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买不到口罩?朋友圈微商却有?

此用户是好人


疫情当下国家、医疗机构、防疫、服务的社区、及其它辅助支持疫情管控的各路单位都每日每刻在需要,很多大厂家大批次的口罩生产线在这种特殊时期都被管控,因为要优先救助与疫情的前线(很多医生夜以继日的值班加班奋战,我们不可让他们连最基础又必要的防护都没有,即便这样,在前线的他们感染几率大过于我们民众);而朋友圈里的那些我问过一些,要么之前累积在手里的、十个八个也还是有的,你问问他要1万有没有,他可能会说你先交钱[机智]发货期不定@


Z红叶时光机


疫情之下,口罩难买,和口罩相关的段子也层出不穷。大家都在不断地预约口罩、抢口罩,虽然有些渠道开始有口罩出售或者可以免费领取了,但还是有很多的人没有口罩,口罩需求就像一个无底洞。可当人们全世界的找口罩时,微商那却总是有货,这是为什么呢?

微商的“货”如何售出

一般微商卖口罩都是这几种情况:看到买家付款后,直接拉黑;“好”一点的,付款后不会拉黑,但会发给买家一个假的单号,这个单号在后续的查询中,会慢慢以货物被拦截等理由,让货物“凭空消失”了;还有的就是前面一切顺利,但是收到货的确实质量不达标,不符合要求的超薄口罩。

微商的“货”从哪里来

有些微商手上压根没有货物,只是在诈骗,骗到钱后就没有消息了。而那些有货的微商,手上的绝大多数都是假货,口罩由不正规的小作坊生产,质检也不符合要求。

口罩暂时紧缺

目前我国的口罩还是属于短缺的状态,就算部分工厂已经开始复工,工人也陆续到岗,但是口罩的生产还是达不到如此高的需求量。口罩的生产是环环相扣的,不同的厂家生产不同的零件,厂家与厂家之间也需互相配合。并且刚生产出来的口罩上有残留物,会刺激呼吸道,需要经过检测达到安全标准,才能够上市,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工厂早早就复工开始生产,但是口罩很晚才出现在市面上。

建议在正规的平台上购买口罩,这样会更有保障。正规厂家生产的口罩,基本都是从规定的渠道,定点的机构下发,直至线下的药店等平台,在网络上售卖口罩等医疗器械,需要有相关的许可和证明。遇到不合规、不合法售卖的微商,一定要谨慎对待。


大脸猫007


大家要知道生产口罩是需要资质的,需要有专业的消毒车间,无菌车间,买一台口罩机很容易,变量不也少,但是达不到医用要求,所以微商卖的大部分都是这种没有手续的,不符合生产要求的口罩,这样的口罩有很大的弊端,不发达医用要求,就是没有经过消毒,带上还有什么效果呀,不要看外表一样,实质差的远呢,大家还是去药店正规途径购买口罩


北去燕子


要看待这个问题,要从整个实体产业链的角度去思考。比如有一家工厂,一共2条口罩生产线,日产能100万个,有3个代理商,代理商的销售体系每天能卖80-110万个口罩,这个就是理想的供需平衡关系。疫情突然爆发,需求激增,市场上需每天要2000万个口罩,这个时候工厂产能不足,每天就有1900万的产能缺口,代理商手里的有库存的,库存必然涨价,这就导致了口罩第一次涨价,这个是产能稀缺,一级代理商要牟利导致的,这个阶段涨价不明显。

然后代理商加大订单量,但是代理商的资金有限,假设需要给厂家付30%的定金,厂家才会加大产能,代理商压上全部资金,只能要到1000万个口罩每天,厂家产能最大化,才能产1000万个口罩每天,但是市场需求是2000万,还有1000万的真实缺口没有办法满足。同时由于口罩厂家提产能,市场上造口罩原材料价格提升,口罩厂家也想增加利润,开始了第一波自上游到下游的涨价,由于市场缺口明显,朋友圈的倒爷开始出现,层层盈利后,价格明显增长,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由于厂家满功率生产后,还有1000万的缺口不能满足,厂家需要扩大产能,增加生产线,这个时候厂家需要钱来买设备、人工、原材料,但是原来的代理商资金实力有限,包不下2000万个口罩的盘子,1000万的缺口会有外来资金满足,就是第一级的大倒爷,携巨量资金进场,跟厂家签包量协议,然后打钱。厂家开始组建生产线和人力,这个时候大倒爷处于付了钱等口罩生产的阶段,风险极大(疫情突然遏制),所以大倒爷开始找下线,分摊风险,下线一级一级下分,出现在朋友圈。由于厂家新装生产线生产需要时间,这个时候朋友圈的口罩卖家是没现货的,只能先收钱,在厂家生产线成本分摊和原材料涨价的前提下,加上大倒爷的利润,口罩价格开始暴涨,还没有现货,终端消费者付钱只能等口罩来。这个间歇,骗子、假货发现有机可乘,进场开始扰乱市场,国家为了规范市场,采取措施,大倒爷感觉了风险(因为他压了大量资金在厂家,同时引起国家关注)。

