立初期,整个国家经济萧条,大片土地呈现荒芜的景象,社会生产水平也一度停滞不前,百姓生活依旧艰苦,整个社会处于百废待兴的境地。

明初百废待兴,朱元璋如何下好这盘棋?

明朝建立者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积极恢复社会经济,以此强化皇权

朱元璋是这场起义中的领导者,起义成功后,他成为了明朝的统治者。在经历这场起义后,他对前朝统治的失败做出了判断,他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当时地方分权以及朝廷众臣所掌握的权利过大,因此他总结原因并做出改进方式,对当时的官制做出了从地方到中央的全面改革

在地方上,朱元璋将前朝的行中书省取消,并建立“三司”进行代替,“三司”的设立,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利划分为三部分,这三个部分互相独立存在,由此将行中书省的权利分散开来。与此同时,朱元璋为了巩固强化自己及皇室的地位和权利,分封自己的子孙为王,派遣他们驻守在各地以此坚守地方势力。

在中央方面,朱元璋废除了前朝的丞相制和中书省,设立六部,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由皇帝统一掌管负责六部的相关事宜。并且将先前的大都督府划分为五军都督府,使得兵权大大的分散开来,军事大权直接由皇帝掌握。

明初百废待兴,朱元璋如何下好这盘棋?

为了加强对官员百姓的监视力度,明朝统治者设立锦衣卫和东厂机构,主要用于监视官员、掌管宫中侍卫、保护皇帝的安危,这两个机构的结合,成为明朝统治者最有利的爪牙和帮手。

在前朝已有的基础上,明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明显的的发展,为丰富百姓的农产品种类,大量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和花生等。当时盛行的还有棉纺织业,发展极为迅速,并且由原来的南方逐渐推向了北方地区,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与此同时,得到极大发展的还有明朝的商品经济,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规模巨大的商业性城市,很多富人都积极地投身于商业贸易,降阻剂的大部分资金都来做生意,其中出现有名的商帮:晋商和徽商。

明初百废待兴,朱元璋如何下好这盘棋?

明朝的经济逐步发展,为向其他各国展示大国风采,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历史上颇负盛名的郑和下西洋就发生在明朝,在此期间,郑和共奉命七次下西洋。船中装满了中国制造的精美物品,有丝绸、瓷器、茶叶等,每一种都能展现出中国的特色,并且每种物品做工精良、质属上乘,还有大量的金银钱币,用来购买当地物品。

郑和的船队限购到达了亚洲和非洲在内的三十多个国家及地区,船队每到达一个地方,郑和都会跟他的随行人员对当地的首领进行访问,另外会赠送从中国带来的礼品,以此展示中国的大国风范以及对他们互通往来的美好愿望。还会到当地百姓的贸易场地进行平等交易,对于需要的东西可以用货币购买也可以用物品进行等值互换。

明初百废待兴,朱元璋如何下好这盘棋?

郑和的七次航行规模巨大,行驶的海船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使用的航海技术也是领先于世界水平,对航线、航位都可以做出精确的测量和判断。这七次航行,所历经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在世界航海史中实为罕见,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这一壮举,使得中国与亚非国家及地区相互理解友好往来,并且促进了明朝的对外贸易,同时形成了一条连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航线,是各地人民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中外关系的友好发展。

明朝建立初期,中国的沿海地区出现了一批由日本武士和奸商组成的犯罪集团,他们对沿海地区进行肆意掠夺,时常出现抢劫和走私贸易的行为,生活在沿海地区的百姓饱受折磨摧残,百姓的生活更是水深火热。在这样的社会情势下,抗倭将军戚继光临危受命,带领着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戚家军歼灭倭寇,平定了沿海地区的祸乱,还百姓一个和平安宁的家园。

明朝经济逐渐繁荣发展,当时的建筑文化更是有着突出成就

为抵御北元南下侵扰,明朝统治者下令修筑长城,在之后的时间里,

明朝共修建巩固了十八次长城,长达万余里的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历史悠久,并且在与历代长城中,明朝修筑的长城技术先进质量优异,为抵御所需要的设备更为完备。明朝长城的防御体系为抵御北洋侵扰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明朝长城大部分位于南北交界线上,周边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农耕地区个畜牧地区,在这条交界线附近,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长城的修建,有效的抵御了北元对中原地区的侵扰,为边境地区的百姓带来和平安定的生活,同时促进了中原地区与边境民族的友好往来。

明初百废待兴,朱元璋如何下好这盘棋?

明朝修建最为壮丽的建筑当属北京城,明朝的北京城是由元大都改造和扩建得来,整个北京城沿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呈左右对称分布,从上看去,整个北京城错落有致、布局均衡。宫城内的紫禁城雄伟壮丽,占地面积巨大建造规模更是宏大,金碧辉煌的宫殿是当朝统治者最高权力的象征。北京城中不仅有宫殿,还建有各种民生设施,以供居住在京城的百姓使用,从宫城到外城无不和谐相处、井然有序

经济繁荣文明昌盛,然而种种的社会矛盾,使它逐步走向覆灭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国家的政治治理逐渐腐朽,当朝统治者大多贪图美色享乐,朝廷政务早已抛之脑后,使得国家政务没有人即使处理,百姓的生活无法得到基本保障,很多政府机构早已瘫痪失去功用,再加上当时朝廷的众多大臣都想要夺取政权,与各种势力联合,皇室内部更是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整个社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失去控制,地方官员也从中违法牟利,对百姓百般压榨,最终只有百姓深受其害,流离失所。

明初百废待兴,朱元璋如何下好这盘棋?

这种社会状况一直持续到明朝末年,朝廷统治者对政治管理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愈加腐败,国家面临严峻的财政危机,国库亏虚,职能不断加大对百姓的赋税,然而农民的土地被当地官员和朝中大臣占用,百姓无法交出赋税,由此怨声载道。最终深受迫害的农民阶级再也无法忍受,纷纷进行起义反抗朝廷的暴政,最终推翻了长达276年的明朝统治。

明朝始于反抗暴政,也终止于统治者的腐败,“得民心者得天下”。明朝是一个民族关系融合、对外贸易深远、国土防御措施精干、边境地区和平稳定、建筑充满艺术魅力、古典小说文化灿烂辉煌的朝代,这样一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它的兴起和灭亡都顺应着历史的潮流,更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明史》

《明实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