工厂新增产能完成,饱和生产,产量达到了2000万个每天,供需平衡,接下来就进入流通环节涨价。大倒爷控制了一半缺口的产能,又因为等待生产期间的资金成本+舆论造成的政策风险+疫情好转的客观风险,大倒爷决定涨价,这个时候大倒爷有现货,可信度高,直接3-4倍翻倍口罩价格,控制另外1000万的代理商看到市场火爆,但受制于政策,只能1-2倍涨价,从一级代理商开始价格中间加上层层利润,终端消费者拿到的口罩价格翻10倍。微信朋友圈这些原本不是医疗器械行业的人,替大倒爷分销,疯狂寻找消费者,朋友圈口罩成热点,但面对零售客户的朋友圈小倒爷没有定价权。这个时候,市面口罩的价格已经比一开始翻了10倍了,大倒爷疯狂出货,迅速回笼资金直至盈利。然后压货,控制流通,制造饥饿营销,这个时候大倒爷已经获利了,能够对抗政策风险和客观风险,压货是为了延长疫情导致的物资缺乏的时间,谋求更长的盈利期以扩大盈利,这就是所谓的“霸盘”生意。然后国家出台强硬政策,打击哄抬物价,大倒爷风险激增,部分大倒爷获利出场,进场晚的大倒爷继续操盘,生意由明面转入地下,流通成本增加,口罩进一步涨价,但已经到了尾声。

随着疫情有效控制,大倒爷完全出场,经过疫情教育,消费者防范意识增强,日常使用口罩需求较疫情前上涨,需求由最初的100万个提升至1000万个,厂家扩充产能的固定成本已经在疫情期间摊薄,口罩成本降低,价格下调,同时降低开工率,只生产1000万个口罩,口罩价格维持在疫情最高峰时的50%左右。

最后,疫情结束,街上戴口罩的人相较疫情前,多了不少。

这就是行业经济发展的实质,这个链条中的卖正品货的参与者,完全合法!为什么消费者会感觉不适甚至愤怒呢,让我们来看看获利结构:

1.口罩厂家,通过疫情扩大规模,盈利提升,工厂老板可以选择自己获利后继续维持,或者加大研发投入,进军高端市场,做大做强。

2.代理商,通过疫情完善销售体系,获取了较多利润,积累了商誉。

3.大倒爷,社会游资进场—收割的传统模式,承担巨大风险,然后暴利出场。(炒房团、囤蒜团、鸡蛋团、猪肉团全都是他们)

4.销售下游,收入增加,朋友圈干副业的,多挣一大笔。骗子、制假售假者空手套白狼,多数白赚银子,少数运气不好或者人太傻坐牢。

5.消费者,韭菜光环笼罩,再吃一波天灾亏。

所以只有消费者不爽。

为什么我要题朋友圈大多数卖真口罩的人说句话呢?

因为定价权不在他们,他们只是通过自己的人脉,来做一笔副业改善生活,同时他们作为最下游销售,对口罩的流通做了巨大的帮助,没有他们的传播和销售,大倒爷的销售通路打不开。

大倒爷(游资)是不是罪恶的?

不是,没有他们携巨资入场,工厂是无法迅速扩充产能的,


全球最新科技


你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现在买不到口罩有几个原因

1、目前生产口罩供应疫情重点区域,防疫中心,医院,政府等地,各地散发口罩很少;

2、目前国外来的口罩很多都被海关检查,所以时间上相对增加;

3、各地药店进货来的口罩价格都比网上价格高,销售价格就更高了,因为价格高问题经常被匿名举报,举报不成功,影响药店正常开门,药店就宁愿不去进货了

4、大家只能从政府渠道与预约摇号了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智慧银行新媒体IT男


它“像”一个蓄水池。

在全国人民满世界找口罩的当口,微商们总有最多的货。

仿佛全世界的口罩都在他们手上,他们也能买掉全世界的口罩。

没在朋友圈里见过几个微商买口罩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用微信了。

短片中的微商大姐,在微信上一呼百应。

几条信息,下家集齐,10万个口罩迅速消灭。

注意短片结尾,“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什么意思呢?

——现实中,你能见到微商,那才有鬼。

大多数人被微商忽悠给钱以后,不是被对方拉黑,就是直接取关。

有“良心”一点的,不拉黑,而是给出一串假的快递单号,告知你已发货。

过几天再去问,货在哪?


哦哦,“被强制管制了”、“物流停滞了”、“中途被拦截了”……

鬼话一堆。


如果你没有被拉黑,货物也没有中途“被消失”。

恭喜。

终于收到了期盼已久的——

超薄、超轻、超透明口罩。

这还算好的,起码是同类产品。

还有更多让你哭笑不得。

广州一位仁兄在朋友圈花3万买到10000个口罩。

结果,不仅货不对板,还让人莫名高潮……


假如你是在某宝等电商平台上淘到假货,还可以申请退货。

但在微商那儿,那可真是扔钱进海里。

微商的无本万利,也诱惑不少人铤而走险。


最新的热搜是:

偶像练习生也卖口罩。


乐华娱乐的练习生黄智博。

同门艺人包括韩庚、王一博、孟美岐等人。

曾参加优酷男子团体选拔综艺《以团之名》的录制,微博粉丝数超过18万。

一边写着“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一边为疫情火上加油。

本来要参加《以团之名》第二季,却爆发了疫情只得待在家里。待久了,脑子也想歪了,撺掇了另外两个人,穿上微商的皮,一来二去犯下三桩案件,骗了28万多。

乐华娱乐第一时间解约。

呵呵。

由此可见,利益面前,人心多么脆弱。

这些微商的口罩,到底是哪里来的?

有一种,压根儿手里没口罩。

类似炒期货,能骗就骗,永不发货,骗到钱,金蝉脱壳。

还有一种,有货。

但绝大多数是假货。

看看他们生产口罩的环境,再摸一摸还带在脸上的口罩。

与病毒亲吻,不寒而栗。

口罩是假,微商做人更假。

演快递员。

演医护人员。

演外国人。

利用了国人对进口货的迷信心态,从日本,从韩国,全球代购。

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至少7500箱来自海外的假口罩,已经潜伏在你的朋友圈。

实情是:你等着口罩,他们等着清货。


总有一款妖魔鬼怪,骗到人,骗到钱,国难当头,谋财害命。

微商戏瘾在特殊时期发挥得淋漓尽致。

Sir以为,这种戏演过头的恶现象,实则是社会积弊的总爆发:

“我们”幻想出朱一旦碾压自己的觉悟;

又纵容一群微商扭曲自己的欲望。

搭上钱财、健康乃至性命。


口罩的秘密

该说说这贵如劳力士的口罩了。

Sir必须强调,对于所有朋友圈口罩信息:

不要轻信!

不要轻信!

不要轻信!

目前,全国上下的口罩现状——

一个字:缺。

一方面,国内口罩生产供应短缺。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即使所有口罩都不出口,最大产能也仅为每天2000万只。

什么概念?

光一个广州,一天都不够用。

而达到医用级别的N95口罩,产量更是只有每天60万只。

不要小看一个口罩,它的背后也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口罩中间捏紧鼻子的钢圈,需要上游厂家提供;哪怕是挂勾耳朵的绳子,也需要专门厂家配合。

此外,生产出来的口罩也不是马上能用。

医用口罩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口罩上会有残留,不但刺激呼吸道,还有致癌物。必须静置1-2周,达到安全使用标准,口罩才能出厂上市。

这也是为什么最早的厂家大年三十就复工生产口罩了,但直到元宵节前后正规口罩才能出现在市场上。

那些告诉你早上下单,下午就能拿货的微商,也统统都在鬼扯!

另一方面,本不该由我们来说,但Sir认为也有必要提及。

口罩管理跟不上。

同样是发生在这几天的热搜。

一则“进价6毛的口罩售价1元被罚”的新闻。


相关部门说,处罚有理有据。

理据,当然是《价格法》。

Sir查了一下,《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三)项:“经营者不得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不正当价格行为。”

但,哄抬价格的度在哪里,还缺乏明晰的解读。

各地情况不一样,洪湖市场监管局就把线定在进价的“15%”。

但广大网友的反应,有点耐人寻味。

好在,官方及时反省,开启复查。

背后的心态也是因为“匮乏”导致的无奈、妥协。

商家不敢私自抬价,触及红线。

有人凭着“良心”,艰苦经营,要赞。

但也有不少,害怕生事,只能干脆关门,也不能骂。

口罩问题,不仅仅是口罩问题。

于是微商如蛀虫,盯住了管理的漏洞。

你问Sir:该怎么办?

很简单:不要与虎谋皮。

遇一次黑,举报一次。

微信记录千万要保存,如果收到假货必须拍照取证,而后拨打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热线12315投诉,或者在微信上点击“投诉”按钮,一键将违法分子曝光。

正规厂家生产的口罩,现在的销售渠道都是:定点机构,再到线下药店,再到电商平台或自有电商。

绝不会流到朋友圈里人五人六的微商手上。

各大城市都有线上口罩预约程序,紧盯最官方的渠道即可。

如果实在急需,线上无法预约呢?

强调:切勿寄托于“熟人”,只相信自己。


看物流


都被那些所谓的网红拿走了朋友圈直播间都在卖口罩,试问国家他们有什么资格销售包括其他商品等等。工商执照,卫生许可,检验检疫合格证,纳税申报他们都有吗?有谁真正的去查过他们,如果手续齐全我们支持否则就该去治理。


用户4940127195523


医用口罩现在大部分支援一线,包括志愿者一类的优先使用,需公函提取,对公不对私。微商卖的大部分是非医用或假冒医用,基本上由无正规手续厂家生产或海淘


四爷一笔


这个问题很复杂,现在口罩物资供应不足,有些商家商业触觉灵敏,很快就把剩余不多的口罩大量抢空,物价上涨,加上药房卖一元一个都是被定义为抬高物价被罚款,而且执法必严,药房当然不愿意做赔本赚吆喝的生意!赔了夫人又折兵!一些手头有货的就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去卖!


台山峰力助听器


哎声一片。为什么?

买一下就知道了,确实是口罩,但不是你要的口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